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地空导弹某旅在中部战区的“英雄营”——
飞镝,穿越历史的天空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张磊 通讯员 魏玉萌 通讯员 高思峰
中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英雄营”官兵调入。 刘川 摄
北京,西长安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武器馆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在一架U-2飞机的残骸前驻足。
在残骸上,隐约可见数字3512。一侧,静静地展示着击落它的SAM-2地对空导弹。
眼前的一幕向人们讲述了一个辉煌的时代——1962年,成立不久的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击落了最先进的U-2高空侦察机一举在世,震惊世界。此后,年轻的中国地对空导弹部队击落了四架U-2飞机。
在京城郊外,空军中士杨浩翔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旅的“英雄营”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就是创造了许多奇迹的神秘力量。
因为训练繁忙,杨浩翔一直没有机会去参加军博会。然而,作为“英雄营”历史博物馆的兼职讲师,他多次盯着飞机失事的照片,自豪地讲述了他祖先的传奇故事。
“长安在西风下,树叶在飞。”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历史已经转化为宝贵的胜利基因,成为官兵训练备战的精神动力。穿越历史长空,新时代,“英雄营”砥砺前行!
战斗胜利后制定的规则——
“成就属于过去,未来从零开始”
在营地历史博物馆,一个带有焊点的电烙铁引起了新兵的注意。
“敌机被击落后,残破的机翼散落在地上,士兵们用回收的RB-57D机翼碎片改造了这个电烙铁……” 一段熟悉又恐怖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初期,祖国的防空能力十分有限。1958年,我军第一批地对空导弹部队组建。1959年10月7日,地面制导营第一营击落RB-57D高空侦察机,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使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飞机的先河。1964年,国防部授予该营“英雄营”称号。
2017年,杨浩翔从警务连调到“英雄营”。一开始,他也是从《电铁记》开始了解这支功勋大军的。受前辈英雄事迹的启发,这位前保安主动报考雷达专业,还参与了营地历史博物馆讲解员的选拔。
一张历史照片深深地印在了杨浩翔的脑海里——当时,部队驻扎在蚊虫肆虐的乡间。营党委提出“以岗位为家,以吃苦为荣”的口号。官兵在阵地入口处用石头砌成这10个大字。
在国土防空的那些年,官兵们在数十万公里的长途跋涉中展开了“地对空游击战”。五次到江南,六次到西北。他们在几十个位置上战斗,在山谷中蹲伏,在戈壁中行走,在风中睡觉。正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英雄营”击落了RB-57D和U-2高空侦察机,极大地震撼了敌军,为祖国领空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盾牌。
然而,在大获全胜之后,营地里又召开了一次反思会。营党委形成了“一切从头开始”的决议,自下而上开展了反思审查式的战斗总结。从此,“成就属于过去,未来从无到有”成为“英雄营”官兵的座右铭。
担任讲师后,深受前辈事迹影响的杨浩翔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从零开始’是奋斗者的态度,我要向老被评为‘最美奋斗者’的营长岳振华!”
不到两年时间,杨浩翔就从雷达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技术骨干。他还想出了一个快速有效的装备伪装方法,大大缩短了战斗的准备时间。每次谈起这件事,他都很开心。
黄色证书引发的思考——
“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一种战法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是任何一支军队都值得骄傲的事情。在营地历史博物馆,一张黄色的证书见证着“英雄营地”的辉煌。
“为表彰对我国科技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特颁发此证书以鼓励鼓励。全国科学大会,1978年。” 很多官兵第一次看到这张证书时,都惊呆了。
1960年代,我国首次击落U-2侦察机后,敌方在飞机上安装了预警装置。面对敌装备升级,官兵攻坚克难,创新地空导弹“近身速战法”,为击落U- 2 再次。
营长温小良已经不记得有多少个深夜了,他悄悄来到营历史馆,盯着泛黄的证件。“忠诚不是一句空话,当年,我们的前辈用胜利书写了对党和祖国的忠诚,今天,我们也要用胜利践行这份忠诚。” 温小良和他的搭档袁天娇不止一次感慨,张发煌的证书不亚于党课,既生动又深刻。
如何取胜?这场“无声党课”告诉“英雄营”官兵: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过去‘近速战法’的发布,是军事民主的结晶。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骨干,普通官兵也是大有可为。” 温小良说。
部队在铁路运输时,如何快速定位列车车牌上的装备武器,一直是地空导弹部队面临的难题。不久前,“英雄营”的工程师高文静找到了更快更好的解决方案。
获得全军“首届军事造型大赛”一等奖的高文靖,率先研制出“铁路装卸辅助定位装置”。借助该设备,驾驶员可以根据距离和角度信息快速准确地定位车辆。
指挥控制舱内,一排排指示灯不停闪烁。排长张鹏飞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数据,手指在密密麻麻的按键上快速移动。此刻,他正在使用的控制系统配备了自己编写的程序。
近年来,该营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改进”活动。从制作假目标、吊装定位、小到更换接地电阻螺丝、改进夜间指挥手套……50多项官兵提出的技战术创新,已应用于实战。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导部队在转型升级中面临诸多挑战。过去,“动员”装备是“千里游击”;现在它是“连接”部队的“系统网络”。
新形势下,官兵们有更多疑问:防空反导的战术战术应该如何从地导部队的作战方式从单打独斗转变为网络协同?设备性能不断升级。如何实现人力装备的最佳组合,实现武器装备的临界值?
