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的今天,2006年3月1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高级战斗教练机L15首飞成功!初见是惊鸿一瞥,飞翔的雄姿犹在眼前。
2006年3月13日,L15首飞成功。
15年前,他翱翔展翅,划出靓丽航迹;15年后,他风华正茂,继续高飞远航!让我们一起回顾L15带给我们的精彩瞬间!
瞄准先进目标:实现航空武器装备超常规的研制速度
进入新世纪,为满足新的训练要求,提高训练效率,世界各国已然开展新一代高级教练机的研制。与此同时,以歼10、歼11为代表的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批量交付使用,迫切需要能培养新型战斗机飞行员的新一代高级教练机。为弥补现役教练机与先进战斗机间存在的技术空白、有效支撑人民军队现代化和先进战斗力生成,航空工业决定运用新概念,利用新技术,研制出具有“三高”(高机动、高安全操控、高效费)典型特征的L15高教机。
首飞成功后,L15总设计师系统合影留念。
“L15高教机不仅要满足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需求,还将通过局部系统配置调整,适应未来先进战斗机飞行员的训练要求,性能先进,技术复杂并有其独特的难度,且质量安全要求比战斗机更高,这对我们设计人员是挑战,更是勇攀设计高峰的机遇”。L15高教机总设计师张弘的话,激发出广大设计人员干事创业的激情。
L15总设计师张弘。
当时,在技术跨代压力和研制周期紧迫的双重考验下,年轻的设计员喊出了“让青春与高教机一起飞翔”的口号,中年骨干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返聘的老专家严谨细致,无私奉献。
为缩短研制周期,发挥数字化技术在新产品研制中的重要作用,首次实现设计、工艺到生产制造全面数字化;首次建立了型号总信息师系统,从组织上保障信息技术与科研生产高度协调一致。创造了半年完成详细设计、一年半完成新机试制首飞的行业奇迹。
任何一个型号从开始研制到最终走向用户,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不管哪个阶段,不管哪项任务,航空人总能站出来、顶上去、担下来。这是本职,是责任,更是跨越时空的经验传承。
履行强军首责:实现自主创新的航空训练装备发展
从2006年L15高教机成功首飞,到2012年批产交付,再到今日的多型机发展,每个阶段,都是不断对飞机进行改进和完善的过程,这是科技创新基本原理,更是新时代下,强国强军的必由之路。
围绕L15高教机的“三高”特征,航空人走出了一条研究、创新、验证到再研究、再创新、再验证的螺旋式上升之路。
200余个单位,万余人参与研制,攻克9大类,46项关键技术,取得120项授权专利,58项软件著作权,飞机性能状态不断提升,最终实现教练、攻击、战训一体化融合,且相关创新成果推广应用于多个型号。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L15高教机的研制铺平了道路。航空人依靠独立自主、创新研发,顺利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又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L15高教机列装部队后,多次参加国际军事比赛、年度实战化训练、重大演习和对抗演练,取得优异成绩,屡获用户赞誉,并领衔教练机梯队参加了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
L15交付首个海外用户。
L15在空军航空开放日活动上进行飞行表演。
L15参加航空飞镖大赛。
L15正式列装海军航空大学。
L15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
L15高教机以其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维护性,有利于高质、高效、安全培养飞行员,体现了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使用特点和训练要求,在技术上达到了国际同类机型的先进标准。
实至名归,L15高教机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强化迭代布局:谋划教练机体系化发展之路
15年来,从首飞到首次公开亮相国内外航展,从装备航空院校到一线作战部队,从亮剑“航空飞镖”到飞跃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L15高教机作为我国航空工业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历史印记,承载着航空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从首次飞行,到完成单飞;从夜航训练,到实弹打靶;从战术编队,到自由空战;L15高教机完美地把战训融为了一体。随着L15高教机的陆续装备,其对人民军队塑造战训深度耦合,推进战训一体运行,创新实战化训练内容标准的训练牵引和带动作用也逐步发挥。回首来时路,砥砺奋进心。航空人把对党、对祖国的无限忠诚铭刻在蓝天之上。
L15亮相南昌飞行大会。
而近期,首批初教6直上L15高教机飞行学员整装登机、依次滑出、陆续升空……这样的跨代开飞,不仅是人民军队飞行员训练模式中的首次创新,也体现出L15高教机对加快构建人民军队新型军事训练体系,全面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的重大意义。
L15与初教6编队飞行。
在新起点、新使命、新征程中,航空工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和战略耐心,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奋力谱写新时代航空强国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砥砺奋斗七十载,追梦奋进新时代。(图文/许伟、袁大超、胡桑、刘赣清、李宁、邓永红视频/陈小彤、黄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