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国字号”深海科研团队海上33天:豆大的光、滔天的浪、满头的汗

豆大的光、滔天的浪、满头的汗。这是王俊在海上33天里印象最深的一幕。

4米多高的海浪不停拍打着船帮儿,海水涌上甲板,从这头漫向那头。夜幕下的船尾,灯光不停晃动,队员们屏住呼吸奋力拉紧牵引绳,绳索的一端,是2吨重的重力锚。接下来5分多钟时间里,这个庞然大物被吊起、摇摆、下放。由于海况恶劣,重力锚就像一个巨大的钟摆,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撞上船体,所有人用尽全力,最终有惊无险地完成了布放。

“如果这个点儿耽误了,下个任务也会受到影响。箭在弦上,等不了风平浪静,风浪再大也得赶紧干,这是团队的一贯作风。”王俊说道。10月中旬,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深海科研团队奉命执行某航次外业调查任务。33岁的王俊被任命为航次总指挥。

王俊口中的“团队”就是深海科研团队。在同行眼里,这是一个经略海洋多年的“国字号”团队;可在团队成员眼中,很多时候,他们更愿意称自己为一群赶路人。

一群赶路人的深海梦

■姚建兴 王小丹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王微粒

科考队员们在进行海上作业。

科考队员们在进行设备调试。

赶路是一种姿态——“快一点,再快一点”

“33天的时间,他连一分钟都不想浪费,简直要把我们‘榨干’了。”同行的队员朱家华这样“吐槽”王俊。

事实也的确如此,翻开王俊的工作日程表,一组组精确到分钟的任务历历在目:M1点站位——00:25,到站;04:25,完成扫海;11:20,完成潜标布放。M2点站位——23:59,完成潜标布放;05:56,完成2条测线作业……

半夜到站、凌晨扫海、连夜完成布放,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这几乎成了团队海上作业的标配流程。

久而久之,跟船出海的研究生学员刘泽玉有了一种感受:“干活时,老师们啥也没说,但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就仿佛在告诉你,快一点,再快一点。”

“快一点,再快一点。”不仅在海上,平日里,团队也是如此。

团队成员徐志明做完海试做湖试、做完湖试又来到了海上,几个月里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王俊刚下船没几天,就参加某系统的水下试验,紧接着还要去往某岛礁执行科研值班任务。在深海科研团队,大家平均有半年时间都在外进行科研试验,每个人都是连轴转,任务一个赶着一个。

“快一点,再快一点。”不仅是现在,近20年,团队一直如此,一直在加速度。

2000年,团队完成国内首次某型设备海上试验,迈出走向海洋的第一步;

2010年,团队实现从关键技术向海上应用的跨越,捧回了军队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2018年,团队完成国家多个前沿战略论证,吹响走向深蓝的号角……

这群从零起步的拓荒者,用满腔的热情和急促的脚步,一步步紧跟着国家和军队战略需求,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变成现实。

“这些年,大家心里都藏着一个深蓝梦——为建设海洋强国贡献力量。”在团队负责人、气象海洋学院深海室主任朱敏的印象中,团队的脚步始终是急促的,大家总是不停地追赶着前沿的研究领域,不停地从一个高度迈向另一个高度。

“其实,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以前我们只能在浅海进行试验,现在有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有那么广阔的舞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快进度,把以前失去的时光抢回来?”朱敏说道。

赶路是一种勇气——“敢于走出自己的安全区”

“路该往哪儿赶?”科考船的指挥室内,船长陈修峰一边对着海图,一边对航次首席科学家胡永明和总指挥王俊问道。

第一阶段作业完成后,接下来的两个作业站位一个在南一个在东。而此时,根据气象预报,南面已经有台风生成。

南下还是东进?“哪怕是第一天上船的水手,都知道要绕着台风走。”在陈修峰心中,东进无疑是最安全的。可眼前的两个人却给出了与他相反的答案。

“我们有自己的数值预报团队,根据团队提供的预报产品,我们综合考虑后觉得,台风对目标区域近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如果南下得快,可以赶在台风到来前完成任务;但如果东进再南下,南边的任务就很可能完成不了。”航次首席科学家胡永明解释道。

