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辽宁舰”要形成实战能力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2012年10月12日上午,在大连,中国航母“辽宁”号出海。照片由 CFP 提供

洪小荣李伟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船,向世界宣告中国海军正式进入“航母”时代。但是,航母的进入并不意味着它就能立即形成作战能力。 “辽宁舰”实战能力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面临以下四个挑战。

挑战之一:最后的海试

航母的测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系泊阶段。即航母停靠在码头进行静力测试;第二阶段是工厂海试。即制造商对航母的性能指标进行测试和检验,确保不存在技术问题,设备运行正常,机械性能符合标准;第三阶段是军事海试。工厂将航母交付给海军后,海军首先要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和检查是否合格,然后根据具体用途进行有战术背景的测试和训练。例如,测试雷达区分战术目标、进行夜间导航、复杂天气条件下导航等能力,进一步检验航母平台在近似实战环境下的性能。只有完成这一系列测试后,才可以认为航母平台已经完成了测试。

目前,“辽宁舰”只完成了前两个阶段的试航,第三阶段的海试还没有完成。因此,该舰还处于试验磨合阶段,属于试验平台,尚不具备作战能力。

虽然之前航母上的官兵都经过了很多训练,但都是在战术模拟器上进行的。毕竟这个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有一定的区别。因此,此刻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操作训练。虽然暂时还需要厂家和科研院所的人员,但官兵们要尽快具备独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船舶维修能力。

如何在允许官兵进行训练的同时进行最后的海试,是“辽宁舰”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挑战 2:机上

现代航母本质上是海上漂浮的机场,其攻防能力主要体现在舰载机的战斗力上。如果没有舰载机,航母就相当于一个漂浮在海上的活靶子。因此,舰载机,尤其是主力战机的选择,往往体现出一个国家战机的最高水平。

目前,“辽宁”舰载机飞行员仍在使用陆地跑道进行模拟训练,尚未在航母平台上进行起降试验和训练。这说明“辽宁舰”目前仅具备依靠自身近程火炮和近程防空武器实施点位防御的能力。

“辽宁舰”要形成作战能力,首要任务就是将陆上机场“移”到海上,通过反复磨合,实现舰载机上舰。航母平台和舰载机。这是“辽宁舰”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也是最严峻的挑战。

舰载机的起降是世界公认的问题。有人将其比作“刀尖上的舞蹈”。由于着陆甲板的长度和宽度非常有限,它比陆基机场小得多。而且,航母平台一直在晃动,飞行员很难准确判断着陆点,判断着陆角度更是难上加难。一旦落地出错,将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另外,航母上的阻拦索也不是每次都能准确钩住正在着陆的舰载机。此时,如果不使用最大推力,不满足复飞条件,舰载机很容易坠海。或冲入舰队,引发火灾、爆炸等悲惨事故。

完成舰载战斗机起降训练所需的时间因国家而异。美国海军采用滚动训练模式:一艘航母仍在建造中,其计划中的舰载机飞行员已经在其他航母上进行了密集训练。这样,在新航母下线后,舰载战斗机将在短短几个月内做好战斗准备。

但其他国家的条件和美国不一样,舰载机形成作战能力的时间比美国要长很多,一般是2到5年。比如法国“戴高乐”号航母2001年服役,2002年主力舰载“阵风”战斗机开始在舰上训练。直到2004年6月,法国海军才宣布其航母基于飞机的飞机具有作战能力。

最极端的例子是俄罗斯海军。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搭载的苏33战斗机是俄罗斯海军首批起降的固定翼舰载战斗机。由于经验不足,军费不足,俄罗斯海军花了10年时间才掌握了相关的起降技术。

航母上的舰载机不仅是战斗机,还包括反潜机、预警机、电子战机等多种保障类型,都是航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例如,预警机可以探测到数百公里外的敌机和各种来袭导弹,并可以通知编队进行综合防御。如果没有舰载预警机,航母将在海上失明,其战斗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在信息化条件下,如果没有支援机,即使有舰载战斗机,也不能认为航母已经形成战斗力。

正因为如此,“辽宁舰”要形成初期战斗力,最关键、最基本的环节就是实现舰载机上、起、降一体化系统,具备作战能力。为此,需要对影响舰载机作战的装备进行反复试验,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反复进行单兵训练和舰机协同训练。

值得一提的是,舰载机的战斗力与飞行员的数量息息相关。西方国家普遍采用1.5名飞行员一机,这样就可以在战争环境中“停人停马”,从而增加舰载机出动频率,增强舰载机在战场上的停留时间。空气。能力。

