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任期还剩不到一个月,某些美国政客的 “制裁大棒”抡得愈发疯狂。
从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对中方官员实施进一步签证制裁,到美国商务部将58家中国实体列入首份所谓“军事最终用户清单”,正如《星岛日报》所评价,“本届美国政府好像要将抽屉里所有制裁中国的手段都使出来”。
一言不合就制裁——如果一国政府处理对外关系只剩下这个手段,那就表明其已不具备通过正当方式解决分歧的智慧,所谓的反华操作已经黔驴技穷。换句话说,美国政客越是表现得凶神恶煞,越是暴露出虚弱无能。
人们看到,过去几年,在这些毫无职业素养的政客操弄下,制裁外交几乎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代名词。根据美国格信律师事务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本届美国政府自2017年上台以来,已实施超过3900项制裁措施,相当于每天要挥舞3次“制裁大棒”。从传统盟友,到宿敌新仇,再到战略对手,统统都遭到美国政客的无差别打压。
怪不得俄罗斯《观点报》称,美方对制裁上瘾了,他们每天不宣布对别人的制裁就无法生活。美国罗德岛大学教授尼科莱·佩特罗在《美国制裁成瘾》一文中指出,要理解“制裁”在美国外交中的角色,最好的方式是将其理解成一种“上瘾症”。
美国政客为何患上制裁“上瘾症”?说到底,与军事干预相比,制裁的成本更低,因而成为美国外交决策圈一种廉价的宣泄不满的方式。然而,正如谎言说多了没人信,制裁大棒挥舞得太频繁也会让世界陷入“制裁疲劳”,最终令自身遭受反作用力。
一方面,美国挥舞制裁大棒无非是想让被打压的国家屈服,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以伊朗为例,不可否认,美国的长期制裁对伊朗经济与民生造成很大冲击。特别是在疫情之下,美国政府加码制裁,增大了伊朗疫情防控的难度。
然而,伊朗社会面对制裁表现出的群情激昂,反倒让白宫感到如“芒刺在背”。一名在伊朗法尔斯省省会设拉子工作的医生扎尔扎德说,虽然医生们身体疲惫,还要面对美国制裁造成的困难,但每个人都坚守岗位,都在为了胜利而“战斗”着。
另一方面,美国政客的“制裁大棒”也会打疼自己。近年来,美国编造各种借口对上百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企图阻挠中国发展。但结果呢?以制裁华为为例,美国一家公司因被迫断供华为在短短10多天时间里损失了2亿美元。特别是在疫情之下,美国政客为一己私利疯狂加大对中国公司的制裁,企图切断中美企业合作,只会令美国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让美国民众付出沉重代价。正如美国著名时事评论员法里德·扎卡利亚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指出,美国过度依赖制裁终将反噬自身。
而从长远来看,沉迷于制裁手段的美国政客正不断地把美国国家信誉拉低,让美国陷入“失道寡助”的困境。今年8月,当美国在安理会提出无限期延长对伊朗武器禁运的决议时,仅获得一张支持票。可见,国际社会对美国搞单边制裁的霸道做法是何其反感!
当今世界,大小国家相互尊重、一律平等。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方式。所谓制裁涉及他国尊严、荣辱与利益,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屈服。那些动辄挥舞“制裁大棒”的美国政客,或许能借此满足一下表演欲,但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反倒会令山姆大叔与全世界为敌、沦为众叛亲离的孤家寡人。(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