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者简介:
徐宏
军事专家
主要研究:军事战略与心理作战
作者:《心理战攻防》、《军事信息传播战》、《追踪裂变光环》等。
希特勒为什么要举办“电影招待会”?
朱可夫柏林如何出色地使用探照灯;
谁在考文垂轰炸背后战斗,
心理战如何重塑自己。
分析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
讨论未来战争中胜负的关键。
请注意,《剑舞堂》将于12月7日10点18分播出,
军事专家徐宏说:
征服心灵的战争:现代战争中的心理战。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聊心理战。随着《孙子兵法》的通行,中国经典的战争理论逐渐引起了外国军队的注意。在西点军校,孙子兵法的必修课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宪法和克劳塞维茨的《论战争》。因此在当代战争中攻势防御,中国的心理战理论在西方也有广泛的影响。当然,西方古代也有各种形式的心理战。心理战的概念是现代战争条件下的科学进步,而不是存在与不存在的界限。这是有意识和无意识、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区别。.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模糊的文化。正所谓“道可道甚道,名可起名”。西方文化属于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精准文化。随着心理学的诞生以及科技水平和技术手段的提高,西方的心理战逐渐呈现出与中国不同的模式。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天,德军前线的上空,突然间,无数张纸从天而降。前线的德军官兵捡起来一看,原来是德文印制的“公报”,四页报纸。什么?传单,由英国人完成。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是著名坦克的发明者斯文顿中校。
《公告》上写着:“西线德军士兵,你们可能不知道东线和巴尔干战线的情况,让我们实话实说吧。” 然后将相关事实一一罗列。
发明坦克的斯文顿也被称为飞行器的鼻祖。
事实上,传单的形式之前已经被德法军队使用过,为什么斯文顿会成为鼻祖?
有两个原因。一是英军投掷传单行动规模大、范围广;第二,斯温顿传单的内容与现在所谓的“吸引人”的德国和法国完全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德法传单要么完全用明目张胆的语言诬蔑诽谤对方,要么简单明了,比如“投降,你已经被包围了”,让人看了就反感,不仅不能驱散敌人的战斗意志,反而会加强他人的反抗。但《斯文顿公报》措辞冷静、内容客观、事实丰富。
既然是心理战,当然要深入研究心理特征。斯文顿非常聪明。德国人尊重规则,严格限制。当然,他们也有盲从权威的弱点。所以他慎重选择了所谓的“公告”方式。这是否意味着史云顿的宣布完全客观公正?当然不是。斯文顿只是在形式和语气上做出客观的表象,但实际上在选择上会潜移默化地体现英国人的立场。为了德军的利益,他肯定不会写。
(1)成功的心理战需要考虑文化和心理认同,就像斯温顿的传单一样。这就是为什么他被称为传单的鼻祖。事实上,心理学起源于德国,当然德国军队也有使用心理战。那么,德国心理战史上最经典、最成功的战役是哪一场?
这是一场“电影招待会”。
二战伊始,希特勒以恐吓的方式成功赢得了丹麦,但他对挪威的入侵遭到了抵制。挪威岸炮击沉了一艘德国军舰,造成 1,600 人死亡,其中包括奉命逮捕挪威国王和政府官员的秘密警察和行政人员。这一举动是德军的耻辱。怎么做?在希特勒的怂恿下,德国驻挪威大使组织了一场“电影招待会”,邀请挪威顶级人士观看。什么电影?“火的洗礼”。核心内容是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时摄影师随军拍摄的现场视频。德国动用150万军队、2000多架飞机、2800多辆坦克、6000多门火炮用锤子砸鸡蛋. 在吞并波兰的过程中,影片中德军飞机无差别轰炸波兰,数小时内21个机场遭到袭击,华沙等30多个城市陷入火海。高楼在浓烟中倒塌,尘土和黑烟冲天而起,大火吞没了城镇。华沙几乎化为灰烬,200万波兰军队瞬间崩溃。
电影结束时,灯光亮起,政府官员和政要还没有从可怕的场景中醒来。德国大使趁机做出心理威胁:“你想要战争还是和平?”
