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是二战中的两大经典作战理论,对战后军事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战争期间,苏联和德国分别使用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打了无数精彩的战役。但两者有什么区别就比较模糊了。今天笔者就为大家分析一下两大作战理论的区别和优缺点。
一个。两者的相似之处
首先,大纵深作战和闪电战的相似之处在于技术武器的使用。可以说这是两者的共性,需要双方技术武器的集中。再深入一点,一战康布雷战役中,盟军坦克军的冲击对后世的闪电战和大纵深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作战意图,英军第三军意图突破德军第二军的防线。为此,英军第三集团军准备了476辆坦克、1000多架飞机和1000多门火炮,并计划对最宽达12公里的正面区域发动突击。 1917年11月20日早上6点10分,英军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发起进攻。德军被英军措手不及,瞬间突破了前线。英军只支付了大约4000人的伤亡。也就是说,它向德军阵地推进了整整 7000 码,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是罕见的。
尽管由于英国第三军缺乏预备队,战役以失败告终。但康布雷拉开了装甲战的序幕,奠定了装甲战的基本原则,以技术武器和力量攻敌为重点,即取得突破。
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相似之处在于首先集中优势力量。部队集结在选定的突破点,发动突袭,实现预定突破方向的突破。同时,为加强部队的突围能力,炮、空军、装甲兵、步兵将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以快速进攻,突入敌前线,摧毁敌前线一个方向。
同时,隐蔽性和机动性也是双方的共同点。部队发动进攻前,应采取战役掩护措施,掩饰其真实意图,使敌人无法判断其真实意图,以达到进攻的突然性。
此外,部队的机动性也是一个硬指标。如果部队没有出色的机动性,就谈不上突围之快,扩大战果是徒劳的。因此,部队必须具有良好的机动性。
达到以上要求,部队可以快速突破敌人的前线,从而扩大战果,消灭敌人。由此可见,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双方都是根据对第一次世界大战阵地战的反思和康布雷战役中联合兵种作战的经验而形成的。当然,这不是苏联和德国所独有的,而是一战后各国出现的一种思潮。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就是这种思潮的产物。
第二。闪电战和大深度作战的区别
但是,闪电战和大纵深作战在本质上是有很大区别的,这在于双方的战略核心思想和具体战术。从战略上讲,闪电战本身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战略思路,或者说是在避免阵地战焦急的前提下诞生的一系列战术组合。
大而深的战斗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研究和验证的产品。两者的诞生已经完全不同,在后续的发展中,难免会有很大的不同。
闪电战强调突破、分裂、包围和歼灭。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德军有一套自己的渗透战术。部队选择对方的薄弱点,进行进攻和突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切断对方与邻近部队的联系,然后逆向包围歼灭。
在机械化战争中,德军仍然采用这种战术,集中突击力量,从敌人的薄弱环节出击,突破敌人的前线,迅速突破敌人的后方,一次歼灭敌人,寻求最大的胜利。
在这样的前提下,闪电战必然会在第一轮突击中投入最大的力量,即集中几乎所有的装甲兵力,发动决定性的突击。突破敌人后,突破口被步兵占领和扩大,后续部队只需要能够补充突击部队的战斗损失即可。突击部队也不负责占领,它的目标是快速摧毁对手的生机,最后迫使对手投降。
大纵深战不同,它实际上包括防守和进攻两个方面,即大纵深防守和大纵深进攻。大纵深的概念在早期体现在大纵深防御中,要求建立大纵深、集约火力的防御阵地。
典型的例子是莫斯科战役,苏军在莫斯科西部建立了纵深300公里、多梯队配置的防御阵地。配备反坦克炮的反坦克支援点与步兵阵地相结合,形成雷区密集、高炮阵地的环形防御体系。苏军大纵深防御理论与一战德军发展的弹性纵深防御理论类似。
大纵深攻击分为突击论和追击论,其战术在于突破、击败和追击。具体来说,在主攻方向,集中了大量兵力和技术武器。一般来说,在前线部队的总宽度中闪电战2美军资料片,会选择突破区域的7%-12%。在这一地区,将集中一半以上的前线军队。步兵,大部分火炮,以及所有的坦克和航空兵。
