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台伪军再次试射所谓的无限高空导弹失败,也引发了对台湾当局所谓国防自治的所谓性质的讨论。这个无限高,其实是指这次导弹试验划定的受控海空域没有设置。高度有上限。一般来说,这样的控制区用于防空和反导导弹试验。在测试中,目标炸弹在高空飞行,甚至可能超过大气层,拦截弹拦截、爆炸或碰撞。高度也是不确定的,所以画一个无限高的空域,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本次试射的天宫三号增程导弹,是台军寄予厚望的自主研制导弹。在天宫三号导弹的基础上,采用轻质材料,并增加了一级助推器,大大提高了最大射程。高,能够在更高的高度进行拦截台湾鱼叉导弹令大陆进攻难上加难,已知可与美军的THAAD反导拦截系统相媲美。台军希望通过天宫三号增程型增强弹道导弹防御,减少对美国军贸的依赖,甚至幻想将天宫三号增程型出口到国外市场。
天宫三号增程型和原来的天宫三号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导弹,研制的技术难度增加了不少。众所周知,在所谓的天宫三号自主研发过程中,台军实际上得到了美国的大量技术援助,突破了几个关键瓶颈。
然而,天宫三程扩展机型研发的外部支持力量却少了很多,研发难度成倍增加。此外,台军研发制造武器的基础设施也比较缺乏。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情况下,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对原设计进行精心修改台湾鱼叉导弹令大陆进攻难上加难,严重依赖试错的研发方法来解决。
然而,台湾的制造能力也不稳定。事实上,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可能是随机问题,不具有代表性,不利于研发进度。这次测试,天宫三程增程型已经不是第一次失败了。之前遇到的导引头故障等问题一直没有确定解决。漏洞百出,补丁不知道怎么玩,后续怕是接连失败。
与以往台军装备靠买买买不同,此次试验失败的天宫三号增程型,是台当局在所谓“国防独立”要求下研制的武器系统,所以有所不同。来自拉斐特案和幻影 2000 战斗机。本案不同于军购诈骗案。失败的原因是技术能力的限制。
不过,尽管打着自主研发的名号,台军还是得到了外部技术支持,大量零部件也需要采购。此前,有台媒报道称,天工三程增程元件的供应商甚至选择在大陆电商平台采购电子元件,然后重新打磨包装,用于导弹上。
这其实是一个很正常的选择。一方面,台湾缺乏相关军用级零部件的制造能力,只能勉强用民用级零部件替代;另一方面,其他国家和地区在武器生产上也会有类似的做法,比如美军的武器也大量使用中国大陆的零部件,甚至传闻俄罗斯的导弹也使用同样的芯片用于家用电器。
然而,这却让台军前进了一步。此次测试失败,恐怕还要归咎于所谓的“大陆产的劣质元器件”。至于所谓的国防独立,只是台湾各界瓜分民油和民油的借口。其实,能不能实现,台当局和台军并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