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来了!女王号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抵达亚洲海域,谁会去迎接?
她来了!女王号航母通过苏伊士运河,抵达亚洲海域,谁会去迎接?
作者:虹摄库尔斯克
据英国皇家海军通报,7月6日,英国新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战斗群通过了苏伊士运河,抵达红海海域,并进而向印度洋进发,这标志着由该舰带领下的CSG21打击群已经从欧洲的地中海抵达了亚洲海域。
而根据计划,印度海军将在印度洋上等待着这个原宗主国舰队的到来,并与其进行海上联合演习,靠着原宗主国狐假虎威一把!
满载排水量65000吨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于2017年服役,这次是其第一次海外部署,也是英国皇家空军和皇家海军的联合部署,皇家海军宣称此行将确保海上航行和自由贸易。
图片:英国军舰将有可能与印度航母合练。
今年4月26日,英国政府在公布“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远航亚洲的计划时宣称,航母打击群将践行“英国外交政策中的印度太平洋战略”,在为时7个月的任务期内将驶往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从地中海到红海,从亚丁湾到阿拉伯海,航程26000海里,沿途访问40多个国家。
英国国防大臣本·华莱士表示:“此次航母打击群的亚洲首航将实质推进‘全球英国’战略规划,强有力地宣誓英国对印度以及印太地区的‘承诺’,去挑战那些对世界秩序的威胁”。
该舰还将在印度洋上与印度海军舰队进行联合演习,在太平洋上和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一起参加纪念“五国防务安排”50周年的演习等。
图片:英国军舰将有可能与印度航母合练。
评论家们普遍认为,皇家海军此举是英国在“全球英国”战略规划下重返印太的第一步。
事实上,早在1965年英国就已经提出了印太战略,首次将印太这个地理生态概念应用到政治军事实践中来。
英国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提出印太战略,主要是经历了二战创伤和20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反抗风潮后,曾经坚船利炮的“日不落帝国”早已日落斜阳了,而1960年代初爆发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冲突又把英国推到了亚洲地区冷战和热战的边缘。
在处理此次危机的过程中,伦敦认识到英国的实力和影响力已经远不如前,而东南亚意识形态、种族冲突等都对英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英国再度卷入危险冲突中的可能性在不断提升,海外防务经费有可能再度攀升。
正是有这种顾虑,英国开始考虑从海外全面收缩,甚至准备撤出新加坡基地,而在苏伊士运河以东的广大印太地区基本上只保留香港一个据点。
图片:二战让大英帝国元气大伤,也极大地削弱了其对远东的控制力。
1965年5月19日,英国外交部计划参谋处首次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出了“印度洋和东南亚双重防务机制”的构想,包括南北两线的防务构想,北线指推动与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地区合作,进而扩展到印度、巴基斯坦和日本;南线指与澳新美同盟的合作。
与此同时,皇家海军还将新加坡基地的管理权移交地方政府,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在英国的默许和李光耀的积极推动下,美军舰船开始打着休整的幌子开始频繁出入新加坡基地和马六甲海峡,填补了英国人离开后的空白。
在印度洋海域上,英美则无视印度洋沿岸国家的反对,开始在印度洋岛屿上新建军事基地,1968年7月两国初步拟定了迭戈加西亚军事基地的修建方案,美国承担大部分经费,英国派遣人员协助,该基地渐渐成为英美两国特别是美国海军控制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的重要海上通道,也为英军撤离苏伊士运河以东后英军与香港驻军的联系乃至当前英国海军在印度洋和亚太海域巡航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据点。
图片:英国在印度洋迭戈加西亚岛上设立军事基地,作为从远东撤退后皇家海军在印太地区的重要据点。
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英国皇家海军的舰艇仅仅是零星出现在印太地区,以保持“大英帝国”的存在感。
新世纪后英国财政日益艰难,皇家海军日子不再好过,三艘无敌级航母被迫陆续退役,45型驱逐舰的数量也只有使这支海军成为无航母的海军,跌落为了二三流海军。
政治上,从2013年1月23日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开始,英国就深陷脱欧风波之中不能自拔。
2016年10月2日,首相特蕾莎·梅在保守党会议上的讲话首次提出了“全球英国”战略构想,强调伴随着“脱欧”进程英国必须重新定义自己的地位,主张要“超越欧洲”并在更广阔的全球层面担负新角色,目标是让英国重新获得全球身份以及影响力。
“全球英国”的关键词是国际视野、老朋友和新盟友、支持“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及自由贸易等。
图片:21世纪后,皇家海军的3艘无敌级航母先后推出现役,实力衰弱到了低谷。
在“全球英国”战略构想下,2017年新《英国国际防卫参与战略》就突出强调“国防设计的国家化”理念,提出强大的联盟和伙伴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2019年2月,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表示,强化防卫是英国作为一个外向型国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大国竞争时代不仅仅要保护自己的后院,“脱欧”的英国必须抓住机遇建立新联盟、重燃旧联盟,成为一个在需要时刻能够采取行动的国家。
在“全球英国”战略的指导下,大英帝国再次将目光从欧洲投射到了印太地区。
随着世界战略重心的东移,印太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权力格局中地位上升迅速,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印太已经成为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和引擎。英国前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强调,“权力总是跟着金钱走,不能低估它将产生的深远影响”。
印太正在发生的变化促使英国对印太投入战略关注。2018年4月,英国在巴林建立了永久性海军基地,第一次在上世纪60年代战略收缩后在苏伊士运河以东建立永久军事基地。2019年2月国防部长加文·威廉姆森宣布英国军舰将永久驻扎在海湾地区,并首次宣称最新建成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的第一次行动任务将包括中东和太平洋地区。
图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CSG21打击群出发前亲自登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航母送行。
从英国在印太的防务布局来看,目前英国在巴林、阿曼和迭戈加西亚群岛上都有自己的基地,与东南亚还有传统的安全合作关系,与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签订过《五国联防协议》,彼此间每年都会举行一定规模的军事演习,还不断强化与各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合作,增加在美国印太司令部中的英国联络军官人数,参与建设吉隆坡反恐中心,在新加坡成立亚太地区的国防参谋部办公室,而在重启旧盟友方面高度重视与日本的关系,主张“大力加强与亚洲最亲密的安全伙伴日本的防务、政治和外交合作”。
这一切行动对于英国来说其实是其传统的对欧洲大陆实施“战略平衡”手法在印太地区的再次运用。
图片:“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搭载的舰载机,背景是苏伊士运河沿岸。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22日英国海军“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终于开始了它的首次海外部署,该航母与美国、荷兰护航舰艇组成打击群起锚航向印太。
航母正式出发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专门登上这艘以她名字命名的航母视察。英国首相约翰逊也特地在出航前一天登上航母为舰队送行,约翰逊表示,“我们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向我们的中国朋友表明,我们相信国际海洋法,并且将以一种自信而非对抗的方式来证明这一点。”
约翰逊希望,“伊丽莎白女王”号在此行中不仅仅要展现英国的军事实力,同时也要展现在外交软实力上的价值观。
图片:鱼贯通过苏伊士运河的CSG21打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