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之战》(卷二))完全达到《西线之战》(卷一))的高度,文笔明快,引人入胜,吸引读者回到 1941 年——1943 年的那些重要事件。
——士兵杂志(英国)
目录:
地图
字符
文字说明
简介
Part 1 美国参战
第 1 章巨人冲突
第2章军队开始
第 3 章四年的夏天
第四章美国海军参战
第 5 章“鲁本·詹姆斯”号的沉没
第6章远征行动
第 7 章 十字架的尽头
第 8 章世界大战
第二部分:东部前线的影响
第 9 章海战
第十章战略掠夺
第 11 章
第 12 章战斗机和轰炸机
第 13 章钢铁与战略
第14章叛乱萌芽
第15章炎热的沙漠
第16章,请入瓮
第 17 章联合收益
第 18 章托布鲁克的陷落
第19章海与沙
第 20 章:千架飞机轰炸
第21章海与草
第22章:积蓄力量
第 23 章 非洲的终结
第24章梦之美
第三部分盟军反击
第 25 章坦克,火力
第 26 章训练,士气
第27章英雄归来
第 28 章准备好了
第29章恶性循环
第30章点燃火炬
第31章“快脚”操作
第 32 章“增压”行动
第 33 章
第 34 章登录开始
第四部分:粉碎狼群
第35章暗月
第36章小小挫折
第37章年末来了
第38章关键阶段
第 39 章
第40章“春风”
第41章重水!重水!
第42章夺回主动权
第43章深入大海
第 44 章
第 45 章 盟军获胜
时间表
1941 年 5 月至 1943 年 5 月的时间线
谢谢
前言:
简介
1941 年 6 月是世界历史上关键的一个月。本月初,纳粹德国与大英帝国及其自治领交战,并通过一系列辉煌的胜利消灭了所有以前的敌人:首先是 1939 年 9 月在波兰,然后是 4 月在丹麦和挪威1940年,低地国家和法国也被一举击溃。强大的法国在6周内被击败,上一代法国人在4年内击退了德军的多次进攻。英国这个岛国孤零零地挂在欧洲大陆的边缘。虽然现在挺住了,但世界上没有人怀疑德国的实力。英国最终会屈服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南斯拉夫和希腊被德国人以手术效率征服。 1941年5月,爱琴海最大的岛屿克里特岛再次落入德国人手中。英国被迫组织自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三次大规模撤离,又是一次屈辱的失败。
1941 年 6 月上旬,只有英国独自对抗看似不可战胜的德国军事机器。德国和世界其他地方的新闻纪录片充满了巨大的坦克列和万字符在雅典帕台农神庙上空飞行。美国有生产大量武器的潜力,但潜力不等于现实。当时,美国工厂无法继续提供英国人渴望的武器。英国军队在陆地上的失败表明,这个曾经的全球霸主已经过了鼎盛时期,一个在 1930 年代陷入困境的帝国,其民主制度和所谓的自由价值观看起来很容易受到独裁者的打击。当纳粹势力强大时,自由主义意味着软弱。当克里特岛的英国军队向南逃到山区乘船逃跑时,世界认为纳粹是不可抗拒的。国家社会主义和军国主义似乎在战争的第二个夏天主宰了西线。从表面上看,很容易理解,德国不可抗拒的军事机器仍在继续其辉煌。
一般认为战争发生在三个层面:战略层面,指高层次的目标和意图;战术层面,是战争的现场表现和最真实的战斗场景;作战层面,指的是战略层面和战术层面之间存在联系,即战争的后勤,一个国家的坦克和飞机的生产,以及它的运输能力。这三个层次基本可以涵盖战争的方方面面。
这三个层次很容易理解:最上面是战争领袖,如希特勒、丘吉尔、罗斯福或墨索里尼,以及为各自国家制定总体目标的军事指挥官;底部是油轮、飞行员或步兵。大多数电影和书籍都描述了这一人群。
在这一点上,故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被遗漏了——操作层面。几乎所有关于二战的书籍都只关注战略和战术方面。有很多关于丘吉尔、斯大林和罗斯福以及那些高级指挥官的传记——评论蒙哥马利的刚硬、巴顿的勇敢,或者德国人和苏联人之间的生死搏斗。许多书籍详细描述了蜷缩在散兵坑、掩体或飞行员轰炸机中的士兵——大量来自家里的信件、采访、日记、回忆录。
甚至有些书提到了战争的后勤工作,它们大多是笔触,或者是一点点点缀,其中大部分是基于猜测而不是扎实的研究。例如,虎式坦克是二战中最强大的坦克;或者德国的MG-42机枪是最出色的轻武器。他们不是吗?谁说的?这些结论的依据是什么?一旦您开始提出问题,就会出现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答案纳粹德国陆军将领客观实力之我见 克莱斯特,这将改变一些长期存在的信念。
