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88岁中国工程院院士谈中国防空导弹创业:仍然精神矍铄铿锵有力

88岁时,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本水开玩笑说自己也是80后。他和年轻人一起讲述了中国防空导弹的创业故事,至今仍神采奕奕,铿锵有力

作为中国著名的导弹专家,他在15岁时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岁时加入了共产党。这位与新中国成立时年龄相仿的长者,选择为国家铸剑作为毕生追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参与并见证了中国防空导弹产业的逐步发展

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所正式成立,“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担任第一任院长。1957年,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导弹技术人才,国家把第一批青年学生送到苏联深造

于本水就是其中之一。他坚决服从国家分配,从喷气式飞机设计转向导弹设计。“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民族信仰和民族需求是我们的选择。”

于本水出生于中国东北。他在俄语中有很好的基础。当他第一次来到苏联学习时,他没想到在第一节课上会遇到语言的“衰落”

他仍然清楚地记得,课堂上讨论过投影几何,“头晕,基本上不懂,只懂一些单词,一个水平,一个垂直”。苏联老师没有讲义,因为他听不懂,不能做笔记。“用一种你不懂的语言学习一节课”。余本水回忆起那段日子,形容这“更加困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导弹专家于本水

班上的学生帮他做笔记。于本水试了几次,觉得“这个方法不好”。如果你想学习和理解,你必须自己去做。在课堂上,他理解并尽可能多地写了下来。课后,他借同学们的笔记,逐字抄写。经过一年的努力,他成功地克服了语言障碍。“如果有人缺课,我也可以把笔记借给别人。”

为家庭和国家的崛起而学习,并在国外学习,使于本水很早就理解了航天人的精神写照,自力更生,努力工作

从苏联留学归来后,他立即致力于模仿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红旗1号导弹(543导弹)。1961年,他被派往沈阳参与导弹的设计和生产

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各种垃圾等待着繁荣。它的经济和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它赶上了三年的困难时期。于本水一行肩负着新中国的防空任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他们在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工作。“可以说这是这个国家最困难的地方”。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吃得不够。“他们每个月吃三两油和一公斤肉,还有鱼钩和叶子。”

本水的工作场景终生难忘。中国的导弹工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543导弹是世界级的,很难复制”。比如俞本水,当时中国很多原材料和设备都是空白,甚至不锈钢和镁合金都要从头开发生产;工艺技术也非常落后,对氩弧焊和滚焊知之甚少

“当时我们买了别人的导弹”中国高空侦察机图片,但导弹是消耗品。为了使部队尽快使用中国人民生产的导弹,于本水和同事们彻夜奋战中国高空侦察机图片,于1964年研制了中国第一代防空导弹“红旗一号”

红旗一号诞生后,中国独立研制了红旗二号和红旗三号系列导弹。说到红旗二号,我们必须提到震惊世界的第一场战役的胜利:1967年9月8日,中国空军导弹部队击落了用红旗二号侦察中国领空的美制U-2高空侦察机,保卫了中国领空的安宁

“这创造了中国自主研发的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历史。”于本水介绍说,自1962年以来,美国空军多次派侦察机进入大陆领空进行侦察,并研制出能尽快击败U-2的新型国产地对空导弹,成为当时国防领域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主张

俞本水和许多导弹技术人员用“红2”打“U-2”,集中智慧,先后解决了抗干扰和反激励问题,计算了导弹的转弯轨迹。“只要我尽快启动并发射导弹,导弹就无法逃离我的杀伤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著名导弹专家于本水

1980年前后,发达国家的空气系统逐渐从高空向低空过渡。国防部第二研究所承担了发展中国超低空导弹武器的目标

于本水“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并担任研究小组组长。“没有图纸和材料,完工是我们自己的设计”。与红旗1号、2号和3号高空导弹不同,此次研制的红旗7号导弹主要攻击低空目标,“当时的最低高度是50米。从雷达发现目标到头顶飞过,你必须在一分钟内击毙目标。红旗一号导弹原本是三分钟。因此,导弹的准备时间应该很短,必须发射五秒,紧急情况下需要三秒。”

于本水说,红旗七号导弹除赢得时间外,还具有设备小型化、填充密度高的特点,这是该导弹在设计结构和工艺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在1990年12月,红旗7型导弹的设计定型,装备了空军和陆军,成为国家低空防御的重要力量,标志着中国已经完全掌握了第二代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发技术。1992年,红旗七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勇往直前,陪伴中国导弹工业走过一年。于本水也要感谢她的爱人朱老师。这对航空航天夫妇认识了学校的共青团组织,一起去苏联学习。他们于1961年结婚。不久前,他们刚刚举行了一场钻石婚礼。“我和她一起生活了60年。在我的工作中,我总是要去射击场。抚养三个孩子的负担全在她身上。”于本水笑着说:“把军功勋章的一半给她,你应该多给她。”

于本水希望航天青年在向青年讲述“红旗”故事时,肩负起科技兴军、航天报国的伟大使命。“既然我们加入了这项事业和航天事业,我们就必须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精神,不为利益所允许。”(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刘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