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航空工业宝胜在扬州宝胜海缆码头成功向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项目交付一根220千伏光电复合海缆,这是宝胜海缆在短短23天时间内,继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后,连续交付的第3根220千伏大长度海缆,总长度超过了122千米。
攻坚克难23天成功连续交付3根大长度海缆
华能山东半岛项目、福建长乐外海项目、华能大连市庄河海上风电项目等三个项目都属于海上风电项目。作为海上风电的大动脉,海缆的作用是连接海上风电场升压站和陆上集控中心,担负着把海上风机发出的电力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陆上的重任。
项目施工海域地质条件及海况环境复杂,施工技术难度高,可作业窗口期短,时间紧任务重,无论是在技术能力、工艺水平,还是对生产装备以及交付保障能力方面都对宝胜海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宝胜海缆研发部经理张慧甍介绍,华能大连庄河项目是中国北方单体容量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纬度最高的海上风电场。宝胜海缆充分利用各类优势资源,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统筹协调技术、工艺、生产、质检等部门力量,全力攻坚,在产品研发与工艺创新上引入国际先进技术,联合知名设计院,创新工艺研发,潜心精益生产,总结归纳出了一整套完备的工艺技术体系。同时,宝胜海缆采用世界最前沿的先进装备与技术,成功导入5G技术,实现对海缆制造全过程数智化管控,对产品生产制造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有力保证产品的高质量。
乘势而上争当“双碳”赛道领跑者
张慧甍介绍,作为能源系统碳减排的关键技术之一,海上风电产业凭借着输电距离短、消纳方便、效率高、运行小时数长等特点走到了低碳经济的时代风口,正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风电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电从海上来,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各地方政府吹响了海上风电建设的号角,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海上风电的‘抢装潮’也顺势传导到产业链上游的海缆企业。”
“目前,宝胜海缆结合国际先进技术,已经创新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导体阻水绞合、抗蠕变、恒张力控制等工艺,实现大长度生产,降低海缆系统因接头多而引起的故障率。”张慧甍指出,宝胜海缆充分发挥行业最高的VCV立塔生产线优势,结合全球最前沿的超级交联等工艺,在绝缘偏心度、交联度、热收缩等核心指标做到了高精度受控。“在生产装备方面,宝胜海缆引入全球领先的生产检测装备近百台(套),并融入宝胜特有技术对装备进行改造优化升级,保障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和高可靠性,实现大长度、大截面海缆长度增加30%。”
创新驱动力当绿色新能源探索者
“这既是考验,更是机遇。海上风电场逐渐向深远海发展是必然趋势,但当前输电技术瓶颈大概40千米左右,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再往深海超过50千米以上,在技术上就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宝胜海缆执行总经理赵文明介绍,“作为海缆行业领军企业,宝胜海缆已经成功攻克了220千伏超大长度海缆技术,近期已成功交付了国内最长的福建长乐两回路80千米大长度大截面220千伏海缆。宝胜海缆正在向直流500千伏、100千米及以上超大长度、超大截面海缆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面对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海缆本身在制造技术攻克的同时必须降低制造成本。赵文明认为,“相对于目前中国海上风电场普遍采用35千伏交流海缆集电线方案,宝胜海缆研制的超高电压、超大容量、深水海缆新品,在风场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可大幅度减少电缆用量;同时高电压也能降低线路有功损耗,从而提升了风电场的电能送出效率和效益。在海缆结构方面,宝胜海缆通过优化海缆生产工艺,在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电缆重量,便于运输及安装工作的同时也实现了对海洋的保护。”目前,宝胜海缆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化研发生产方案体系,通过独有的生产技术可以将海缆绝缘偏心度可控制在3%以内、圆整度达到99.5%,在提高海缆品质的同时降低了原材料消耗,节约生产成本。
宝胜海缆正深耕海缆产品系列化、配套化、工程化的研发创新与应用推广,着力打造以海洋经济、新能源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生态体系,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开启低碳新时代,力争成为引领中国绿色新能源行业的率先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