本书是三卷本《西线战役》的第二卷。第一卷结束于巴巴罗萨战役前夕,即 1941 年 6 月德国入侵苏联的开始。这本书仍然详细讨论了作战方面,不会让你枯燥,而是充满戏剧性的事件混合了惊喜、人物冲突、政治信仰、无知、惊人的技能和远见。和勇气。战争需要依靠后勤和统计。比如我们当时看德国或者英国的新闻纪录片时,经常会提到工厂的生产和前线的战斗一样激烈。尤其是英国,他们明确表示他们正在发动一场工业战争,技术的进步使该国能够获得更多的食物、飞机和坦克。德国也在广播和屏幕上吹捧其先进的机械化程度。
令人惊讶的是,叙事的重新平衡为读者提供了对交战国的更清晰分析,为熟悉的人提供了不同的历史画面。战争开始时英国只有一支小军队,这并非源于1938年秋季慕尼黑会议后英国政府的绥靖政策,因为英国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是不明智的。英国的盟友法国拥有庞大的军队系统,可以立即动员起来。作为一个民主国家,英国(United Kingdom)在 1930 年代难以忽视民众对服兵役的厌恶,这是建立一支庞大军队的先决条件。此外,英国在地理上是一个岛国,容纳、训练和调动一支庞大的军队客观上是困难和昂贵的。另一方面,皇家海军保持着世界最大的名声,商船队也称霸世界,全球贸易帝国的庞大网络空前。英国获取世界资源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英国也十分重视空中力量,并不断扩大。即使在 1940 年 6 月法国沦陷后,英国也只设定了 55 个师的扩张目标,而入侵法国和低地国家的德国则使用了 135 个师。扩大后的军队投入战斗,英军仍竭尽全力利用科技和机械化减少前线的伤亡——他们担心规模更大的军队会带来更多的伤亡。如果机械和技术可以替代和挽救生命,它们一定是首选。 1914-1918 年的最后一场战争告诉英国人,一支庞大的军队只会带来较低的作战效率。
1940年5月至6月上旬,英国虽然面临法国瓦解、英国小远征军从敦刻尔克撤退的不利局面,但仍坚持不与德国讲和。英国的最高指挥官和政治领导人都对其最大盟友法国的迅速失败深感震惊。英国领导人无疑被吓坏了,但新首相温斯顿丘吉尔设法说服他的战时内阁和国家继续战斗。他认识到与希特勒妥协或信任是不可能的,而且英国仍然有一些优势:英吉利海峡、皇家海军、皇家空军和世界上第一个完全集成的防空系统。这也是德国空军于 8 月 13 日对皇家空军发起全面进攻的背景,虽然德国拥有多达 200 万地面部队,但随着入侵危机的缓解,英国对击败纳粹德国的信心越来越大。在持久的消耗战中,英国有必胜的信念,因为他们在获得原油、食品、钢铁等战略物资方面,远胜于德国。
英国的战略因此变得简单:继续战斗,利用海上和全球资源进行缓慢而持久的反击 - 用经济封锁压倒德国,增加轰炸,用经济绞索使德国窒息,就像在第一世界一样。战争的进程是相同。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得到其民主盟友美国的全力支持。英国对美国新兴军火工业的大量投资是该战略的一部分。虽然美国不能立即大量生产坦克、飞机和弹药,但英国一定会在这些种子开花结果时紧紧抓住它们。这是一个非常合理且实用的策略。
事实上,到 1941 年 6 月,英国已经取得了进展,不仅在它最看重的大西洋战场上。如果英国的补给线受到打击,该国和自由世界将陷入困境,但皇家海军在适度的加拿大海军和皇家空军的帮助下,在 1941 年 5 月取得了领先。德国海军的大部分水面舰艇被击沉或受伤,而德国潜艇部队的规模不足以对英国构成严重威胁。更重要的是,德国的 Enigma 密码和密码本在他们不注意的情况下被捕获。英国破译专家截获了大量德国加密通信。
在陆地上,英国从帝国各地调动军队和补给,消除了意大利在埃及、苏伊士运河、中东和东非的威胁。德军介入地中海战场,使胜利天平向轴心国一方倾斜,英军在希腊、克里特岛和利比亚接连败北,返回埃及。不过,这些地区的得失并没有威胁到英国的安全,只有大西洋海战的胜负才能决定英国的生死。到 1941 年 6 月,这场战斗取得了胜利:英国在海军实力和技术优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The better news is that American factories across the Atlantic are booming, the military is growing, and public opinion is gradually shifting with a newly elected president determined to defeat Nazi Germany.
