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3月2日报道肯尼亚《星报》网站3月1日刊登了研究中非合作的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阿德希尔·卡文斯的文章,文章结合肯尼亚国情和中国农业发展、脱贫实践,探讨了可供肯尼亚借鉴的经验。全文摘编如下:
1963年时,肯尼亚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大约是中国的1.5倍,但到2020年,中国仅用了数十年就使逾8.5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成为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一个目标的首个发展中国家。
许多国家的发展往往关乎对城市和市中心区的投资,但中国在其减贫努力中却优先考虑农村地区,而且农业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行动为肯尼亚的社会经济转型提供了良好经验。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农业领域经历了一系列进步,包括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和市场化等。在现代耕作方式、针对性机构以及进步政策的支撑下,从自给自足到综合性农业生产的转变为绝大多数中国农村人口赋予了经济能量,是中国减贫壮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中国一样,肯尼亚必须将传统的单一农业发展为由科技推动的多方面工程,如此方能实现农业价值链的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率。通过制定雄心勃勃的“四大发展目标”,肯尼亚将努力确保国内人口100%的粮食安全。相关目标还旨在提升肯尼亚的农业生产能力,并降低儿童的营养不良率。由于新冠疫情和蝗虫入侵使数以千计的肯尼亚家庭陷入极端贫困,这项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肯尼亚72%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减贫方案应针对这一群体,而农业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和粮食安全的最有力工具。
事实证明,这种做法在中国是有效的,对许多其他国家和利益攸关方而言,也是值得借鉴的。
另一个值得学习之处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销售农产品。得益于互联网的力量和影响,“淘宝村”让中国农民能够接触到天南海北的客户。这不仅带来了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还推动了物流等产业的发展,这对于确保将产品送至买家至关重要。
包括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在内的肯尼亚高校不仅拥有优秀的研究人员,还开展了一系列可用于促进粮食生产和财富创造的创新。该校还设有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可通过农业示范提供来自中国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转让渠道。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肯尼亚的耕作方式也应基于可持续的生态保护措施。肯尼亚依然首当其冲地承受着全球变暖的影响,洪水、干旱和不稳定的降雨使农业发展前景进一步复杂化。
因此,肯尼亚必须高度重视环保,包括水土保持。在各国努力使经济摆脱疫情引发的动荡之际,绿色复苏成为优先事项。农业是兑现这一承诺的重要工具,还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发展。
世界银行估计,目前肯尼亚约36%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减贫速度约为每年1个百分点。由于疫情这一干扰因素,肯尼亚可能无法如期实现联合国提出的消除贫困目标。
因此,肯尼亚需要借鉴来自全球的最佳做法,同时提高本国能力,从而对减贫问题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在利用农业实现农村转型、加速包容性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肯尼亚要向中国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肯尼亚学者:脱贫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故事
参考消息网2月25日报道(文/杨翼)
肯尼亚国际关系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近日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治理模式在脱贫攻坚战中体现出优越性,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希望借鉴和学习中国经验。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成就?
阿德希尔:我认为,在国际社会,中国开创的历史性的脱贫纪录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故事。在短短40多年内让8亿人摆脱贫困,这是全世界许多国家都真心赞赏和期盼的。这也显示了中国治理模式的优越性,尤其是中国在全球疫情冲击下实现了脱贫目标。中国坚定的决心、精心的规划和有效的疫情防控,使其在减贫领域取得胜利。全世界许多国家都希望借鉴和学习中国的经验。
《参考消息》:回顾中国的脱贫攻坚战,您认为哪些因素促成中国的脱贫成就?
阿德希尔:中国能在脱贫方面取得成功肯定有若干因素,第一个因素与精心的规划、艰苦的工作和致力于推动改革开放进程有关,还与实施一系列针对从农业到教育、工业、高科技等广泛部门的发展计划有关。这些在帮助中国处理经济问题并改善经济状况方面发挥了作用。我认为第二个因素是人民的力量,政府和人民共同致力于改造社会。每个中国人都意识到,他们需要改善经济状况。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第三个因素是将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发展,而不是侧重发展城市和城市中心等已经发展起来的地区。农村地区是中国政府的一个主要关注点。在世界多地,许多人仍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要像中国这样打赢脱贫攻坚战,优先考虑农村地区是关键。
《参考消息》:您认为中国消除贫困和促进发展的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有什么启示?
