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海上来客》背后故事:300多年前的一艘船拉开中法交流帷幕

.

00:00/00:00标清诊断

code:

vid:

uuid:

requestId:

播放时间:

10日下午,由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等主办的“相聚南粤 听见花开”音乐故事会在星海音乐厅举行,唱响关于中外友好交流、守望相助、戮力抗疫的友谊之歌,传递共建更加美好地球家园的国际社会正能量。2020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优秀系列纪录片《海上来客》制片主任王小娟分享了这部记录片背后的东西方文明交汇火花。

据悉,纪录片《海上来客》,是广东省委宣传部“文化走出去”重点纪录片项目,由广州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李林导演团队历时三年打磨而成。全片分为《双重使命》、《商都探秘》、《风云变幻》三集,每集50分钟,讲述了三百年前,第一艘直航中国的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的传奇故事。

300多年前,大航海时代的巅峰时期,欧洲船队在茫茫大海上,不断寻找着新的航海路线和贸易伙伴。“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1698年,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安排下,一艘名为“安菲特利特号”的大型三桅帆船,从法国西南部的拉罗谢尔港起航,朝着遥远的东方出发了。在希腊神话中,安菲特利特是海王波塞冬的夫人,因此这艘船也被人们称为“海神号”。这是历史上第一艘从法国直航中国的船,航行路途困难重重,“海神号”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多次风暴,大部分人甚至在出发前就写下了遗书。

“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远渡重洋赶赴中国呢?在副船长弗朗热的日记里,我们发现了乘客的名单,除了水手和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外,船上还有一批‘国王的科学家’,他们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其中有一位叫白晋的人,他不仅是路易十四的使者,还是康熙皇帝的钦差,有着‘双重身份’,肩负着‘双重使命’。” 王小娟说。

1700年,返航的“海神号”抵达了法国圣路易港,船上带回了大量的中国商品。这些商品不仅为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迅速在法国乃至整个欧洲,掀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著名汉学家伯希和曾将“海神号”第一次广州之行,定义为“中法关系的起源”。

而以白晋为首的“国王的科学家”,则将余生都留在了中国,他们把当时西方最先进的科学文化带到了中国,又向欧洲翻译和介绍了大量的中国典籍,为中西方早期文化、科学、艺术的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小娟说,导演李林从300年前的真实书信中挖掘整理出这段波澜壮阔的海上传奇。制片方还找到了同样关注这个故事的法国作家方索,并和他一起走访了广州、北京、巴黎、拉罗谢尔、洛里昂等多个城市,采访了多位中法学者专家,翻阅了大量的文献档案,最终以纪录片的形式将故事呈现出来。

“虽然故事发生在300年前,却仍与今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是我分享这个故事的初衷。‘海神号’两次航行中国,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贸易,还搭建起当时中法两个国家最高统治者间对话的桥梁,也是中西方两大文明间互相寻找、彼此发现的历程。今天,我们在一起听音乐、听故事,我想就跟我们纪录片想表达的一样,在国际形势日益复杂的当下,只有通过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能共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共享共创美好未来。”

文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方晴

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

视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燕 方晴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 赵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