因此,1941 年中期的英国除了刚刚在希腊和克里特岛遭受的挫折外,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换句话说:战争的最初几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德国人那样无敌。
1939 年,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国家,拥有与法国一样庞大的军队和最强大的空军。在早期的战争中,德国真正的成功是法国战役,特别是考虑到法国拥有更大、更强、更多的坦克和更多的火炮,而且防御总是胜于进攻。德国对波兰、丹麦、挪威、低地国家、南斯拉夫和希腊的一连串胜利也令人印象深刻,但从军事角度来看,它们都是弱者,同时德国采取了打破它的军事战略。摆在世界面前的是俯冲轰炸的“斯图卡”,一排排的坦克和装甲车,以及自信、无情的年轻德国士兵。出击的速度和胜利的辉煌,让德军机器展现出一时的无敌。
法国拥有多重优势,不应遭受如此片面的惨败。法国农业是欧洲工业化和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直到停战后才实行配给制,军队规模庞大,装备精良。他们的海军也比德国强,他们的空军仅次于德国。他们还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可以获得德国所没有的丰富资源和人力。
不幸的是,他们在政治上存在分歧,而首相无法将政治联盟的成员与可怕的计划结合起来,这使他们在军事上处于混乱状态。将军们大多年纪太大,对政治失去了敏感度,一味地想避免在法国发生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尤其是最残酷的凡尔登战役中的惨重伤亡,仍然难以忘怀。尽管他们半心半意地想与英国联合领导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战争,但他们无法避免德国在法国北部的进攻。
更大的麻烦在于,法国将军们普遍认为,这场新战争的格局会与上一场类似,一场长期的消耗战。结果当然是法军以防御固定阵地的形式训练,根本不准备打机动性强的机动战。他们拥有最好的坦克、最多的火炮和数百万的军队,但他们忽略了快速通信的重要性。法国军队装备的收音机数量非常少。一旦难民封锁了道路,俯冲轰炸的“斯图卡”摧毁了电话线,他们的部队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困难,信息交流的缓慢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有效防御。法国军队的应变能力也很差。德军先锋队虽然装备了火力较弱的坦克,但凭借完整的无线电通讯系统,可以迅速包围和切断法军。防线被突破后,法国士兵变得慌张和不知所措。太多的法国士兵举手未开一枪。这一次法国人连喊“on ne passe pas”(on ne passe pas)的机会都没有,当然也没有伤亡太多。当法国沦陷并与德国人签署投降书时,他们安慰自己已经挽救了一代年轻人的生命。
德国队能以惊人的速度战胜法国队,除了德国队的精明之外,还有一系列法国队的失误。如果塞当线或迪南线被守住,毕竟当时条件优越,或者如果法军仔细研判侦察报告,派出大量轰炸机袭击阿登森林,德军装甲部队会变成瓮中的乌龟,结局会被颠覆。事实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德国的辉煌胜利掩盖了他们的一些严重缺陷。德军传统上习惯于使用移动战(Bewegungskrieg),他们将绝对优势集中在进攻重心(Schwerpunkt)上进行突围。设想敌人一击必乱,迅速形成包围歼灭。也被称为“口袋之战”(Kesselschlacht),这是普鲁士和德国军队的一种常见做法,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无法承受长期的消耗战。
