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族)首次亮相

“虎”GAZ-233014(系列)突击车(族)由北京燕京汽车厂(原中国人民解放军3401厂)和俄罗斯GAZ(气)高尔基汽车厂联合研制。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燕京工厂(以下简称“下称”)利用高尔基工厂提供的成熟套件进行“应急”组装,并将部分初步组装的国产“猛虎”提供给中国。部队驻扎在西部边境。

成立于1950年2月,是军队在首都建立最早的汽车修理厂,专门为中央军委总部和军队各部门服务。现在,燕京厂已经完成了“虎(虎式改装)”高速装甲车突击的100%国产化,并根据前线作战部队的经验进行了多达X4的改进。

近日,在一场军展上,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族)首次正式亮相。包括指挥车、运兵车、侦察车和次声拒止车均已发射。“虎”车家族,编号为YC208X,长宽高分别为5700/2300/2300mm,轴距3300mm,最高时速135km/h,续航里程900km,离地间隙400mm。它符合 2 级 NATO 4569 防弹标准。整车采用全时四驱系统(带中央差速锁)和电控中央轮胎充气放气系统。

俄军装备的GAZ版“猛虎”突击车尺寸相差无几,长宽高分别为5700/2400/2500mm,轴距为3300mm。前轮接近角36',后轮离场角45',离地间隙400mm。GAZ版“虎”比燕京版“虎”宽100mm,高200mm,整体技战术参数不相上下。事实上,燕京版“虎”不仅换上了效率更高的柴油机(康明斯ISDe 240 40直列四缸增压柴油机,还有玉柴YC V6 300 V型六缸增压柴油机) )。同时,输出功率增加,

从电动车评测编辑的角度来看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动力舱和前格栅,与GAZ版有很大不同。

单独设置(更换)的前组合灯,包括近光灯(红色箭头)、远光灯(黄色箭头)和转向信号灯(白色箭头),由钢格栅(蓝色箭头)保护。根据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特点,它不同于GAZ版的“虎”突击车“四眼”式组合灯。

位于前挡泥板左前方(驾驶员侧)的防空灯与车辆的造型和喷漆非常不协调。

燕京版“虎”保留了GAZ版“虎式”前盖锁开方式。

在造型设计和动力舱可用容积方面,燕京版“虎”的前顶篷中央部分“凸起”。

为了提高发动机舱的热交换效率,在前舱盖左侧(副驾驶一侧)靠近涉水喉根部安装了一组负压辅助进气装置。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前动力舱门关闭后的特写。用民用标准来衡量动力舱门和前挡泥板之间的差距是不公平的。军事装备首先要可靠,其次是做工。

前挡泥板轮眉采用改良燕京版“虎”,由螺栓固定。从眉头边缘和螺栓连接处的细节可以看出做工非常好。

上图为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前挡风玻璃框外的雨刮电机护板(红色箭头)。这些细致的防护措施,甚至会影响战时的战术进程!另外还请注意,雨刮片和雨刮壁是用2个螺栓刚性固定的,而不是民用车的雨刮片用卡扣固定的“脆弱”。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的前雨刷特写。可以看出,雨刷护罩并没有像燕京版的“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那样安装。而这种提升,其实是血教训的结果。

位于前挡风玻璃框架左侧(乘客侧)的外部高位进气管和涉水软管特写。上图中的红色箭头标出了空气进入发动机的方向,但笔者注意到涉水软管没有配备二次进气滤清器。

看起来像“山寨”质感的高位进气管用卡箍固定。

涉水喉部特写,虽然设置了网状格栅,但高位进气管道与顶置进气格栅焊接固定,防护格栅无法打开安装。新江南部(天山以南)多为沙漠及周边地貌。在更多的年份,风环境中的沙子对所配备的发动机的进气口造成相当大的磨损。如果安装了双进气过滤系统,可以提高设备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率。

