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火箭军工程大学组织研究生在西北高原开展实弹发射任务。袁宝伦/图
男学生发射小队0号选手王海诚向指挥部汇报了作战阶段完成情况。罗宪庭/摄
扫一扫看视频
7月30日黎明时分,某训练场一片寂静,寒意袭人。三道红色信号弹横扫天际,钢龙般的车队蜿蜒而去,覆盖着迷彩网的大型装备车发出轰隆隆的声响,惊醒了浩瀚的群山。
“占位!” “举起导弹!”
来自无线通信设备的命令和响应非常年轻。在傲然指向天空的巨大导弹旁边,还有忙碌的学生小号手,肩上扛着“一根棍子”。
“华山,300号,请点燃!” 发射倒计时开始,阵地小号手向指挥所发出请求。
指挥所回应:“300号火力!”
“点火!” 随着火箭军工程大学学生、0号指挥官兼小号手王海成的一声令下,一枚墨绿色的导弹咆哮着撕开天空,朝着预设的目标区域疾驰而去。几十秒后,站在其他发射台上的导弹被“点燃”,一个个飞向空中。
“点火成功!” “分开是正常的!” “飞行正常!” “遥测追踪正常!” “弹头引爆!”
端区传来消息:导弹准确命中目标!
号手们冲出掩护,欢呼着哭泣。在千里之外的火箭力量工程大学校园内,学生和家人通过电子屏幕同步观看发射过程。多枚导弹准确命中目标的消息,校园一片欢腾。
看着漫天飞舞的白云弹道,在现场指挥的学校校长李华说:“组织学生发射实弹,有助于学生缩短未来基层岗位的‘磨合期’,把校门和营地门连接起来。‘最后一英里’。”
一
导弹发射是火箭军训练的最高形式,也是高校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最高平台。刚打完人生中的第一个实弹,研究生王海成激动地说:“这次实弹发射任务后,我对火箭部队每个岗位的严谨和细致,尤其是可靠性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
与王海诚一样,学校数百名即将毕业的青年学生在全要素、全流程的训练环境中提前体验了前线作战部队的实战准备训练要求战略导弹部队技术,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在导弹发射场毕业。答题卡。
火箭军工程大学是我国培养战略导弹部队指挥技术人才的高等学府。校史馆内陈列着2006年该校首批研究生赴西北高原实弹射击所留下的导弹残骸。
此后,学校不断加大教学改造力度,瞄准部队实战需求,率先走出了大型导弹实装合成演练新路子。通过将学生置于实战中,他们可以真实地体验战时部队的操作。该模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向战斗员的转变,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未来运营需求的无缝对接。
原团总司令、学校副政委曹志斌表示,在烟雾缭绕的发射场,学校组建了一支“拉东风,举起长剑”的队伍。 “近几年的每一个毕业季。公司“东风导弹旅”在发射过程演练中锻炼了学员的实战技能。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校应届毕业生直到5月份才返校,实弹发射任务的准备时间比往年缩短了一个多月。东风导弹第一旅旅长王兴利,曾任作战部队旅长8年,实战训练经验丰富。
在旅长王兴利的提议下,东风导弹旅“一团”决定提前研究确定岗位编号,让学生利用在校隔离时间背诵熟悉规则,并通过“人员自训、混编、滚动轮训”,全程考核、选拔”方式,组织多专业融合平行培训。
“上午熟悉设备,下午考考核,考核全部通过。” 6月1日,东风导弹旅组织评估。主考官之一东风导弹旅技术处处长王雪梅对学员们的表现非常满意。
今年是学校第十次开展实弹发射任务,王雪梅已经七次参加。“通过实弹发射任务,让作战主修专业的同学熟悉整个导弹武器系统的应用流程,了解安防专业的需求,对他们以后的综合应用大有裨益。”相关知识是非常有益的。”
王雪梅说,让学生成为小号手和指挥员,可以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号手。“包括与一些老班长的交流,为学生们日后热爱军人、理解军人、带领军人打下了基础。”
二
在今年的毕业实弹发射任务中,还有6位英姿飒爽的女学生。
“你愿意组建一支女性发射小队来完成实弹发射任务吗?” 四个发射团队成立一周后,技术室主任王雪梅来到技术营,邀请了6名发射工程专业的女学生组成另一个发射团队。
女学生越想有机会把火箭送上天,她们越是兴奋,个个“像被人打得血肉模糊”。
全新的程序,每个小号手都从零开始。刚进入发射营的时候,身为0号指挥官的女学生李汝静压力很大。为了快速提升自己,顺利完成实弹发射任务,李如静没有达到完成程序的要求,给自己定了更高的标准,“不仅要会操作,还要懂所有职位的要求。”