此时,部队分为突破组和机动组。突破群由步兵组成,可以有炮兵和航空兵支援,有时也可以得到一些装甲部队的增援。部队将得到火炮和航空火力的支援。攻击敌人的阵地。
突破后,由坦克军组成的机动大队发动进攻,扩大突破,追击撤退的敌人,以达到歼灭敌人的目的。他们将插入敌人的撤退路线,分裂和歼灭敌人。一旦敌人准备撤退,就会立即转向追击,试图阻止敌人有组织地撤退,并在敌人到达新的防御带之前消灭敌人。
但此时只投入了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的先遣支队,主力后来被压制,形成了一个随时可以上阵的战阵。突围群现在以占领为主,步兵会迅速占领敌人撤退留下的真空,跟上机动群。如果遇到强大的敌人防御,重复前面的步骤,直到敌人被完全消灭。
三个。闪电战和大深度战斗,哪个更好,哪个更糟
如果他们在具体战术上真的很相似,那么他们在战略上就完全不同了。闪电战使用装甲部队进行突围,突围后向敌方深处发展,突围交由后续步兵部队巩固。其装甲部队为第一梯队,步兵为第二梯队。
当装甲部队完成战术或战役突破后,开始转向纵深迂回包抄,试图包围敌人。可以说是把太多的责任放在了装甲部队身上,装甲部队的磨损导致了极限,这就决定了装甲部队所能完成的任务只能达到战役的规模,但是而不是战略的规模。
大而深的战斗是不同的。以步兵为主的多兵种联合兵团,是突围群的第一梯队。攻击时,会以凶猛的火力撕裂对手的防线,形成突破。随后,由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组成的机动大队作为第二梯队扩大突破,有时也配置由同一装甲部队组成的第三梯队。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装甲力量不会消耗在突破防御上,所以他们的战斗力更持久,攻击力至少是战役级别,甚至有向纵深发展的能力和深层次的战略。
同时,由于闪电战理论,要求部队投入尽可能多的兵力,后续部队只需要足够补充第一梯队的损失即可。这样一来,部队其实因为任务太重,压力太大了。而且它需要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来回穿梭,反而放弃了原来的作战计划。基辅战役就是一个例子。为了在基辅围剿苏军,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大队不得不从中央集团军群调往南方集团军群。
战斗结束后,第2集团军不得不再次调回,第2装甲集团磨损严重,多辆坦克需要维修,部队机动坦克大减。当遭遇苏军大规模纵深防御时,本已严重磨损的德军装甲兵力将进一步缩减,最终失去突破苏军防御的可能。
但是,在大深度操作中,这个问题几乎不存在。因为突破是由突破兵团进行的,机动大队不需要在突破上浪费兵力,机动大队会获得更远的战斗距离。同时,突破组在完成突破后会转入职业进阶,不会与移动组脱节。
相反,机动部队并没有投入全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遭到反击或遇到敌人顽强的防御,部队也可以重复前面的步骤,从容应对。也就是说,前线军队只需要不断歼灭当前的敌人。将战略分解为多个战役,逐个完成,最终实现战略目标。对此,苏联在1944年进行的十次突袭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同时,在容错性方面,闪电战远不如大深度作战。闪电战已经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了冲锋队身上,一旦受到重创,就会有雪崩般的溃败。这是因为它的装甲部队已经在连续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后续部队无法弥补损失。
以莫斯科战役为例,经过长期的战斗,德军损失惨重,失去了突围能力,后勤已到极限。他们最终失去了进攻能力,只能转向防守。然而,由于防御区域不足和可用部队不足,它失败了。苏联军队则不同。以1942年初为例,虽然苏军的轻率进攻最终以惨败告终,但在德军再次耗尽进攻力量之前,部队仍然可以对德军进行反攻。
综上所述,闪电战归根结底只能作为战役层面进行策划。它是一种适合有限战的战术,即敌国领土面积小,动员和工业能力有限,战争容错率低。但是一旦面对像苏联这样幅员辽阔、动员能力强、工业强的国家,就没有机会了。
相反,大纵深作战理论是一种战略理论闪电战2美军资料片,可以适用于整个战争,具有很高的容错率。这样看,苏联的大规模纵深作战理论远强于德国的闪电战理论,最终促成了苏联的胜利。
结论
作为在二战中投入最多机动部队的战场。苏联和德国将他们的装甲力量发挥到了极致。但德国如此痴迷于闪电战的胜利,以至于将自己拖入了毁灭的深渊。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在卫国战争中得到验证,并最终流传千古。
参考:《大深度战役论》
“闪电战英雄”
“苏德战争”
《回忆与反思》
失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