通过“自适应(通过榫头)”固定的外后视镜几乎可以让驾驶者在车内观察到车身左后侧的残缺状态。

外后视镜可手动调节,确保剧烈震动时车身不滑动。

燕京版“虎”高机动装甲突击车的防护性能高于GAZ版“虎”突击车。车门和装甲板是双层的。上图是左前门厚度对比笔者诺基亚E90个人通讯终端的特写。

与GAZ版“虎”装甲车一样,燕京版“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拥有5辆指挥改装车。

和一个 3 门运兵车变体

以指挥车为例,前后车门分别开启,装甲等级完全相同。如上图所示,车门和车内均采用仿皮包裹。

上图是俄军装备的GAZ版“虎”突击门内部特写。

“猛虎”突击车的左前门内饰板没有碳纤维,没有真皮内饰,也没有木纹装饰。一切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带有防破损内衬的硬质饰件在被子弹和破片击穿后也能吸收部分能量,防止破片穿过内饰板而分散和伤害乘员。

相比之下,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车窗玻璃更大,有射击口,可以整体向外打开;GAZ版“猛虎”突击车的车窗玻璃后端设有一个群射口,车窗玻璃无法打开。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指挥版车门内侧的特写。

黄色箭头:门防弹玻璃开门把手(带防滑功能和人体工学功能设置)

红色箭头:门防弹玻璃锁(门)

白色箭头:发射口嵌入防弹玻璃的开口结构

作为指挥车,内饰采用“仿真皮”材质包裹。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车门打开防弹玻璃后的特写。特别是左侧的矩形(截面)弹簧支架,突出了俄罗斯轻工业从苏联继承下来的落后特征。

嵌在防弹玻璃中的发射口是打开的,乘员只需在车内按下发射口并旋转即可打开。

坚固的内门把手透露出一丝“红色暴力美学”。

粗糙而朴素的外开口手柄。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后门锁机构特写。

白色箭头(左侧):门内插销

白色箭头(右):门 2 次锁

红色箭头:1次门锁

嗯,这种类似早期家庭门锁的结构,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非战时谁敢用警械呢?

以作者身高不到1.74m为例,进出燕京版《虎扑》时,我像猴子一样上下跳跃。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特写。备胎挂在右后门上,左后门设置爬到车顶的三个水平扶手上。

后门的防弹玻璃可与其他门通用。它位于左右后尾门中央的顶部,并安装了一组摄像头。

上图为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后尾灯和中文标志。

采用一体化LED照明材料的后尾灯具有转向、行驶、制动、倒车等功能,无需覆盖钢质防护格栅。

上图是由GAZ工厂提供的零件组装而成的燕京版“卫士”装甲车后组合灯的特写。由传统卤素灯泡照亮的后组合灯被钢格栅包围。

上图是 201X 年末在乌鲁木齐-阿克苏某地点拍摄的。涂有“上白下绿”的燕京版《守护者》,属于与XJkb分子作战的武警部队。也正是这批(2008年奥运会期间组装的)燕京版“卫士”装甲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指挥车)内部特写。指挥版与其他车型的区别不仅在于后车厢的内部配置,还在于采用了法士特提供的5速自动变速箱(部队载体等车型采用5速手动变速箱)。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驾驶员侧中控台特写。

“猛虎”突击车在外观上模仿美国悍马,在内饰风格和布局上与悍马有很多相似之处。“老虎”和悍马的发动机都垂直安装在前驱动桥后面。为了增加离地间隙,变速器的安装位置最大化,甚至占据了部分内部空间。因此,“虎”车中的中控台部分被发动机和变速箱占据,还有分动箱。

两者的区别不仅在于生产年份,还在于汽车制造和设计认知水平。更务实的苏联/俄罗斯认为军事装备必须简单且易于大规模生产。甚至质量上的缺陷也可以被大规模生产规模所掩盖。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组合仪表特写。因为整车没有通电,所以看不到启动后的状态。根据笔者静态研判,左(车速表)和右(转速表)指针仪表的下端分别装有油压、水温、电池电压和油量表。更多信息集中在左右仪表之间的多功能显示屏上。这比传统的仪表显示方式更先进,可靠性的相对下降对于2016年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的仪表总成特写。就像整车灯具单独设置的样式一样,“虎式”仪表也采用了单独设置的结构。两个大号仪表分别是左边的发动机转速表(最高转速4000转,1500转2200转是经济转速)和右边的车速表(车头显示最高时速150公里/H)。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除了英军和部分美军装备的车速表以英里为单位显示外,大部分军用车辆和民用车辆都使用公制单位——km/h。从左到右排列着4个小乐器,左上为燃油表(有效容积为80升),左下为水温表,右上为油压表,右下为电压表。每个故障指示灯都是单独设置的。

