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丘吉尔在日记中赢了二战毁了英国的论调?

“种族主义者、伪君子和神话制造者!”

《纽约时报》对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如此直言不讳。

在二战三大巨头中,罗斯福和斯大林在中国人心中一直备受推崇,而另一巨头丘吉尔近年来则受到一些西方媒体和中国人的批评。

在中国,丘吉尔的评价远不能与其他两大巨头相提并论。回到二战,蒋介石在日记中将丘吉尔与轴心国倭寇和流氓市侩并列。

在 21 世纪,甚至有人认为丘吉尔赢得了二战并摧毁了英国,认为丘吉尔加速了大英帝国的灭亡。

那么,丘吉尔在政界究竟做了什么让蒋介石在日记中如此可恨和痛骂呢?丘吉尔真的如外界所说,加速了这个日不落帝国的解体吗?他对中国是什么态度?

(丘吉尔)

赢得了二战却毁了英国?

丘吉尔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在不屈服于纳粹的情况下带领英国人在二战中取得胜利。

然而,近年来出现了这样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即二战虽然赢了,但这是一场悲惨的胜利,虽然是胜利也是失败,而丘吉尔对英国的衰落负有责任。

p>

(三巨头)

短短几年时间,英国将世界舞台霸主的宝座拱手让给了美国,将东欧的霸权拱手让给了苏联。

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在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犯下了许多重大错误,这与二战期间英国的连串战败和国力衰退直接相关。

首当其冲的是对日本的低估和海军预算的削弱,这直接导致了二战中日本人的惨败。

1920 年代,丘吉尔担任财政大臣。彼时,日本在远东的实力日益增强,逐渐成为亚洲法西斯的源头,对英国在远东的利益构成了不小的威胁。

为此,海军部提出了应对日本的扩张计划,主张加强海军舰艇的建设,更新新加坡基地,以防止可能的日本侵略。没想到这一高瞻远瞩的意见遭到丘吉尔的直接反对。

(丘吉尔谈威尔士亲王)

丘吉尔天真地认为,日本的侵略最多只能止步于中国东北,而且英日同盟关系很强,现在日本的狼性野心只能被一系列条约和国际体系所束缚。

p>

他乐观地说:“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我认为你不会看到日本人武力入侵并让澳大利亚成为他们的殖民地。”

在丘吉尔等和平主义者的坚持下二战时日本有几艘航空母舰,放弃扩大海军的计划,直接让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势力跟不上日本海军,间接刺激了日本的扩张欲望。

(抗战时期的中国)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后,与坚决抵抗希特勒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丘吉尔对远东战场表现出盲目乐观的态度。

在日本即将入侵东南亚之际,丘吉尔只是派出了1艘战列舰、1艘航空母舰和1艘巡洋舰组成的小舰队加强新加坡的防御,这对于强大的联合舰队来说太过分了。弱,丘吉尔幻想凭借这种实力,他可以威慑日本。

结果,战争一开始,丘吉尔的远东战略就遭到日本人的猛烈抨击。被日本人俘虏了。

(威尔士亲王号沉没)

大英帝国蒙受了极大的耻辱,丘吉尔本人也感叹这是“他一生中最沉重、最痛苦的打击”。

虽然富强的美国最终推翻了嚣张的日本,短暂收复了东南亚殖民地,但大英帝国在远东殖民地人民心中的威望却大幅下降,使得战后的殖民独立运动越来越不可阻挡。丘吉尔应该为他在二战中的错误负责。

如果丘吉尔能够及早意识到日本的侵略意图,及时遏制,加强对华援助,那么英国在远东战场上也未必会遭受日本的巨大损失。

第二,丘吉尔治理自己的能力很差,不太擅长治理内政。讽刺的是,他曾经是被数学困扰的财政部长。

英国学者泰勒曾写道:“对金融一窍不通的自由贸易拥护者丘吉尔当上了财政大臣!”

