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以来,《喀秋莎》的经典旋律,在莫斯科的每一次盛大阅兵中都奏响。
苏联解体后,这首《神曲》在俄罗斯联邦代代相传,甚至被誉为“第二国歌”;在国际上,它一直被视为苏联/俄罗斯的重要标志。
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是,2020年12月,国际体育仲裁法院宣布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规定在2022年12月16日之前,俄罗斯运动员不能代表国家参加重大国际赛事,俄罗斯国旗、国家比赛现场不得出现会徽、国歌等。
作为对这一制裁的回应,俄罗斯奥委会应运动员的要求,向国际体育仲裁法院申请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用“喀秋莎”代替国歌。
但是,该申请立即被国际体育仲裁法院明确驳回。原因是这首歌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不符合相关制裁规定
可见歌曲《喀秋莎》的国际影响力很大。
最后,在俄罗斯夺得冬奥会金牌后,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但是,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战争之后,老柴的歌曲也被禁播了
不过,这首歌的诞生与我们中国有很大关系。
1938年,张古峰战役在中、俄、朝边境爆发。
交战双方是日本关东军和驻扎在伪满洲国的苏军。
这场战役涉及非常复杂的历史纠葛和国际大国的分裂,最终导致中国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不再出海。韩国领土。
具体的都是苦泪,这里就不赘述了,不然写2000字就不顺了。我们的重点仍然是“喀秋莎”的诞生。
张古峰战役期间,苏联政府按照惯例,派出一批记者和文艺工作者赴远东,深入战场采访报道,体验生活,提振士气,寻找第一手的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教育材料。
其中有一位名叫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的诗人。
米哈伊尔·伊萨科夫斯基(1900.1.19-1973.7.20)
长期担任《集体农民》杂志主编的伊萨科夫斯基,有着诗人敏锐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但他的语言也非常友好、接地气,非常善于描述农村生活。
“梨花开满地,江面柔纱飘”——据说这是从图们江山美景中汲取战场风的诗人的灵感河。
在那些日子里,伊萨科夫斯基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描述官兵的英勇杀戮场面或战友之间的同志情谊。相反,他从侧面开始,描述了一个名叫卡秋莎的男人。一个农村女孩,想念离开家乡保卫边疆的爱人。
这是诗——“喀秋莎”。
喀秋莎是东斯拉夫妇女的俗称“叶卡捷琳娜 (Екатерина)”的昵称。
一般来说,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昵称是“Katya(Катя)”,如果是比较亲密的人,她会被昵称为“Katyusha”。
通常,就像托尔斯泰著名的《复活》中的女主角一样,她出庭时被称为叶卡捷琳娜·马斯洛娃,但在私下里,她的养母和爱人喜欢称她为喀秋莎。
当然,对于下图中的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她在德国的家乡名字叫索菲亚·奥古斯特),估计没人敢叫她“喀秋莎”了。
俄罗斯电视剧《叶卡捷琳娜大帝》第二季
伊萨科夫斯基将这首诗交给该组织后,直到1939年4月诗人在《真理报》文学部遇到作曲家马特维·布兰彻时才引起广泛关注。
后者问伊萨科夫斯基他手头有没有关于配乐的文献。
所以伊萨科夫斯基给了他卡秋莎。
布兰切尔读后非常惊喜。这首诗不像普通情歌那样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单,非常大气,适合大众唱。
经过诗人和作曲家的反复组合,歌曲《喀秋莎》终于问世了。
1939 年 11 月,在莫斯科苏维埃宫,民谣歌手 Lykia Ruslanova 第一次演唱了《喀秋莎》。
这首歌随后在苏联录制并发行。
《喀秋莎》歌词简单亲切,旋律简单流畅。它很受苏联人的欢迎,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之一。
然而,这首歌走向世界,却与战争有关……
1941 年 6 月 22 日,纳粹德国对苏联进行了闪电战。
此时,苏联措手不及。它非常被动,几乎要命了。