上图为燕京版“猛虎”左前组合开关特写

从左上到右上分别是:紧急刹车灯开关、前雾灯开关、防空灯开关;

从左下到右下依次为:XXX开关、主副油箱开关、前挡风玻璃除雾开关、中央差速锁锁止开关、发动机自检开关、预热开关。

左侧开关的下端是前后驱动桥(4个车轮)的胎压控制开关总成。前后驱动桥的压力(不能单独控制一个车轮)由驾驶员手动控制,可选择5个预设值进行调节(公路、越野、软、直充和直放)。

上图为GAZ版“猛虎”的左侧开关控制组件,上方区域为预设开关(开关功能可根据安装的设备定义),下方区域为胎压控制开关.

驾驶员侧的多功能显示器不仅继承了自动空调(控制面板位于下端),还具有与“北斗”系统接口和显示地图的能力。空调控制面板可以控制风向、风量、内外循环和温度。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的中控台特写。标准的手动控制冷暖空调系统和山寨式的出风口,让人看了整个人都不好了。在仪表板底部的功能按键区俄罗斯轻型快速突击车,最左侧是中央差速锁开关。看来,这个按钮决定了“老虎”的机动性与原型相当。

上图是笔者拍摄的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运兵车)换挡系统特写。

红色箭头:5前速手动变速箱

黄色箭头:实时 4WD 系统控制杆(H、L、N)

白色箭头:手刹驻车控制杆

燕京版“猛狮”和GAZ版“猛虎”均采用技术来源相同的全时四驱系统。这意味着整个车辆始终处于四轮驱动状态。在不同的路况和工况下,将四驱系统调至H(高速)或L(低速)状态,使用绞盘或外输出扭矩时,只需将分动箱调至N档即可。

对于这套全时四驱系统,笔者后面会重点介绍。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指挥版)匹配自动变速箱(法士特1000)的换挡机构特写。目前,我军分发的轮式装备几乎都是与手动变速箱相匹配的,这也是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事实上,现在所有能够承载大扭矩的国产化(知识产权)自动变速器已经应用到包括东风“猛狮”、北汽“勇士”在内的多款轻型轮毂装备上。“三代军”通用重卡也将在某个节点配备自动变速器(包括液力偶合器)。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指挥版)分动箱高低速开关。传动杆被取消,因为它与 5 速自动变速器相匹配。

乌龟:低档

兔子:高速

不知道这个小彩蛋让那些刚毅的士兵怎么想。

GAZ版“猛虎”突击车早期搭载美国康明斯动力传动系统俄罗斯轻型快速突击车,采用4速自动变速箱。随后,高尔基车厂采用了自己的动力总成,其传统系统也换成了6速手动变速箱。

需要注意的是,动力传动箱上使用了棉套,很有80年代的苏联味道。

实木桌子和仿皮座椅,以及乘员舱的后部空调,只有Command Edition才有。运兵车等改装车辆将注重实战,强化子系统功能。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后货箱特写。后侧有2个观察窗,都装有防弹玻璃,可以从车内打开。

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配备了两套配备电子节气门体的动力总成(为了更精确的燃油喷射)。油门踏板实际上是一个传感器,将一组进气量信号传送给 ECU。

手动控制的架空武器基站可容纳40mm口径自动榴弹炮、12.7mm口径机枪和小口径班机枪。当屋顶上的武器基站舱口打开时,武器基站的防护罩可以为操作者提供有限的(非全封闭)前、左、右保护。