“作为发射器指挥官,我们不能让发射器掉链子,在任何环节、任何地方都不能比男同学差。” 李如静精神抖擞。
“在琢磨发射过程的过程中,他们详细了解了武器系统的使用,也想到了如何优化,这将为他们的第一次任命打下坚实的基础。” 王雪梅教授对李汝静的表现印象深刻。
青海女学生赵一萍身材矮小,性格开朗,说话敏捷,手脚敏捷。被编入发射部队后,她担任测量、发射和控制的小号手,成为导弹发射的“金手指”。操作训练之初,赵一萍一味地想快点,对设备“不够关心”。例如,他经常在插拔电源时用力过猛。
“掌管大国,保持稳定非常重要。” 训练过程中,教练王雪梅的教学严谨而温和,“依萍,请慢点,每一个操作都要精准,技术要到位……”
曾在该校校史馆任讲师的赵一平回忆起建校初期学校缺乏实际装置,大家用麻绳和纸板进行培训时的情景。“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强大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用生命去呵护。” 后来,她参加训练时,先说出密码,再做动作,“时刻提醒自己慢下来,稳住。”
确定他们的团队负责5号车后,赵一平上车前会在脑海里念三遍:“5号车,我爱你。” 经过刻苦训练,赵一萍最终成长为“不犯法”。One Action”金号手。
由于某型导弹只有一套训练装备,因此设置了5个发射单位,5个发射排进行“换马不换”的训练。女学生李从慧有点恐高。在选择小号位置时,她选择了针对小号手的位置。不过,这个相对独立的人数也需要登上运载火箭,为导弹卸下伪装。她经常在其他队伍使用训练弹进行训练时跑到发射车上练习登船,并通过反复训练慢慢克服恐高症。
“耳目一新,才能准确瞄准和击打。” 王雪梅教授称赞李从辉的名字很符合火箭军号角的要求。
多一支球队意味着更大的竞争压力。新组建的6名女学生和3名士兵组成的小队进入发射营后,“鲶鱼效应”立即被触发。男队的训练就更难了,生怕在操作技巧或者训练方式上被女学生比。
女学生发射队比男学生队晚了一个多星期成立,但女学生不允许男学生。他们的模拟操作和实际安装操作同时进行,两个人完成了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体力工作。最终,女子发射队在考核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导弹的“发射权”。
三
“我们走吧!” 经过不到100天的集训,学校的毕业生们迎来了一个高光时刻:跨区机动、伪装防护、野战野营……军车西进,顺利抵达高原训练场。
太阳从东方升起,朝霞洒满导弹发射场,发射的零日终于到来。占位、架设展车、转动子弹瞄准……发射进入5分钟倒计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龙”身上。
“开火”一声令下,学生郭启峰右手拇指按下红色按钮。几秒后,伴随着一声巨大的轰鸣,导弹腾空而起,犹如咆哮的“青龙”,向天空喷射火焰。发射场上,地面震动,空气仿佛被撕裂。
号手们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腾空而起的“巨龙”,直冲云霄,直到浓密的尾焰也消散在了云层之中。“导弹击中目标!” 几分钟后,战斗指挥厅传来好消息。以导弹发射车为“原点”,分散在远处掩体中的学生跑了过来,守在观察安全区的老师们也冲了过来。人们聚集在幸存的运载火箭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战略导弹部队技术,高兴得跳起来。
“人们在发射场,他们的心跟随导弹。” 在从发射场返回营地的途中,某发射分队指挥员李汝京表示,相比组织指挥、实装作业、大局把握等方面的提升,实弹发射更多高效的。大收获是“心的成长”:“看着威武的导弹在九日里闪耀,与祖国息息相关的使命感尤为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后备队的一员,每个学生都付出了同样的努力。仅最后5分钟,他们未能开火。当主战成功将导弹发射到空中时,这些平时流血汗却不哭的年轻人眼眶都红了。
在完成了几次实弹发射后,毕业生们即将前往火箭军导弹兵营。旅长王兴利表示,实战化实践教学平台,不仅锻炼了学生、打了学生,也为学生在一线部队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尖尖学子’走出校门,踏进营门,带着投身基层、有所建树的热情,在不同的岗位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