阿德希尔:其他国家可以从中国学到许多经验。第一,发展是由人民推动的事业,除非人民参与并投入努力,否则政府可能难成大事。第二,政府的能力和问责机制是实现发展目标的关键。第三,制订本土解决方案来应对社会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向别人学习没有问题,但如果不能将所学的东西“本土化”并设立自己走向成功的道路,那就不太可能取得多少成就。
在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高赧村原始森林竹荪基地,村民在展示刚采摘的生态竹荪(2020年9月18日摄)。(新华社)
把春节记忆烙在肯尼亚蒙内铁路上
参考消息网2月18日报道(文/杨臻)农历新年,中国路桥公司肯尼亚办事处副总经理俞晓东的日程依然排得满满当当:与肯方对接各个项目进展、陪同肯方官员视察现场、准备新项目合同谈判……
今年是俞晓东常驻肯尼亚的第13个年头。过去8个春节,他都是在他乡的工作中度过的。
“至今我还记得,12年前,刚工作不久的我第一次来到异国他乡,在这块神奇的大陆上,我看到热情的人民、蓬勃的草原、丰富的动植物,但最缺少一样东西——路。”俞晓东说,“但今天,在一大批中国公司的共同努力下,肯尼亚的基础设施已经焕然一新。”
作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十大合作计划”的重要收获,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蒙内铁路)这一肯尼亚独立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被视作促进当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2年的坚守,俞晓东用他的青春见证了这一工程从蓝图成为现实。
2013年,当时在蒙内铁路筹备组工作的俞晓东,负责勘察落实沿线石料场和营建用地。这项基础工作的进度快慢,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
他和同事经常凌晨出发,在荒无人烟的现场一待就是好几天。“到了晚上,因为地处偏僻,我们不得不寻找沿线小旅馆住宿。这里的小旅馆破旧简陋,没电没水。”
在那两个月里,他们的脚步踏遍蒙内铁路沿线的各个角落,寻找到10个石料场,为蒙内铁路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
在施工阶段,俞晓东被任命为蒙内三标项目经理。当时,为消除对于蒙内铁路能否如期完工的质疑,肯尼亚总统肯雅塔决定在三标现场召开协调会,考察项目建设情况。接到这项任务后,俞晓东带领团队,连续15天内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夜以继日地完成了2公里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总统现场会前一夜,三标现场灯火通明,俞晓东和他的团队彻夜无眠,为会场做好了最后的准备。
从2017年5月31日建成通车至今,蒙内铁路已安全运营超过1300天。其延长线内马铁路(标轨铁路内罗毕-马拉巴段)正在往更深的内陆地区延伸。
2020年,新冠疫情在肯尼亚蔓延。11月中旬,俞晓东按惯例到肯方业主办公室沟通项目进展情况,三天后得知其汇报对象确诊新冠肺炎。他主动隔离并做核酸检测,确认自己未感染后继续做好与肯方各部委的对接工作。
在俞晓东和他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这一年中国路桥肯尼亚办事处新签纳瓦沙集装箱内陆港、内罗毕市政水管迁改、蒙巴萨浮桥等多个新项目,在特殊时期为公司在肯尼亚培育了新的业务增长点。
12年,俞晓东的青春成长在东非大地的红土砾石间,烙印在蒙内铁路的铁轨和枕木上,闪耀在中肯友谊的长河里。
即便是新春佳节,依然有成千上万像俞晓东一样的中国海外工程人在默默耕耘。远在他乡,他们用青春绘制着生动的“一带一路”工笔画,把一个又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延伸到世界各地。
2020年7月13日,在位于肯尼亚蒙巴萨的蒙内铁路蒙巴萨站,乘客走出车厢。新华社发(冯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