利用人体对次声的抵抗力来驱散恐怖分子的次声发射器。

整个展览过程中,众多媒体对这款车型感兴趣,观众更是“对应”特邀单位。GAZ版的“猛虎”和燕京版的“猛虎”在车身结构、驱动形式、内饰布局甚至早期车型的动力选择上都几乎相同。根据一线单位的反馈和国内配套企业的支持,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动力也进行了全面升级。

此次展出的燕京版“猛虎”搭载康明斯(Dongfeng Cummins)ISDe 240 40系列柴油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76kW,最大输出扭矩800Nm)。而这台ISDe 240 40系列柴油机并不是东风康明斯最新的技术规格。燕京版“虎”还可以匹配玉柴YC V6 300柴油机(最大输出功率221kW,最大输出扭矩1100Nm)。

上图是GAZ版“猛虎”突击车动力舱特写。它与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搭载的ISDe 240 40系列发动机有着相似的渊源。早期GAZ版“猛虎”突击车搭载康明斯B180、B214系列柴油机,后来升级为自产GAZ562柴油机。

对比燕京版“虎”发动机舱和GAZ版“虎”发动机舱,不难看出燕京版发动机增压器进出口歧管固定夹比GAZ版更钢化的“老虎”。燕京版“虎”发动机的歧管由不锈钢制成,GAZ版“虎”发动机的歧管由硬塑料制成。

两套帆提供的6Q W 95D电池(80A)可以满足燕京版“猛虎”(发动机未启动)的重载用电需求。电池线束采用热缩管完全封闭和保护。

位于高进气管附近动力舱内的防冻液加注罐,不像民用车和北汽“勇士”那样用塑料制成,而是用钢制成(成本高、寿命长、不易受外力损坏)。

大型空滤总成与高位进气管路相连,或者由于发动机舱的布局,整个进气系统没有共振腔。

上图为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动力舱右侧(驾驶员)特写

白色箭头:动力舱保险丝盒(负责前壁线束和右前挡泥板线束及部分子系统)

黄色箭头:带真空助力器的主缸上的制动液加注罐

红色箭头:电源输入接口,万一车辆因电量不足无法启动,可通过连接器外接电源启动,电池未充电

绿色箭头:动力舱内自动灭火器(看来这个配置应该是德系车的标配)

大动力舱可轻松容纳多种不同尺寸的发动机,尤其是搭载V型6缸动力总成后,将直线提升燕京“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在不同环境下的战斗力。战术应用环境。

上图是笔者从燕京“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后部拍摄的分动箱(黄色箭头)和主传动轴减速装置(红色箭头)的特写。

燕京“虎”与GAZ“虎”同时开发,在动力总成、传动部件、全时四驱系统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通性。尤其是所使用的全时四驱系统并非源自美国“悍马”装甲车的配套系统。有参考,但与原型不同的是,GAZ工厂本身在BTR系列装甲车(车桥和变速器)的设计和生产方面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到2016年,燕京“虎”的变速器、四驱、车桥等系统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部分系统由国内第三方供应商根据燕京工厂的需要生产。

上图为燕京“虎”后驱动桥差速器壳放油口特写。

黄色圆圈:后差速器箱润滑油加注口

白圈:后差速器可以排出润滑油

红色箭头:全钢后差速器壳

从上图可以看出,燕京“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前后驱动桥差速器隐藏在大梁中上部,没有辅助子系统突出从梁的底部。

燕京“虎”全车型标配防弹轮胎,轮胎内衬防爆行车支撑衬套。即使四个轮子都被击穿,它也能以“难以言喻”的速度退出战场。

燕京“虎”的四个轮子都配备了中央充放电系统。事实上,燕京“猛虎”的悬挂和车轮减速系统都源自苏联红军使用的BTR-80系列装甲车。经过近 20 年的实战测试,这种高度通用化、构建简单的完全独立悬挂和减速系统已被证明是可靠耐用的。

