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之战中的“喀秋莎”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喀秋莎”火箭。
今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近日,笔者再次走进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厅,追溯志愿军的艰辛壮丽历史,探寻承载着血与火、胜利与荣耀的功勋兵器。
负一层的兵器展厅内,一辆绿色的吉斯151运载车静静地伫立着,几枚火箭安装在屋顶竖立的栏杆上。从下面的说明可以知道,这就是曾经著名的BM-13火箭炮,俗称“喀秋莎”火箭炮,曾在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中使用。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种什么样的火炮?抗美援朝是如何出现在战场上的?当时它是如何运作的?在这个问题上,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斯大林风琴”出现在二战战场
1941年7月14日,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攻占苏联境内的奥尔沙。战斗结束后,德国人开始用缴获的苏联火车装载补给品。突然,一阵猛烈的炮火冲上天空。瞬间,火车和整个火车站都化为瓦砾,德军伤亡惨重。
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火炮能够在短时间内倾泻出如此多的炮弹,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德国官兵一度称其为“魔鬼的火炮”。直到莫斯科战役,德军第一次缴获安装在卡车上的火箭炮,这个秘密武器的奥秘才被揭开。
1939年,苏联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火箭炮,秘密命名为BM-13火箭炮。
这是一种多管自行式火箭发射器。发射器主体为车载多轨定向装置,利用电子点火器点燃火箭尾部的推进装置,发射弹药。火箭弹头装有TNT炸药,落地后会猛烈爆炸杀死目标。一次齐射可发射16枚直径为132毫米的火箭,最高速度为355米/秒,最大射程为8.5千米,可单独发射或部分连发。它可以在7-10秒内发射全部16枚火箭,装填只需5-10分钟,火力猛。
火箭发射器由沃罗涅日地区的“共产国际”军火库组织。由于“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第一个字母是“K”,所以工厂在炮车上印了“K”字作为工厂的代号。这种火炮在当时是一种新武器,绝对机密,连操作者都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
士兵们非常喜欢这把枪。看到枪架上的“K”,他们就想起了当时苏联流行的一首歌曲《喀秋莎》。同时,“喀秋莎”本身就是一个苏联女孩。 ,所以这把枪被命名为“喀秋莎”。
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苏军使用多支“喀秋莎”火箭炮向德军大炮射击。瞬间,火光一闪,火炮轰隆隆,德军大炮顿时哑口无言。 1945年柏林战役中,苏军使用“喀秋莎”火箭炮作为近战“刺刀”扫清道路。他们在“喀秋莎”火箭发射器的后轮下放置枕木,降低发射角度,平射。一些坚固的建筑物和顽固的德军在炮火下被夷为平地。
在整个苏德战争期间,“喀秋莎”火箭发射器深受德国人的影响,因为它的发射声音类似于管风琴的声音,德国人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右上:“喀秋莎”火箭炮后视图 左下:“喀秋莎”火箭炮前视图
两战两胜出现,让敌人胆战心惊的“原子枪”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从鸭绿江偷偷进入朝鲜。随后,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志愿军的武器装备相对落后,尤其是缺乏重火力。但志愿军以钢铁般的意志,顶住了“联合国军”的猛烈炮击,取得了前三战的胜利。第四战打响时,志愿军迎来了苏联援建的“喀秋莎”火箭。志愿军为第21炮兵师分配了120辆火箭炮,下辖5个团。
1951年9月1日,志愿军第27军第79师第235团在后东里阵地对美军展开反击行动。夜幕降临,第21炮兵师第203团秘密抵达发射场,整装待发。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24枚火箭炮同时开火,火龙瞬间落入美军阵地,美军伤亡惨重。 235团立即发起冲锋中国步兵团火力配置,一举夺回阵地。战后,侥幸生还的美军惊呼“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这是志愿军在朝鲜使用“喀秋莎”火箭炮的第一场战斗。
1951年10月上旬,第21炮兵师、第202团在朝鲜战场中心与志愿军第47军合作,“喀秋莎”火箭再次发射。
当时,对抗第47军的是美军骑兵1师,被誉为美军的“王牌王牌”。这个师是机械化师。在占领了我们的Timokdong和Zhengdong阵地后,它以坚固的工事躲避了炮火。
202团采取引蛇出洞的策略,提前到达发射场,等待兔子。第47集团军先是扫射美军阵地,然后吹响冲锋号角,让美军以为第47集团军发动了步兵攻击。美军从防御工事中出来,发起反击。就在此时,待战的第202团“喀秋莎”火箭炮齐射,击毙美军800余人。此役,第47军一举夺回了添木洞阵地。至此,“喀秋莎”火箭炮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应运而生,开始发挥重要作用。
刀身用好钢,上甘岭之战孕育“炮王”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点,美军第8集团军将300门火炮、40架飞机、120辆坦克集中到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进攻。志愿军阵地平均每秒投下6枚炮弹,最终投下30万多枚炮弹,飞机投下炸弹500多枚。