如何培养一定数量的舰载机飞行员,也是“辽宁舰”无法回避的问题。

挑战之三:全舰系统磨合

航母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一个成熟、完整、功能齐全的航母平台,势必搭载各种装备。比如大型相控阵雷达、空对空三坐标雷达、制导雷达、防空导弹等。要充分发挥这些设备的作用,就要保证每个设备都能正常运行,还要保证各设施的有机协调和“和谐”运行。

因此,“辽宁舰”服役后,还需要继续对舰载各种装置、电子系统、武器系统等进行反复调试和磨合。如有必要各国航母战斗力,甚至可以改进一些设备。这就需要在模块化训练的基础上,实现战斗阵地、平台、部门之间的相互训练。比如对机组人员、维修人员和舰载机的培训。

这种类型的培训通常在团队中进行。团队训练完成后,必须将整艘船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训练。通过培训,所有船员都受过良好的培训。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持续时间会很长。和“戴高乐”号航母一样,服役6年后,仍在调试核反应堆、螺旋桨等重要设备。

虽然舰载设备整个系统的磨合时间较长,但这种磨合有利于保证航母的稳定运行和作业的实施。因为一旦航母被击沉,不仅伤亡惨重,而且对战争的胜负也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世界各国对航母的系统运行和测试都非常谨慎。实践证明各国航母战斗力,正是因为“戴高乐”号航母进行了长时间而彻底的全舰试验,才消除了诸多隐患,使其在空袭的高强度出击中表现相当出色2011 年的利比亚。

航母长期在远洋活动时,各种后勤补给、装备和技术维修问题十分突出。长期航行和海上漂流,也会对船员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直接影响航母的战斗力。如何解决这些新问题,是对“辽宁舰”的严峻考验,需要全舰官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挑战4:编队作战能力

航母战斗群的综合作战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海军综合作战能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目标大、自卫能力弱,航母很容易被敌方侦察系统发现,面临敌方远程导弹、潜艇、水面舰艇、飞机等多种威胁。为此,航母只有具备完备的防空、反潜、反导、反舰和岸基攻击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危险和威胁。这些功能需要多个平台协同工作。

因此,其他舰艇在作战过程中必须对航母进行守卫、护航和补给。无论是航行还是任务,航母平台本身并不孤单,而是航母战斗群的编队方式。

可见,“辽宁舰”要想真正形成实战能力,必须组建以航母为核心,由驱逐舰、护卫舰、潜艇、补给舰组成的航母战斗群与其他具有不同功能特点的护卫舰,从而形成一个综合战斗群。相对独立的集训练与保障为一体的作战体系,形成以航母为核心的一体化、立体化、一体化的整体作战能力。

例如,美军航母战斗群通常以1艘航母为核心,配备2至4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或“阿利伯克”级驱逐舰、1艘“佩里”级反潜护卫舰、2艘攻击潜艇和大型补给舰。根据具体任务,还可能增加额外的运兵船、两栖突击艇和货船。美军航母战斗群的组成比较固定,目的是让作战人员快速熟悉各自的角色。

法国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其固定配置为:“戴高乐”号航母配备1艘防空驱逐舰、1艘补给舰,并根据具体任务配备其他防空驱逐舰、反潜驱逐舰,多用途护卫舰、攻击核潜艇和补给舰等。

为了发挥航母作为海空力量融合的作用,还需要保证航母编队与卫星等天基系统的密切配合,以及各种预警和侦察系统,确保空中战斗机、水面舰艇和潜艇相互密切配合,确保人与人。武器的有机结合,保证了各个系统在通信、指挥控制、数据链传输等方面的无缝衔接。

航母编队的战斗力还涉及航母战斗群的编队、作战方式、作战思路、战术运用、训练方式、补给方式等诸多方面。平台之间的协同演练和培训。根据国际法律和公约,这个过程通常需要 5 到 8 年。

例如,法国在 1946 年拥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随后英国和美国对飞行员和甲板操作员进行了培训。直到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航母才参与作战,标志着法国航母的完整编队。 10年形成实战能力。

即使是像美国海军这样非常成熟的航母用户,一艘新的航母形成编队作战能力也需要2-3年的时间。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航母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个过程将会更加漫长、更加艰难,这也是“辽宁舰”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作者:国防大学)

相关报道:

美国航母访菲鼓励盟友对抗中国

国防部回应称中国航母正在试验中

越南官员受邀访问美国航母并称赞帮助对抗中国

英国称中国正在建造5艘国产航母,潜艇服役增长率为260%

美国前海军上尉:中国航母不会改变亚太平衡

澳大利亚学者:中国10年内不会有航母战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