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应承担起应尽的国际义务”
——访乌克兰核能问题专家奥莉加·科沙尔娜娅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
乌克兰国家核监管检查局委员会成员奥莉加·科沙尔娜娅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决定堪称“野蛮”行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威胁人类健康。
作为一名核能问题专家,科沙尔娜娅一直关注日本福岛核事故处理进展。她说,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后,当年参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处理的多名乌克兰专家曾致信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就如何应对核事故提出建议。“但东京电力公司应对迟缓,决策失误,错失良机,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挽救的伤害。”科沙尔娜娅认为,日本政府近日决定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更是错上加错,因为其中的放射性物质会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伤害。
今年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35周年。科沙尔娜娅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苏联政府在极短时间内,以举国之力应对事故灾难,力图将灾害后果降至最低。一方面,苏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消除大气中的放射性元素,另一方面,为发生爆炸的核反应堆紧急浇筑封闭掩体。据统计,有60多万人参与救援,政府还将人员从受污染最严重的地区疏散,大大减少了事故造成的核辐射暴露对民众健康的影响。从1986年至1991年,苏联政府投入约合125亿美元的资金用于消除事故后果。
乌克兰独立后,乌政府也采取大量措施确保核电站反应堆掩体安全,逐步恢复受污染地区生态。科沙尔娜娅介绍说,乌克兰成立了两个国际基金,一个是切尔诺贝利掩体工程基金,用于确保核设施处于生态安全状态;另一个是核安全账户基金,用于建设隔离区基础设施和完成核电站的退役工作。2019年7月,历经7年、耗资15亿欧元建设的核电站新掩体正式投入使用,为防止和消除核事故污染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
科沙尔娜娅表示,35年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警示依然发人深省。相比直接向海洋大规模排放核污染水,日本还有更加安全和科学的手段减少放射性污染,如采用蒸发、吸附、电解等方法。日本政府完全可以借鉴相关技术和经验,而不是“一排了之”。
科沙尔娜娅特别强调,日本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染水属于国际问题,关系到周边国家利益,尤其是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在洋流作用下可能扩散到邻国海域。她说,日本作为《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缔约方,有义务向相关国家和机构报告其处理放射性核废物的情况。根据该公约,缔约方应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在加强乏燃料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方面进行国际合作。“在事关全球生态环境安全和各国人民生命健康问题上,日本政府应承担起应尽的国际义务,不能一意孤行采取单方面行动。”
(本报基辅5月11日电)
[ 责编:袁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