德国位于欧洲的心脏地带,自然资源很少。没有哪个国家拥有战争所需的全部资源,但英国和法国更容易获得进口,德国则很难。德国几乎是一个内陆国家,但它在北海拥有狭窄的海岸线。波罗的海的海岸线虽然稍长,但该海域岛屿众多,海峡狭窄。德国进出口货物的通过很容易被其他国家封锁,这是英国战后实施的战略。
虽然德国总是在照片和电影中展示大量的装甲部队,但它们的机械化程度并不高。在战争开始时,他们是世界大国中汽车拥有量最低的国家之一。 1940 年 5 月,他们的 135 个师中只有 16 个是机动化的,而大多数德军仍然依靠腿或马车。整个国家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包括农业。德国的农业系统效率低下,拖拉机或其他现代农业机械数量不足,大部分仍以小农场的形式存在。结果,德国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养活其全部人口,也没有足够的石油、铁矿石、铜或铝土矿以及对长期战争至关重要的其他资源。
这些短缺在德国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因此他们致力于追求速赢。有时它会奏效,例如 1866 年的普奥战争和 1870 年的普法战争;有时它会失败,比如1914年的法国。关键是:只要德国进入消耗战,它获胜的机会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1941 年 6 月,德国的未来岌岌可危。击败法国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德国大多数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彻底的胜利。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将领也相信胜利就在眼前。法国军队和英国远征军被击溃,英国人在谈判桌上似乎只剩下一条和平之路。
但这只是基于希特勒及其将军们狭隘的大陆主义观点。作为一个岛国,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力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皇家海军被称为“高级服务”是有原因的。相对而言,德国海军在希特勒和大多数德国人的心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军种。
英国不仅没有和谈的迹象,还成功击败了强大的德国空军,希特勒的如意算盘落空了。事实上,他的战略方向一直在东方,乌克兰广阔的沃土和草原可以为他提供他所需要的食物和资源。英国和其他大国主要依靠航运,纳粹德国主要依靠铁路,后来可能还依靠高速公路和输油管道。但现在,德国需要先消除西方的威胁,才能对苏联发动致命一击。
问题在于,英国人仍然站着不让步,他们的军队再次强大,工厂开始生产比德国更多的坦克和飞机。法国和低地国家本应带来更多产能,但这些国家被德国过度掠夺。到 1940 年底,曾经是欧洲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法国,由于被德国人过度掠夺,只剩下年初的 8%。这意味着法国工厂的运营效率大大降低,而德国对资源和人力的开采使这些工厂难以恢复到战前的生产水平。
德国最大的担忧也是美国,美国还在幕后,战争开始时被孤立主义者控制,军队规模小,空军薄弱。仅仅两年后,公开表达对德国不满的罗斯福总统就赢得了历史性的第三个任期。毫无疑问,美国将对德国构成巨大威胁。到 1941 年夏天,美国的武器工厂正在缓慢但肯定地扩张,生产的武器通过大西洋运往英国。年长的德国人知道,两条战线的战争是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他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面临的两难境地。受现实的限制,希特勒不得不在英国退出战争之前思考如何与美国打交道。