一份功勋证书触发连锁思维,触发持续效应。从发明到战术创新,“英雄营”官兵齐心协力,大胆创新,点燃了提升战斗力的新引擎。
旧工装带来的触感——
“心中有使命,人人皆可成为英雄”
通贤路、上饶路、向塘路、漳州路……在“英雄营”营地的院子里,脚下有大块的石头刻着道路的名字。
2021 年 4 月的一天,蒋大力中士从培训回来,带着一位新司机。走在“通贤路”上,老兵回忆起多年前的一次“邂逅”。
2009年国庆前夕,导弹车司机姜大力和战友在北京阅兵训练基地训练。一天,他出去修理设备时,不小心路过通州区一处偏僻的地方,周围是鱼塘。
看到立着一座纪念碑,江大力猛然反应过来:这里是“英雄营”第一次用导弹击落RB-57D飞机的地方。
与“通贤路”一样,营地内的所有道路都以历史上军队战斗过的地方命名。姜大力说:“我们的地面部队是‘车轮上的部队’。前人行军数万公里、攀登4000米高山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我最想做的事是把运载火箭开到我们以前的位置。看看你战斗的地方……”
调整改革后,“英雄营”的训练时间和强度明显增加,学科训练严格、难度大。在新司机的再培训中,蒋大力总共行驶了2万多公里,遇到了很多险情。
“无论多么艰难,无论多么累,无论多么危险,都值得放在任务的规模上。” 在姜大力的心目中,最能体现“英雄营”精神的就是一套旧工装。
从历史上看,“英雄营”是一支神秘的力量。为了躲藏,官兵们穿着石油勘探队队员的衣服,周游祖国大江南北。他们中的许多人远离故土,一生都保持匿名。
“心中有使命,人人都能成为英雄。” 姜大力曾从图书馆借来一本《飞镝——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反复阅读。现在,这本书早就被他卷起来了。书中记载的地空导弹士兵的光辉岁月,让“英雄营”的后人倍感责任重大。
入伍28年,江大力参加了5次阅兵。现在,他是该营的天线收发技术员,同时还负责驾驶培训。2019年10月1日,他参加了军旅生涯最后一次阅兵。
当天下午两点多,姜大力和战友们开着导弹车返回营地。看到沿途人群热烈的欢呼,姜大力很是感动。
“有这样的人,我们就有打赢战争的信心!” 在党史教育课上,姜大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思想红色、技术精良、作风顽固’是我们多年来形成的阵营精神。历史上,我们拖着导弹打游击队,为人民而战!”
秉持着这样的信念,老党员姜大力每次穿上衣服就冲到前线,像小学生一样学习,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了圆满完成实战训练任务,他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精益求精”。这位老兵用他的行动激励了一群群年轻的战友。
入伍前,新兵周士雄喜欢看军事杂志,对武器装备的研制非常感兴趣。现在他的目标是努力考上军校,为军队多做贡献。
在2021年初的一次体能考核中,周世雄多科取得优异成绩,但因一科成绩耽误,综合成绩被记为不合格。
周世雄一时间有些心灰意冷。然而,看到营里年纪最大的班长姜大力还在训练场上奋战,他双手提着几十公斤的弹药箱,深吸了一口气,快速向前冲去。
军人的价值与使命息息相关,英雄的称号与责任息息相关。在强军兴军新征程上,“英雄营”官兵时刻准备着,用新的战绩书写新的辉煌。
官兵心声
“英雄石”见证精神传承
■《英雄营》政治指导员袁天娇
2020年1月3日,这一天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那天,我怀着对训练师的崇敬来到了“英雄营”。
营地入口不远处,有一块“英雄石”。它默默地诉说着《英雄营》的光辉岁月。当天,退伍军人返回营地参观。他们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现代武器,用深情的话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一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我们能否延续‘英雄营’在历史上的辉煌?”