凯恩斯曾批评丘吉尔领导的经济改革加剧了英国的通货紧缩,阻碍了资本扩张,削弱了英国贸易的竞争力,引发了一系列经济萧条和工人罢工,这让英国在世界前为内政筋疲力尽。二战。削弱了英国的经济优势。

(失业工人)

第三,二战爆发后,它对美国做出了太多让步,过早地把权力交给了美国人。将美国拉入二战并没有错,但问题是与美国的外交妥协太多。

在一项交易中,丘吉尔以牙买加南海岸、巴哈马东侧和圣卢西亚西海岸的岛屿和海军基地为代价,用 50 艘老化的美国驱逐舰换取盎格鲁-大西洋防御系统。

这些驱逐舰大多是在一战之后建造的,最新的也有十年以上的使用寿命,这显然和英国人用购物买来的岛屿价格不一样。

(罗斯福和丘吉尔)

但总的来说,丘吉尔在二战中的贡献还是远远大于他的事迹。面对贪得无厌的德国法西斯,丘吉尔拼命战斗到底,不让英国像二战战败的法国一样。可笑到今天,它还保留着英国最后的体面。

说丘吉尔导致了大英帝国的衰落,说“丘吉尔是英国的罪人”,未免太极端了。在民族主义盛行的年代,英国缺乏美国广阔的核心领土苏联,也缺乏足够的主流人口来支撑帝国。 ,所以英国的逐渐衰落是完全不可避免的,而二战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事实上,丘吉尔一直在为延缓帝国的老化而不懈努力,尤其是在对待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强国方面,

丘吉尔曾经说过,英国要控制中国二战时日本有几艘航空母舰,支持瓜分中国!

他看到崛起的中国对英国利益的威胁有多大。在任期间,他先后企图分裂我国,一次次破坏中国的统一。

(二)公然称西藏为“独立国家”,煽动中国分裂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元、明、清三朝均对西藏实行有效管辖。英国原本无法与西藏作战。

(英国入侵西藏)

直到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才逐渐意识到西藏独特的战略地位,开始以西藏为“缓冲区”,将其与中国隔开。它发动了多次战争,入侵西藏,迫使清朝承认英国在西藏的存在。特权。

中华民国成立后,军阀混战,中央软弱无力,西藏力不从心。英国得以趁乱渗透西藏上层,将其作为势力范围。

丘吉尔作为铁杆鹰派人物,也应该继承他对西藏的傲慢和不讲理的态度,将西藏区别于中国其他领土,公然阻挠蒋介石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和治理。

比如,在建设中印公路援助抗日物资的问题上,中英已经就建设这条公路达成了协议。

没想到,41年后,英国急转直下,因为这条路要经过西藏的察隅地区,让英国觉得中国要摧毁英国的势力范围。

于是英国人开始背地里反对,命令南京勘测队离开西藏,并成立非法“外交局”,为进一步脱离南京政府做准备。

由于英国的阻挠,这条中印高速公路直到1945年初才正式开通,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蒋介石对西藏当局的行为十分恼火,于是在1943年春,秘密命令青海军队集结数千人到藏青边境,准备逼迫藏方武力投降。

局势即将爆发,西藏的亲英派急忙向英国求助。虽然英方在日本人面前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将马来西亚和缅甸拱手让给了日本人,但他们在蒋介石政府面前仍然保持着傲慢的态度。 .

(宋梓文出席太平洋会议)

1943年5月在美国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心中酝酿已久的丘吉尔,在各国政要齐聚之际,公开对中国代表宋子文说:“听说中国对西藏下大力气了,增兵准备攻打西藏,那个独立的国家现在慌了。”

此前,没有任何国家的领导人敢公开称西藏为“独立国家”。丘吉尔的这番话,就像是给蒋介石政府的一记耳光。

宋子文大为不满,立即对丘吉尔的表态进行了强烈的反驳和严厉的谈判。

但是,弱小穷的中国人,说话轻声细语,到头来还是要靠美国人来伸张正义。

在丘吉尔即将返回英国之前,罗斯福特意和他谈起了西藏。罗斯福直言不讳地告诉英国人:西藏过去和现在都是中国的一部分,无论中国在那里有没有实权,西藏与英国的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丘吉尔和罗斯福)

此后,丘吉尔在西藏问题上的傲慢姿态略有收敛,不再称其为“独立国家”。

如果英国人还把西藏视为一个势力范围,对中国做出适当的让步,那么在另一块中国领土——香港,丘吉尔根本不在乎蒋介石的面子。就算罗斯福出来为中国发声,丘吉尔也不会做出任何让步,导致中港分离的局面又持续了半个世纪。

(三)丘吉尔:你不能把香港和大英帝国分开,除非你跨过我的身体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不顾昔日的英日同盟和友谊,对英国开战。与英国海外隔绝的香港成为绝地。仅用了18天,日本就轻而易举地攻占了号称保卫了半年的香港。 .