虽然美国尚未与英国正式结盟,但实质上已经走到了一起。美国是世界领先的石油生产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和蓬勃发展的经济,在技术上领先于其他国家。相比之下,德国的重要盟友意大利更像是一个负担,而不是一个帮手。意大利比德国更缺乏自然资源,被地中海包围,武装力量落后,训练不足。无论是在埃及、利比亚和东非与英国人作战,还是在巴尔干半岛与希腊人作战,意大利人都遭受了一场又一场的惨败。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承诺在地中海发动一场与德国无关的战争。这就是希特勒所渴望的:意大利打自己的仗,保护德国的南翼。希特勒最不想要的就是三线作战,两线作战已经够糟糕了。
但意大利军队的失败迫使元首挤出宝贵的军队和资源来帮助墨索里尼,并向利比亚和巴尔干地区派兵。更严重的是,这些师是在德国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遭受挫折之后出现的。这一战略上的灾难性选择使短期入侵英国无望,这是德国入侵计划的第一次挫折。与此同时,英国和美国的工厂正在生产大量的飞机、大炮和坦克,德国从被征服地区获得的战利品已经被挥霍殆尽。未正式出道。
希特勒最初的策略很简单:先摧毁波兰,然后在法国和英国宣战后,一起摧毁它们。英法投降后,美国的威胁将大大减轻。即便美国要插手,也将失去进攻纳粹控制的欧洲大陆的跳板。西线稳定后,希特勒将能够积蓄力量,打一场最重要的思想和物质战争:入侵苏联。一石二鸟:铲除共产主义,将苏联纳入帝国版图。
到 1940 年底,这种策略非常不可靠。法国的失败只完成了一半,战争计划以完全胜利告终。英国继续封锁德国,将其部队拖入地中海并轰炸德国城市(但没有奏效)。到 1941 年 5 月,英国几乎击溃了德国海军水面舰队。尽管盟军商船队仍然面临着来自德国潜艇的巨大威胁,但事实上,多达 85% 的编队可以毫发无损地穿越海洋。海上战争一直被德国人当成一个单独的故事来对待,远不如陆战,这与德国高层的看法是一致的。为了击败英国,德国必须赢得大西洋海战。 1941 年 6 月,他们离这个目标还很遥远。
因此,尽管德国在巴尔干和地中海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英军顽强抵抗迫使希特勒提前将注意力转向东方。这种战略上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现在,他决定在 1941 年夏天对苏联发动闪电战。毕竟德军已经打败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对付苏联红军将是何等的艰难。由较低的民族(Untermenschen)组成?德国人将发出一声霹雳,在几周内迅速击倒苏联红军。在东线取得胜利后,德国可以返回西线一劳永逸地解决英国。
这是希特勒的计划,也是一场豪赌,这意味着德国被迫陷入两线战争。希特勒知道这样做是不明智的,而历史的教训使他的高级指挥官非常不愿意冒险,他们没想到英国会在希特勒的军队东征时目睹火灾。英国对地中海的干预和意大利的脆弱迫使希特勒进入巴尔干半岛,并深入希腊和克里特岛。虽然这些战斗以胜利告终纳粹德国陆军将领客观实力之我见 克莱斯特,但他们将东线战争的开始推迟了一个月,这也分散了德军的部队和物资,最重要的是空中运输的损失:在克里特岛战役中损失了250架运输机,短期内无法轻易弥补。
巴巴罗萨战役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武装冲突,德国的胜利取决于行动的迅速性和苏联红军的毁灭性歼灭,两者缺一不可。
这是 1941 年 6 月的战局,也是西线战役(卷 一))结束的地方。西线之战(卷二)将涵盖战争中期的关键时期,与上一卷一样,本卷将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叙述。“西线之战”是不详细的完整历史,我重点介绍主要参与者:轴心国的德国和意大利,盟军的英国和美国。此外,亲轴心的维希法国和自由法国也会有一定的篇幅,我也会介绍在挪威和荷兰等被占领地区进行的抵抗运动,但不会涵盖东欧国家的情况,也不会给予东线与其重要性相称的篇幅,因为这本书描述了西部战线。
那些混乱时期的个人故事在纸上仍然鲜活,无论他们是战争幸存者还是战争受害者。我将尝试描绘一幅广阔的画面,不同的民族,男人、女人、老人、青年、工人、政治家、平民、商人、水手、士兵、飞行员。战争领袖和普通民众都在这场冲突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希望他们能代表参与这场战争的数百万人。
这是一个史诗般的传奇,今天和未来仍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