法西斯“电影袭击”收效甚佳,挪威停止抵抗。德军占领了30万人口的首都奥斯陆,仅有1000多名伞兵和空降步兵。尽管各地的局部抵抗并没有完全停止,但这部电影却让希特勒大受青睐。
这部电影心理战在哪里成功?首先,它有客观的一面。德国的战争机器确实很强大。飞机如鸟云般飞翔,炸弹和炮弹如倾盆大雨般倾盆而下,这在战争史上从未发生过;其次,看电影的时候,关灯,用最直接可以接受的视觉冲击效果来炫耀,夸大局部场景。人们很容易形成内循环思维,基本实数乘数的扩展可想而知。
(2)二战中有很多心理战的经典案例,体现了指挥官们在战争中的智慧,不战而败。1942年1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进入反攻阶段,苏军第21集团军群的正面敌人是战斗力相对较弱的罗马尼亚第5集团军。
苏联军队想到了心理战。二战时期的战场上,大家都害怕坦克等重型武器,尤其是已经没落的罗马尼亚军队。有实战经验的人都知道,坦克对步兵的威慑力巨大。那是个钢铁侠,刀枪不入,面无表情。苏联的道具是坦克。
一天晚上,苏军以坦克为首,数百辆拖拉机紧随其后。所有这些拖拉机都开着双灯,后面的雪橇也装有大灯。车队咆哮着向前,坦克继续开火,拖拉机拉着雪橇随意变换队形,给人一种坦克势不可挡、群山耸立的印象。没过多久,罗马尼亚军队就放弃了抵抗。
这场心理战的成功因素是什么?这是暗夜条件和照明的组合使用。首先,黑夜条件大大降低了罗马尼亚军队的视听辨别能力。在这一点上,他们很容易出现误判。真实坦克的火炮和灯光相互混合,大大增强了欺骗效果;其次,当时整个纳粹军队连败,天气恶劣,体能、意志力和判断力都处于低谷,是攻击人心的良好背景。可以想象,在战争初期,在纳粹军队取得胜利的背景下,这样的断言将是无效的。
苏军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那就是苏军指挥官朱可夫在征服柏林时的探照灯。
1945年初,纳粹德国已经衰落,撤退到奥得河-尼斯河西线。但随着战线的不断缩小,部队的密度也在不断缩小。德军在二十到四十公里的深度建立了三道防线,阻挠了苏军的信心。在柏林方向,德军集中了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外加战略预备队,总兵力超过百万,85个师,其中坦克4个,摩托化10个,坦克1500辆,上万人的门。该炮平均每7公里在前线配备一个师,前线江湖众多,易守难攻。
如何撬开德军的防线?强大的部队和火力是必不可少的,但还不够。为了加快战斗进程在当代战争中攻势防御,提高战斗力,苏联名将朱可夫决定使用探照灯进攻。所谓的“光波武器”。
4月16日凌晨,数以万计的苏军大炮、迫击炮和火箭齐鸣。经过半个小时的炮兵准备,步兵发起了进攻。就在德军爬进工事想要还击的时候,苏军的140盏大功率探照灯突然亮起,炽热的灯光射向德军。与此同时,所有苏联坦克和汽车都亮起了灯。那一刹那,德军几乎被强光短暂的蒙蔽了双眼,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苏军迅速突破了德军的第一道防线,成功打开了通往柏林的大门。
这是心战与军战巧妙结合的典型。
在心理学中,也有暗适应原理。人从明亮的房间走到黑暗的房间时,起初看不到东西,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可以逐渐分辨出物体的轮廓。这就是所谓的暗适应。在苏军强光的突然照射下,德军士兵顿时失去了视力,看不到敌人,无法做出正确反应。不仅如此,他们在光明中,而对手在黑暗中,这种强烈的反差极大地加剧了他们的不安全感。但苏军可以利用强光引导,看清道路和防御工事,保持进攻阵型,快速推进。因此,每一次成功的心理战都是军事战的效果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