随着中国在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分量越来越重,英国连连战败,与英国谈判收复这片失落一百年的土地,成为蒋介石政府的一大目标。

(1941 年香港战役)

蒋介石认为,既然英国出于反法西斯大业愿意废除中国的不平等特权,不如“好人做到底”,把香港还给中国一次。这样一来,战后的中英关系就会陷入困境。一个非常友好的国家。

不过,为了保险起见,蒋介石在收回主权的谈判中给了英国缓冲空间,并提出战后归还九龙,再归还香港岛。

但即使被日本人殴打,英国人也不愿意在香港问题上做出任何让步。

针对中国对香港主权的考验,丘吉尔立即公开强烈回应:我不是大英帝国的首相来清算帝国财产,非常干脆拒绝了蒋介石的条件。

蒋介石本来是想准备在这个问题上与英国打一段时间,推迟中英友好条约的签署。

没想到,国内《中央日报》犯了大错,提前向社会公布了蒋介石签约时间的消息。这让英国人明白,蒋介石只是虚张声势,是否收回香港不是蒋介石的底线,坚决拒绝。态度。

所以这一次,蒋介石只能暂时妥协,未能在新条约中归还香港以收回不平等的特权。

(蒋介石在开罗会议上)

近一年后的开罗会议上,中英美三国齐聚埃及。这次蒋介石打算请罗斯福帮他回香港。

罗斯福在私聊中告诉蒋介石,香港无疑是中国的主权领土,回归中国后可以视为自由港。

但在公开会议上,丘吉尔的激烈反应让罗斯福束手无策。丘吉尔直接回击说,香港是英中通过条约签订的合法土地,任何人都不能从帝国手中夺取香港。

“除非它跨过我的身体,否则中国将收回香港!”

蒋介石也不甘示弱,那些条约是不平等的,中国将在必要时采取特殊措施收回香港。

眼看整个会场都快变成两个人吵架的地方,罗斯福只好出面调和。既然争执不下去了,那就先搁置一旁,等以后再解决吧。

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罗斯福意外去世,让蒋介石收回香港的最后希望。

(杜鲁门)

The newly elected Truman was eager to gain British support against the Soviet Union, which became one of the two poles after the war, so China's core interests naturally became the meal to appease Britain.

当时,蒋介石忙于接管全国其他地区的领土,没有余力在香港与英国争斗,只得迫于压力而让步。英国和美国,放弃了收回香港的计划。

丘吉尔一再企图分裂中国、阻挠中国统一,既是出于维护帝国利益的考虑,也有打心底歧视中国人的因素。

(四)二战英雄的另一面:亚洲仇恨种族主义者

谈到种族主义,大多数人认为希特勒是理所当然的,但众所周知,丘吉尔本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种族主义者。鄙视。

他一再毫不掩饰地表达他的种族主义观点:

“我讨厌斜眼和猪尾巴的人”

“强烈支持对‘不文明部落’使用毒气”

“讨厌印第安人,一群像动物一样信仰动物的人”

“支持中国分裂,雅利安阵营必胜”

丘吉尔不仅嘴里说着这些话,而且还付诸实践。

在担任总理期间,孟加拉国、印度发生了大饥荒,丘吉尔断然拒绝援助,眼睁睁地看着数百万殖民地人民饿死。他说,“印度人活得像兔子,没必要帮他们。”

在二战后的政治正确大潮下,丘吉尔的言行被主流媒体掩盖。只是近些年他的名气越来越大,自己也遭受了“报应”。

(涂鸦的丘吉尔雕像)

在两年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中,丘吉尔的雕像遭到各种反种族主义攻击,广场公园的雕像被涂鸦破坏,人们高呼口号批评丘吉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