发射器发展起源
在上个世纪美国曾经少量生产一种高射速的大容量榴弹发射器,用于装备特种部队使用,甚至在伏击和快节奏的近距离战斗场景中也能高效处理敌方有生力量,这款榴弹发射器就是本期武器大讲堂的主角-MM-1式转轮榴弹发射器。
设计思路起源于二战时期
这款榴弹发射器的思路跟现在的米尔格MGL榴弹发射器非常相似,其发展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的二战时期,当时Manville公司在1935年推出一款类似于左轮手枪的发射器,可以用于发射12号、26.5毫米或37毫米的各类烟雾弹和催泪弹等等,不过当时的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因此在二战末期的1943年停产了。
战后的1970年代,美国霍克工程公司的设计师Michael Rogak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半自动榴弹发射器,将口径增大到40MM,并改进了一些设计推出了MM-1转轮榴弹发射器。
MM-1转轮榴弹发射器整体设计包括发射管、前后握把、弹巢、扳机机构和蓄力弹簧部件组成,前部的发射管和弹巢可以分离出来,后部的发射机构和弹簧部件是一体的。
前后两个部分通过上部分的链接杆链接在一起,其发射管为口径40mm的钢制发射管,管内设计有6条右旋等齐膛线。
在发射管的根部设计有前握把,搭配后部的手枪握把实现双臂持握,这样在发射的时候射手可以将后坐力分散到射手双臂,能比较好的承受住后坐力。
在发射器的中间部分,是蓄力弹簧部件和弹巢结构,其中弹巢可以装载12发 40x46毫米的各类榴弹,例如M406式、M576E1式杀伤弹和M713式红烟示标弹。
在装载的时候,可以向左轮手枪一样释放弹巢,将弹巢向侧面旋转露出弹膛的后部直接装入弹药即可。
在弹巢的后部分是一个内置弹簧驱动的铝制转轮,转轮的外部对应的每一个弹膛的位置都有一个凸起的撞针组件,在发射之前需要手动将转轮的发条上弦,发射的时候发条式弹簧会在每次发射时旋转弹巢使其对应扳机位置。
这个时候扣压扳机,对应的撞针将被扳起,然后内部机构运作使得撞针释放击发炮弹发射,这基本上就是其原理,只需要前期手动上紧发条就可以保证发射的时候实现持续的射击。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30发每分钟的战斗射速,而理论射速能达到144发每分钟,这种单人操作的半自动榴弹发射器能在反恐和大面积火力输出中提供非常有效的保障。
其弹药在目标区域能有效覆盖直径150M范围内的点目标和最大直径350M范围内的面目标,虽然整体的尺寸过大,但是对于伏击和快节奏的近距离战斗场景中,当时市面上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当然现在已经有了更轻巧的M32榴弹发射器了。
在发射器的后部分并没有设计枪托,而是有一个圆柱形的调整机构,这个机构其实是保险旋钮,当将该旋钮拉出来的时候则为保险状态,前部的扳机将无法扣压。
将旋钮释放前推后m3e1型无后坐力炮,则为解除保险状态,此时扳机就可以击发了,除了没有枪托之外,MM-1转轮榴弹发射器也没没有设计瞄准机构,在发射的时候是双手持握腰际夹持发射的,因而无法提供较为准确的抵肩瞄准射击。
整个发射器长635毫米、空重5.7千克、含弹重9千克m3e1型无后坐力炮,在双手持握腰际夹持发射时有效射程为137米,超快的射速和大容量的弹巢可以提供快速大面积的火力输出,而整体坚固的结构和较小的后坐力又能提供安全保障,可以说是一款便利而又高效的快速火力输出武器。
自诞生之后发展出了两个版本,其中一个版本是发射管为滑膛结构的38mm口径警用版本,装备于美国及欧洲、中东、非洲一些国家的警察、治安部队,作为防暴武器使用。
另一个采用线膛结构的40MM军用版本,主要装备于美国、非洲等国家的特种部队,MM-1式转轮榴弹发射器具有装弹简便迅速的特点,可适用于多种战术环境,在当时可以算是一种非常出色的设计方案,以至于后来这个设计被大量改进之后推出了不少出色的单兵大火力榴弹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