4时30分,美军7个营,在飞机、火炮、坦克的支援下,分6路向我占领的两个高地发起猛烈进攻。方位上方的天空弥漫着浓烟,日月黯淡。上甘岭之战就此打响。
10月14日至20日是上甘岭战役的第一阶段。在7天7夜的鏖战中,双方多次争夺地表阵地,战斗异常惨烈。
在这种情况下,志愿军领导果断决定将第21师和第209团分配到第15军参战,由第15军军长秦继伟统一指挥。
10月19日,第209团接到命令:今晚全团参战上甘岭。当天下午,全团24门“喀秋莎”火箭炮从预备阵地分头出发,赶往发射阵地,做好准备。整个阵地鸦雀无声,炮兵团整装待发。
16时30分,第15集团军104门大炮率先轰鸣,炮弹如雨点般飞向597.9高地。一阵火力爆发后,第15集团军的炮火向敌后方延伸。在掩体中躲避子弹雨的美军蹒跚而出,准备抵抗第15集团军步兵的冲锋。就在这个时候,209团突然展开了齐射。
原来,15军炮兵为了掩护“喀秋莎”火箭炮的真实攻击,实施了假火力延伸。刹那间,无数火箭拖着红色的尾巴在空中掠过,发出呼啸的声响,如同追电一般。整个上甘岭上空的云层都被映红了,比朝霞还要亮。
接下来是第二轮齐射。火箭弹飞出一片火海,全部涌入美韩部队阵地。之后,第209团迅速撤出阵地,从进入阵地到完成交接只用了13分钟。美军和韩国军队的大部分防御工事被摧毁。
在强大炮火的配合下,18日晚已经转移到特定阵地的第15军某分队被分成两组,同时占据59军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阵地的敌人反击。激战到半夜,所有地面阵地都收复了。
此后,第209团参加了数十场战斗,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仅在11月3日,该团再次反击59号山7.9时,该团两次齐射歼灭了数百名敌人。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战役。在只有3.7平方公里的小范围内,志愿军与美韩军共投入10万兵力,连续43天反复角逐。最终,志愿军守住阵地,取得了胜利。
战后,毛主席指出:“今年秋天的战斗,我取得了这样的胜利,除了官兵英勇,工事坚固,指挥得当,物资匮乏,火炮的凶猛和射击的准确性才是真正的制胜要素。”因此,志愿军指挥部授予第21师第209团一面“百花齐放,震敌神经,兵最爱你,敌最怕你”的旗帜。
据美媒报道,上甘岭战役中美韩军队与志愿军的伤亡比为2.3:1。美军和韩国军队70%的伤亡是由志愿军的炮火造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K10”秋沙”火箭炮。此时,志愿军士兵开始呼叫“喀秋莎”火箭炮“火炮之王”。
志愿者的斗志比武器本身更重要
恩格斯曾经说过:“枪不会射自己,你需要勇敢的心和强壮的手才能使用它们”“赢得战斗的是人,而不是枪。”志愿军打赢了抗美援朝战争,不仅是凭借“喀秋莎”火箭炮等先进装备,更凭借英勇无畏的战斗意志,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以及灵活的战略和战术。就“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而言,志愿兵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发。
“喀秋莎”火箭炮口径大,弹药密集,发射速度快,战场机动性强,杀伤力和破坏力惊人。但是,它也有很多弱点。比如发射时火力明显,容易暴露阵地,从而被敌方大炮轰炸。此外,枪身不受保护。在一定范围内,飞机和士兵只需要用机枪射击就可以造成致命的威胁。火箭暴露在炮架上。只要一颗子弹击中并引爆任何一枚火箭弹,就会立即将车撞死。
面对如此高危的阵地,志愿军的炮兵们一个个都没有退缩,但大家都在争当干员。 “喀秋莎”火箭炮及其所属部队在志愿军中具有特殊地位。整个第21师的车辆编号为“84”。当其他单位看到“84”车号时,会主动让路,鼓掌。这也是对志愿军全体战士对火箭炮部队官兵的牺牲和奉献的致敬。
一位军事专家做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类比:如果你回到过去,给一个中世纪的骑士一把自动步枪,如果他只是骑着马用屁股砸对手的头,不管他多么熟练中国步兵团火力配置,这不是军事变革。 “喀秋莎”是世界上第一台火箭发射器。它出现在战场上,是为了抗美援朝。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它,无异于我军火炮的一场军事革命。就火箭炮的运输而言,在作业初期,火箭炮在转运过程中沿道路移动,存在被发现的风险;行军过程中,枪身被枪套紧紧包裹着;汽车的前部和车顶都用松树枝伪装。结果其他志愿兵看到“喀秋莎”火箭炮,一度以为是钢架架桥,误以为火箭炮是工兵。
在战术上,在火箭炮入朝首战——后坑反击行动中,21师和203团采取了“全团分散炮位、集中火力”、“白天指挥分队行动和夜间炮兵分队。” 21师、202团在配合47军作战时,与步兵商量的就是“诱敌出巢再放”的策略。上甘岭战役,第21师第209团采用“夜出、突袭、战后撤”的战术,这些战略战术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特点,擅长远距离突袭和灵活的机动性。
如熊熊烈火,如钢铁冰雹,在两年半的对朝作战中,志愿军火箭炮兵采取“去、重击、快回”的游击战术,使用假火力准备、假火力延伸、假冲击、假炮火传的作战策略先后分配到12个集团军,与步兵一起参加了大小战役30余次。
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志愿军回国后,军械部协调一枚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喀秋莎”火箭,并移交军事博物馆。从此,“喀秋莎”开始在新的位置上扮演新的角色,收获无尽的尊重和荣耀。
(张宏宇作者单位:军事博物馆藏品收藏储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