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垛矮墙的三次“装修”
来源:光明日报
【长镜头】
在青岛八大关风景区太平角湛山一路5号,有一座不起眼的欧式小楼,红瓦尖顶,充满童趣,房子南边小院子有一垛低矮陈旧的花墙围着。这座建于20世纪40年代的小楼,是一座历史保护建筑,现在由一对法国夫妇打理运营,开了一间古董咖啡馆。
“说起这垛墙,给你讲个有意思的事儿。”在咖啡馆采访,女主人茱丽笑着告诉记者,这垛墙她前后“装修”了三次,花了不少钱,之所以折腾了三次,是因为一个叫王开生的“监工”。
“我和老孔本来打算回法国,因为疫情没有走成。在太平角闲溜达的时候看到了这幢小房子,老孔说这房子让他想起家乡——法国的阿尔萨斯小镇,他很想租下来开个咖啡馆。”茱丽告诉记者,她爱人的中文名字叫孔大伟,法国人,来中国学习历史。两人结婚后一直在青岛工作生活。
茱丽夫妇辗转找到了这幢房子的“房东”——青岛太平湾万博文化传媒中心,该单位负责太平角文保建筑的开发利用,中心总经理就是王开生,经他考察、推动,茱丽夫妇终于如愿以偿。
拿到房子钥匙后,茱丽很兴奋,准备大干一场,院子里的那垛矮墙成为她首先要“改造”的对象。
“院墙不高,但有些破旧。因为房子是法式风格,我又很喜欢法国石头城那种格调,就买了1万多元的石块,打算把墙用水泥糊上,上面堆上石头,再在石头上种植苔藓。”茱丽说,她刚找工人用水泥把墙糊上,王开生就来了。
“这墙是20世纪40年代建的,虽然年代久了,但是保护对象,你可以修补,但不能随意改造它,赶紧把水泥弄下来。”说完,王开生还拿出一本小册子,把文保建筑开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给茱丽看。
茱丽仔细一看,改造确实违规,就赶紧让工人把水泥扒下来,把矮墙恢复原样。
水泥糊墙不行,那用木栅栏把它挡起来总行吧?茱丽想到了第二个改造方案。她花8000多元买了一批近两米高的松木栅栏,打算把矮墙围挡起来,然后在木栅栏上挂一些花花草草,这样从屋里既看不到破旧的围墙,还能增加咖啡馆的私密性。
还没完工,王开生又来了。“他什么都没说,就只围着我做好的木栅栏一边摇头一边叹气。”茱丽说。
“太平角是一个向市民和游客完全开放的区域,你开的是咖啡馆,又不是酒店,整这么高的栅栏合适吗?”王开生撂下一句话走了。
王开生这么一说,茱丽也愣住了,她观察了一下周围邻居的庭院,无论是展览馆、书房、民宿还是餐吧,确实都没有刻意遮挡,都很通透敞亮。
“痛定思痛”后,茱丽开始了第三次“装修”。这一次,她花3000多元买了200多株小片松,种在了矮墙前排。
“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周围环境,按照对文保建筑修旧如故的要求,感觉装修不用多精致,自然和谐就可以。”茱丽说,她看到太平角这一带不少路上都种着雪松龙柏,所以就买了片松,种上去之后,围墙在松树里若隐若现,和周围环境很和谐。
“第三次‘装修’完毕,老王又来了,不过这次他笑了笑啥都没说,我就知道总算过关了。”茱丽说。
采访中,孔大伟还特意带记者来到二楼,他指着斜屋顶上面的木梁兴奋地说,这和他家乡的建筑是一样的。他给咖啡馆取名叫“拉姆萨克”,中文名字“5号老洋房”。
建筑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浓缩,它塑造着城市风貌,影响着城市精神。矮墙的三次“装修”经历,让茱丽夫妇切实感受到青岛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坚定和坚决。
(本报记者 刘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