最终,航次领导组决定先南下再东进,结果和预料的一样,南下的航程和定点作业并未受到台风影响,整个过程非常顺利。

事实上,33天的海上航行,科考船航线周围不同程度地出现了4次台风。茫茫大海之上,科研团队凭着精准的数值预报和科学的分析研判,抓住了每一个窗口期,在台风中“秀起了神操作”。在避风海域,望着满屏的红色台风标识,陈修峰不禁感叹:“凭一份报告就敢走出自己的安全区,你们胆子真大!”

在王俊眼中,这只不过是基于缜密分析后的科学判断,况且这样“勇闯天涯”的故事,在团队早已不是新鲜事。“团队的每个人都是这样,不断地挑战着自我。”

团队的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宋君强之前一直致力于数值气象领域研究,如今却放弃已有的深厚积淀,向陌生的深海领域进军。他说:“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为了从浅蓝走向深蓝,把后半辈子搭进去也值得。”

王俊的研究生导师、航次首席科学家胡永明,搞了几十年海洋研究,如今已经60岁的他一听到出海,仍然异常兴奋。“浅水养不出大鱼。还是要到大洋深处去,只有大风大浪才能检测系统效果。”

在老师们的影响下,王俊等一批“80后”也在不断刷新着团队的科研纪录——首次参加北极科考、首次深海调查、首次赴某岛礁常态化值班……“要做就做之前没有做过的!”年轻的他们不停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在一次次重大任务中挑战着自己的极限。

“科研就像爬山,要是你觉得有段时间没那么吃力,那就说明你在走平路甚至是下坡路了。”每次有人快撑不下去时,团队成员总是这样相互鼓励。

赶路是一种氛围——“这是我们的梦想之船”

“乘风破浪犹未尽,顺势而为波涛平;人定胜天聊自慰,一朝功成在人为。”下船前一天,王俊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33天的经历,让他感慨颇多。“最感动的,是不管多苦多累的活,不管分配给谁,大家都没有怨言。一船人就像一家人,感情分外亲近。”

对于研究生学员刘泽玉来说,最难忘的也是老师们齐心协力一起作业时的场景。“一次投放潜标,老师们从深夜忙到第二天中午,每个人都很疲惫,但没有一个人说回去休息。在他们身上,我明白了什么叫团队精神。”

一群人奋斗,就凝聚成一种力量。在深海科研团队,每名队员都能感受到这种力量,也都在贡献着这种力量。在他们心里,不仅仅有“我们在同一条船上”的共识,更有“这是我们的梦想之船”的使命感责任感。

深海室主任朱敏清楚地记得2019年团队开学术年会时的情景。手下清一色的博士生,大多数都是“80后”,为了把氛围搞得更轻松一些,他特意选了一个周末把大家召集起来,带着瓜子、饮料,甚至还准备了一些桌游和团建节目。本意是想让大家先聊聊工作,然后再借此机会交流一下感情。可没想到,手下的这帮年轻人“根本不买账”。

早上8点,会议室的投影屏上,放出了一张张建言献策的PPT,3个教研室主任轮番上阵,总结一年来的研究经验、分析攻关中遇到的各项问题;其余人边嗑瓜子边讨论,常常是一个刚讲完,另一个就把麦克风抢了过去……

科研方向的问题、团队定位的问题、课题管理的问题、研究瓶颈的问题……大家越聊越起劲,思想的火花越碰越激烈。最后,索性取消了其他节目,直接开了一天的讨论会,直到晚上7点。

“一天下来,说好的团建环节一个没搞,大家却都觉得挺高兴,因为心聚到了一块。”朱敏说。从那以后,团队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大家心照不宣——那艘正朝着深海梦乘风破浪的航船,是我们的。

(张小将、周富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