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初,乌克兰国防工业集团连续抛出了两个大新闻:其表示正在寻求重新启动安-225和安-74两个运输机项目。
厂房中的安-225机身
联系到2020年下半年以来,乌克兰军工系统的一系列动作,包括企业重组、高调与阿联酋和土耳其等国家进行合作,不难发现,乌克兰正在试图在军事工业的建设上有所作为,体现出了强烈的振兴国防工业的意愿。
安-225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安-225基础设计源自放大后的安-124,但是尾翼从⊥字形的常规设计改为H型。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尾翼避开暴风雪航天飞机形成的尾流,保证飞机的可操纵性和安全性
具体到安-225和安-74两个机型,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安-225复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一新闻的流出是为了造就舆论氛围,提振乌克兰民心士气。因为无论是从经济理性还是技术角度来看,复产安-225都是得不偿失的举措。
为航天任务而生:复产安-225经济性存疑
安-225项目是苏联航天飞机的配套工程,其设计目的主要是驮载航天飞机,进行数千公里的长距离空运任务。
因为在多数航天任务中,火箭从更低纬度发射时能携带更大的重量进入轨道,因此苏联的主力航天发射场往往布置在国土的最南端,距离其科研、航空航天制造业基地的距离非常遥远。
受苏联地理和气候环境所限,从制造厂到发射场之间的超大型精密货物的运输,苏联人无法通过水运实现;而要在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建设并维护数千公里的高标准铁路/公路,特别是大量途经冻土地带,这在经济上是不可接受的。
因此在安-124基础上,耗费巨资开发一种更大的专用变种运输机,以空运方式完成航天飞机的运输,反而是经济上最为划算、工程上唯一可行的方式。脱离了这一使用环境,安-225这个600吨级的6发运输机的经济性非常差。
A300- 600ST是现在国际上最受欢迎、最赚钱的超大尺寸货物运输机,货舱的宽度、高度比安-124还大,飞行成本更低,但载重量不及安-124
就现阶段的全球空运市场来看,在经过与A300-600ST和“同门”的安-124竞争后,安-225还能获得的潜在市场订单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它的货舱可用宽度、高度和安-124相同,绝大部分它能干的活,安-124都能干,而且成本更低。有限的市场需求根本撑不起第二架安-225的复产和运营。
从经济角度看,乌克兰本国没有足够资金、也难以吸引到国外资金重新启动安-225。这也是90年代末以来,安东诺夫公司一直试图完成安-225二号机建造、但始终未能付诸实施的根本原因所在。
安-225的第二架半成品。其中许多设备和部件已经停产(甚至厂家也已倒闭)、完全过时,这是该机完成后续建造必须进行大量重新设计的原因之一。
从技术角度看,在苏联解体后,航空工业链被切断并分散在多个国家,技术人员和资料出现了大面积的剧烈流失。如果安-225要复产,会面临两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供应商、资料、人才……
大量设备和部件供应商并不在乌克兰本土,而在俄罗斯等国。
设计人员和资料流失严重。安-225的复产,必然要经历大量的重新设计过程,这又必须要进行大量的重新试验为设计提供依据。在前苏联时代,安-124/225的相关工作,有很大比例同样是在俄罗斯完成的,乌克兰现在没有能力独立完成。
在乌克兰和俄罗斯关系急剧恶化、互相封锁制裁后,两国都出现了由于互相“卡脖子”,失去成熟型号装备生产能力的情况: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中的任何一方,都无法独立完成安-124运输机的生产。
更为现实的安-74复产计划:皮实耐用,迫切急需
而另一种机型,安-74的复产,就要比安-225现实得多。
安-74是一种载重10吨左右、最大起飞重量34至36吨级的轻型双发运输机。其设计初衷和卖点,是作为针对南北极严寒环境开发的极地机种,特别强化了抗寒、短距离起降、导航方面的能力,而且能够在土质跑道上起降。
安-74,发动机安装在机翼上表面,不利于装卸、检查、维修,但能有效增大机翼升力,用于强化起降能力
这种机型的设计和制造远比安-225更为简单,而且它的研发改进工作一直持续到21世纪之后,技术人员和相关资料的完整程度目前应该都是比较好,因此复产上的技术难度不是很大。
另一方面,目前乌克兰对安-74的需求也是确实而强烈的——
乌克兰军队目前的空中运输能力非常薄弱,固定翼运输机只有24架安-26、1架安-70、5架伊尔-76。而且这些飞机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机龄老旧且缺乏维护,状态很差,实际上失去了使用能力。
安-26,性能较差,且最年轻的产品也是1986年出厂了。
发动机不成熟导致的高故障率、特别是空中停车故障高发,是安-70项目停滞的关键原因之一。
在近年来的军事冲突和战争中,乌克兰军队一直欠缺灵活、快速的空运能力。这使得在关键后勤物资的快速运输、武装力量的快速投放、重伤病员向后方大医院的转移等等方面,乌军都遭遇到了很大的被动。
而安-74在这些方面能够较好的满足乌军的作战需求——实际上直到2003年底之前,安-74的62架订单中,最主要的头号用户就是俄罗斯紧急情况部和俄联邦安全局。
“杯水车薪”的海外支持:持续衰退在所难免
因此,即便乌克兰有着强烈的意愿要重振其军事工业,但面临的困境也非常窘迫:
一方面,是科研产业链的断裂。
如果说90年代到21世纪的前10年,乌克兰和俄罗斯等国之间在安-70等项目上的合作,还使得各自继承自前苏联的科研和工业链处于藕断丝连的状态;那么在乌俄关系彻底破裂以后,这些残存的联系也已被彻底斩断,乌克兰军工受到的破坏和削弱是非常致命的。
另一方面,是其工业基础的持续老化和衰败。
在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在军事工业的维持上相当艰难,投资和项目太少。这导致大量的生产设备得不到更新,生产质量和效率下降非常严重——受磨损和疲劳的限制,多数金属制造的设备寿命极限在25-30年间。同时,军事研发领域的资深技术骨干不断流失,或者退出工作岗位,而大量的新生代技术人员,却从未能经历一个真正的新型号的研发流程,无法从中锤炼出核心能力。
因此,即便乌克兰近年来从西方获得了一些技术和资金注入,但相比于重振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巨量支持来说,这样的“杯水车薪”仍然是远远不足的。在可见的未来,乌克兰既无法重走苏联早期的斯大林模式道路,也鲜有机会走上二战后欧洲的马歇尔计划模式道路……对这一曾经的航空军事强国来说,持续性的衰退不可避免。(文案: 候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