去年,整个营数月都在执行任务。官兵们高喊“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一切为了与敌人作战”的口号,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英雄营”的红色基因蕴含着信仰的种子、精神的根基、必胜的密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雄营”官兵继续热血奋进,勇往直前。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新时代,我们将高举“英雄营”战旗,以前辈“云端筑长城”的战斗姿态,在这支快进的队伍中拔得头筹。
平凡岗位变英雄
■ 《英雄营》技师宋贤斌
地导部队“全营一枪”,需要每一位官兵密切配合,每一个岗位都要精益求精。
在我营历史上,共有248人获得个人一等功。这些学长们刻苦学习,取得了集体的辉煌。作为“英雄营”的老兵,我坚信平凡的岗位也能造就英雄。
从第一次接触武器开始,我就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会理解武器,努力成长为优秀的专业技师。
在一次任务中,我完成了高强度的连续工作,正要休息的时候,设备突然坏了。《英雄营》的传统是“失败不留一夜”,再累也要通宵排查!
我弯下腰探查舱内,准备拿出一个组合柜。因为太累了,不小心在上面睡着了。2分钟后,同志们见我没有反应,就用力摇晃。“哎哟”一声,里面的人都吓了一跳。事实上,我的头撞到了顶柜。最后一夜之间解决了问题,虽然眼睛已经布满血丝,但我觉得还是值得的!
我在“英雄营”当兵十余年,战友称我为“兵专家”。但我知道,近年来,设备更新换代步伐加快,始终面临着转型的挑战。旧经验不能玩新武器。为集体做贡献,我要跑得更快!
时空对话
树下的回忆
■“英雄营”营长温小良
我们营地的荣誉室前面有一棵银杏树。春天,笔直的树干上长出新叶,生机勃勃。
2014年7月23日,值此“英雄营”授衔50周年之际,该营全体官兵与一营营长岳振华的亲属一起为全营骨灰安葬。这银杏树下的老营长。
做排长的时候,熟悉岳营长的故事:在保卫国庆十周年的防空行动中,岳营长率领官兵击落一架RB-57D高-高空侦察机,第一次命中,第一次胜利,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对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河。后来,在国土防空作战中,他和战友开创了“近身速战法”,多次击落敌机,战功赫赫。
英雄,那么远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却又那么近。
这棵银杏树默默地注视着营地,见证着官兵们每天的艰苦训练,每一个关卡的过渡,每一次血腥的远征。我也经常在这棵树前驻足,这是一种无声的鞭策,也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励。
在“英雄营”当一名军人是我的梦想。作为“英雄营”的营长,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每当站在这棵“英雄树”面前,我都忍不住想告诉老营长:今天的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迅速,机动性有了很大提高。不要隐姓埋名“独行千里”。
我想,听完这话,老营长应该问一个问题:当年,我们依靠落后的装备打败了一个强大的敌人。你现在还能赢得这场战斗吗?
这是来自英勇前辈的胜利问题,也是对新一代地空导弹士兵技能的拷问。
面对世界新军事转型的严峻挑战,全营官兵积极投身改革强军浪潮,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每次重大任务归来,都会向“英雄树”下的老营长汇报——
在西北辽阔的戈壁滩上,全营官兵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开展各类武器协同演练,创新战术得到有效验证;渤海沿岸,任务艰巨,实弹射击三枪三中;阅兵场首日,“英雄营”官兵携先进装备驶过首都天安门广场,展现地空导弹部队风采,履行了“蓄势待发”的要求时刻准备着,随时战斗”……
望着这棵树,几代官兵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每当新干部进营、新兵下连,都要在“英雄树”前举行仪式。
在老营长身边,全营官兵举起右臂,郑重承诺——
就像这棵根植于营地的银杏树,在祖国的蓝天下枝叶繁茂,我们时刻注视着神圣的领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