1941 年 7 月的一个晚上,在莫斯科市,新组建的红军近卫军第 3 师即将启程前往第聂伯前线。
这些士兵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匆匆忙忙,连给家人写告别信的时间都来不及。
远征时,莫斯科市民出来送行。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合唱。
原来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生在路边排着队,给刚穿上军装的男生唱《喀秋莎》
——“当梨花开遍天下时,河面上飘着柔软的面纱,喀秋莎站在陡峭的岸边,歌声如明泉……”
《喀秋莎》专辑封面
近卫军第3师官兵深受感动,纷纷向女队庄严行礼。
送行的市民们也高声唱起了《喀秋莎》。
就这样,伴随着歌声,青年卫士三师全体官兵带着激动的泪水,悲壮地向着保卫祖国、保卫祖国的前线悲壮地行进……
两周后,在残酷的乌克兰第聂伯河战役中,该师几乎所有的官兵被杀。
但这场惨烈的战斗意义重大——它给了德军最精锐的古德里装甲部队猛烈迎头,减缓了德军的进攻步伐,也为苏军赢得了宝贵的战利品,形成了最后一道防线捍卫莫斯科时间。
那年战斗中,近卫军第3师全体官兵,在人员数量和武器装备上明显逊色德国装甲兵进行曲,高唱“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令德军战战兢兢。
从此,“喀秋莎”在乌克兰反法西斯战场上回荡,伴随着近卫三师的惨烈事迹,成为苏联反抗精神的代表。随着战壕一路飞扬,在苏军的各个战线上被广泛传唱。
那些年,许多年轻的苏联士兵还没有来得及体验爱情和交女朋友,而这首歌中的邻家女孩“喀秋莎”正好成为了他们心中那个奇妙的幻想对象。
这首歌充满了少女纯真的爱,让那些身处极其艰难的战场的人,心灵得到了爱与爱的慰藉。
歌手 Lykia Ruslanova 在前线表演。虽然此时她已经40多岁了,但她依然是勇士心中的女神
同时,《喀秋莎》也在欧洲反法西斯阵营中广为传唱。
意大利游击队用《喀秋莎》的曲调谱写了歌曲《风在咆哮》;希腊民族解放阵线也制作了自己的军歌;一些波兰和保加利亚游击队将歌词用作联系代码。
更令人惊讶的是,连很多德国士兵都喜欢《喀秋莎》。
有一次战斗间隙,苏联红军步兵连的战壕里德国装甲兵进行曲,正在休息的士兵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歌声在风中飘扬:“梨花开遍天下……”起初,士兵们以为是我自己在唱歌。
但仔细观察,歌声来自相反的德国位置。
连长拿起望远镜,发现对面的德军阵地,一群德军士兵正围着留声机沉迷地听着《喀秋莎》。
上尉很生气,士兵也很生气。
他们在没有征询上级意见的情况下袭击了敌方阵地。
留声机还在旋转,用了 8 条宝贵的生命才终于闯入德军阵地……
事后上级调查,这次战斗不请自来就贸然发动。
而连长的团长对调查上级的人说:“我会接受惩罚的,任何红军士兵都不能容忍。我们的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蹂躏…… 。”
后来这件事丢了,就连内政部的“蓝帽子”也没有进一步调查。
“蓝帽子”在苏军中是个很恐怖的存在
1942年初,一种速射自行火箭炮在苏联乌拉尔兵工厂以惊人的速度量产,并很快装备了前线部队。
这种火箭不仅可以并排发射,而且移动方便,火力凶猛,发射的时候叫的很开心,士兵说用得好。
受苦的德国人称它为“斯大林的器官”。
在苏联士兵方面,首字母“K”与爱神“喀秋莎”有关。
因此,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军队中传播开来。
等待战斗的“喀秋莎”
事实上,这枚火箭是由沃罗涅日地区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的,而“K”取自共产国际在俄语中的第一个字母——这只是一个工厂标记。
1945 年的春天又是一个梨花季。在“喀秋莎”的协助下,苏联红军进入柏林,在利基亚·鲁斯拉诺娃的带领下,自豪地在柏林议会大厦前,热情地唱起了喀秋莎。
当年的场景
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喀秋莎成为志愿军精神与火力的双重武器。
“战斗喀秋莎”激发了新中国第一批自制火箭炮的诞生。
而“会唱歌的喀秋莎”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非常着迷的“苏联美少女”形象。
朝鲜战场上的喀秋莎火箭炮
多年后,卫国战争的伤痛已经褪去,但人们会永远记得那个名叫“喀秋莎”的女孩。
“喀秋莎”最终成为苏联乃至俄罗斯的象征,享誉国际。
当代角色扮演
情况也是如此。在颜色革命后的乌克兰,这首被前人染血的经典被列为“禁歌”。
《喀秋莎》第一次被用作保卫祖国、保卫国家的战歌,却在乌克兰的第聂伯河上响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