红色箭头:从轮毂到轮胎的高压充气线

上图是GAZ版“猛虎”装甲车左前轮悬架和轮毂减速器的特写。双A臂+稳定杆独立悬挂结构,比民用车更厚更抗震。在车臣战争和外高加索战争之后,BTR-80装甲车所采用的驱动结构满足了俄罗斯未来多种军事打击战术的需要。

上图是燕京“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左前悬架的特写,与GAZ版“猛虎”装甲车的悬架一模一样。

红色箭头:上A型摆臂

黄色箭头:下A型摆臂

绿色箭头:驱动半轴不带胶套

白色箭头:转向外杆

蓝色箭头:前稳定杆

紫色箭头:前稳定杆垂直拉杆

橙色箭头:垂直拉杆固定在下A型摆臂推力杆上

上图是固定在车架上的下A型摆臂扭力轴承的特写。对于相对发达的中国民用汽车工业来说,加工摆臂和拉杆不存在技术和质量问题,但要加工这套能承受前(纵向)和侧(横向)加速和制动力的扭力轴承,是处理材料所必需的。和工艺上的重大突破。这套由铝和铜复合材料制成的组件已经完全国产化,甚至可以反向出口到GAZ工厂。

上图是燕京版“猛虎”左前悬架的下A型摆臂、扭力轴承和推力杆(下A型摆臂)特写

作为自重接近8吨(整备质量超过10吨)的高速突击装甲武器,悬挂必须足够坚固,才能完成设计之初给出的各种任务。铸造的下A型摆臂、巨大的下球销和坚固的转向节构成了燕京版“猛虎”的基本悬挂结构。扭簧和各拉杆(球头)在适应性和局部性上有所提升,整体尺寸没有变化,但加工工艺和材料的选择更有利于降低“簧下质量”,在结构上提高机动性国内版的。这是中国汽车工业长期发展的结果。

加强梁(共5根横向加强梁)构成燕京版“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的承载基础。不同于东风猛狮系列装甲车的承重结构,燕京版“猛虎”的非承重车身便于提升未来车族的改装潜力。

为适应各种军种的需要,燕京版“虎”的传动系统(传动半轴转轮减速机)为“同轴反转”结构。与传统的驱动半轴直接“固定”在轮毂中心传递动力不同,“同轴反转”结构可以将驱动半轴布置在轮毂中心的上部位置,并通过增加一组(或一组)齿轮,实现车轮减速,增加悬架绝对离地间隙设置。

黄色箭头:下A型摆臂

白色箭头:推力杆(下A型摆臂)

红色箭头:车轮减速器(固定在转向节上)

绿色箭头:驱动半轴

红圈:传动半轴固定在减速机上端

黄色箭头:轮胎充气放气高线管线固定减速器接口

白色箭头:轮毂减速器的中心点。

这种“同轴倒置”结构也被应用到奔驰Mnimog和奔驰G系列军用装备上。该系统的核心技术使中央反转齿轮(组)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传动精度。在燕京版“猛虎”国产化之前,北汽、北方包头和哈尔滨一家工厂都曾尝试模仿“同轴倒置”系统。即便是“小龙”车型所采用的“同轴反转”系统,也存在加工工艺复杂、成品率低等问题。

燕京版“猛虎”“同轴反转”系统全部国产化采用GAZ版“猛虎”授权的技术和生产技术进行二次开发改进,最终备件在所有参数。比原型备件更强。仅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看作是燕京工厂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的一次重要成功。

作者曾说过:

虽然GAZ版“虎”和燕京版“虎”的悬架是在两个国家生产的,并且在细节上进行了适应性修改。但悬架和传动系统的高度通用性和互换性可以为双方节省车辆成本,缩短开发周期。中俄联合研制一件军用装备(俄军已经批量装备)具有更深层次的政治意义。

从燕京工厂的研发模式分析,俄罗斯军用装备的使用处于技术匮乏、成本严重的真空期,以资金和技术入股。运用我们60多年的军用装备维修、加工、改进、制造技术和经验,改进+测试,再改进+再测试,最终定型新一代“猛虎”高速装甲突击车(家庭)2015 年。

文/新能源信息分析网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