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好的3个妈妈,多么好的99个娃。多么好的民拥军啊、军爱民,多么好的一个家!”在《99个儿女3个妈》的歌曲中,一场特殊的认亲会在上海市杨浦区社区福利院拉开序幕。
一场不见老人的认亲会
11月20日,上海市杨浦区社区福利院,一场爱心接力正在赓续。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今年是特殊的一年,虽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但这阻止不了我们来看望爸爸妈妈……疫情显真情,孝心永不变,我们将续写好99个儿女3个妈的时代新篇!”来自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四大队23队的学员代表深情发言。
为遵循上海疫情防控规定,保护老人健康,福利院严格控制人员来访,这可急坏了四大队23队的99个兵儿女。经过不断地同福利院对接,四大队23队最终通过选派学员代表,以转赠认领卡的形式来完成这次不和老人见面的特殊认亲仪式,传承好这份25年不间断的鱼水情。
“解放军来看你们了,他们祝你们身体健康,心情愉快,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疫情结束了,他们就过来陪你们散步、聊天!”护工将学员们带来的鲜花、营养品和认领书一一转赠给这次活动认领的7名老人。62岁的秦国祥老人紧紧地抱着鲜花和认领卡,开心地说“好孩子,好孩子,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一场25年不变的爱心接力
“99个儿女三个妈”是一场25年不变的爱心接力。1995年3月,时任学员队队长张志华教导员孟庆安带领学员来到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义务劳动。福利院一些孤寡老人,晚年生活孤单,当时一位老人感叹:“我要是有这样的儿女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来后学员队连夜召开支委会,决定认养3位孤寡老人为“妈妈”。
第二天,学院就和福利院签订了“认养孤老协议书”,97岁的张锡度、86岁的夏阿花和84岁的刘惠芳3位孤寡老人,成为了学员队99名学员的“妈妈”。当听到“妈妈好”三个字时,3位老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她们做梦也没想到,孤寡晚年竟会有这么多解放军“子女”,从此“99个子女3个妈”孝亲敬老的传统就一直没有间断,持续温暖着黄浦江两岸。
25载春秋,寒暑迭易,真情永不断线,每逢周末或者节日,23队学员,总是到福利院看看爸妈,有的会为老人带去营养品,有的帮老人按摩,还有的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老人们的房间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学员队更是形成了“真情不断线,厚爱续缘”的“五个一”制度:入学第一课,队干部给新学员讲“99个儿女三个妈”的爱心故事;新学期第一个党日,组织“儿女与妈妈见面会”,举行行军礼、献鲜花、表演文艺节目等认养仪式;在队门口设立一个“孝心箱”,每学期开展一次爱心捐赠活动,历届学员自愿捐款累计达10万余元;每周到福利院看望一次“妈妈”,帮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毕业前集体到福利院举行一次真情话别仪式,在送给“妈妈”的礼物上签上自己的名字,祝愿妈妈健康长寿。
今年由于疫情,不能去看望老人,学员队通过为老人写祝福短信的形式表达了对父母们的牵挂。“爸爸妈妈,祝你们健康快乐永远,等疫情结束了,我去给您按按肩,捶捶腿。”学员队一名学员写道。
一首孝亲敬老的时代赞歌
25年来,走进来的是“真情不断线,厚爱续前缘”的传承者,走出去的是拥政爱民的传播人。该队毕业学员王强现在是第二军医大学某学员队教导员,他带领学员开展“军徽映夕阳”活动,到驻地敬老院为150多位老人献爱心,多年来从未间断;学员胡宝玉自筹资金开了一家心理咨询室,义务为战士和驻地群众服务;毕业学员刘中发带领连队战士认养驻地多名孤寡老人……
在该队官兵的影响和带动下,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杨浦交警支队等20余家单位相继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签订敬老协议;上海越剧院、金盾艺术团等单位与杨浦区社会福利院签订结亲共建对子,共同为老人们筑起了爱的“家园”。“99个儿女3个妈”的爱心接力活动温暖了孤寡老人,也使一批批学员在参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25年来,在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学员四大队23队学习的4000多名学子,刻苦学习、潜心钻研、敬老爱老,不断巩固和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谱写着一曲孝亲敬老的时代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