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解放军什么重机枪能够用这么牛?听萨沙说一说

本文由莎莎原创,禁止任何媒体转载

二战苏联重机枪在中国使用40年:我国第一把制式重机枪53式

有重机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的标准装备。有意思的是,这把苏联在二战时期研究的重机枪,解放军已经使用了40年,一直是战场上的主力军。它在朝鲜战争、中印战争甚至中越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什么样的重机枪能用得这么好?听听萨沙怎么说。

早在红军时代,红军就知道重机枪的重要性。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解放军装备大量重机枪还是解放战争的事情。

朝鲜战争爆发后,由于机动灵活的作战需要,许多部队无法携带大量重机枪。相反,敌方美军非常重视重机枪。除了一线步兵携带的大量M1919重机枪外,还有大口径12.7mm M2重机枪。在防御行动中二战时期美军冲峰枪,美军十分重视重机枪的作用,认为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持续压制火力

实战中,美军使用所有重机枪作为火力支援,包括坦克机枪、装甲车机枪、卡车机枪甚至吉普机枪。

美军甚至配备了M16防空装甲车,配备4挺大口径高射机枪,直接用于平射。

在著名的托坪里战役中,美军使用了6辆这样的M16装甲车,给我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如果解放军在进攻时没有重机枪,单靠轻机枪是无法有效压制美军重机枪的。后续步兵进攻行动将遭遇严重阻碍,伤亡惨重。

美军为何经常以较小的兵力对抗数倍于志愿者人数的长期袭击?因为他们的机枪火力优势。毕竟,无论有多少人,血肉之躯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在长津湖之战中,志愿军的将领们曾感叹:现代战争不是靠人多就能做到的,即使集中五六倍的兵力也不行。你必须至少有部分火力优势,否则你根本无法攻击。

也是如此。志愿军急需重机枪火力。于是,志愿军从苏联采购了36个师的武器装备,其中重机枪就是大名鼎鼎的SG-43重机枪。

SG-43重机枪非常有名,是二战时期苏军的制式重机枪。

在SG-43诞生之前,苏军还在使用过时的马克西姆水冷式M1910/30重机枪。

该枪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已大量装备于俄罗斯军队,在1940年代苏德战争期间也没有改变。

M1910/30重机枪具有很强的射击性能。它其实是俄罗斯版的马克西姆重机枪,只是枪架比较独特。

从苏军的角度来看,该枪最大的问题是还是水冷的。在苏联的很多地方,一年有8个月的雪天,在野外很难找到液态水。机枪手往往需要先将雪加热成水,然后将其用作机枪冷却水。这种方法相当不可靠,严重影响重机枪的连续作战能力。

同时,M1910/30重机枪很重,高达62公斤,战场机动性很差。苏联内战期间,重机枪直接用作火炮,用马车运输。由于地形稍微复杂,M1910/30 无法机动。大部分是作为防御,或者是从远处掩护向二线阵地开火,无法跟随步兵及时推进。

在苏德战争中,苏军很快就遇到了德国的MG34和MG42通用机枪。这些风冷机枪根本不需要冷却水,只需要更换枪管。这些机枪也更轻,机动性更强,使它们能够跟上步兵的猛攻。与此同时,美国、法国甚至日本也有风冷重机枪,表现不俗。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希望苏军也能尽快配备新型风冷重机枪。

这个任务交给了苏联的枪械设计师。郭柳诺夫于1942年研制出重机枪,经过严格测试,于1943年正式装备苏军。

当时苏联同时测试了12门原型炮,最终淘汰了其他11门。

有趣的是,最后留下了两位重机枪的设计者,一位是大名鼎鼎的大师德加列夫,另一位则是鲜为人知的戈留诺夫。

斯大林亲自询问测试工作,他甚至没有听说过戈留诺夫的名字。

通常情况下,胜利者似乎应该是苏联的老主人杰加罗夫,斯大林也倾向于他的工作。

有趣的是,泽加列夫在测试的最后阶段坦率地告诉斯大林,戈留诺夫的工作更加成熟实用。

写到这里,萨沙忍不住想起了自己看过很多次的采访记录。当国内很多设计师被问及枪械的性能缺陷时,第一反应是我们的设计没有问题,但生产过程中有问题。

与贾加列夫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相比,差距不是一丁点。

于是,著名的郭柳诺夫SG-43重机枪诞生了,第一批机枪于1943年10月被送往前线。

遗憾的是,设计师郭柳诺夫本人因过度劳累于 1943 年 11 月去世,享年 42 岁。

他没有看到他的重机枪,全副武装的军队。

SG-43重机枪最大的特点就是采用风冷式,不需要冷却水,结构也简单很多。

其他性能方面,SG-43重机枪也不错。

美军二战单兵装备_二战德军vs二战美军_二战时期美军冲峰枪

火力强劲,射击精度好,机枪非常可靠,各方面性能不亚于M1910/30。

另外,由于结构比较简单,SG-43重机枪制造起来也比较容易,不需要任何高精度设备,普通工厂就可以加工制造。

相反,M1910/30拥有数百个零件,其中很多零件非常精致,需要高超的加工工艺,严重影响生产速度。

不过SG-43重机枪还是很重的,全枪重54公斤,其中轮式枪架重41公斤。

行军时,SG-43重机枪主要是马背。在前线行军时,该枪可分解成3个部分由3名士兵携带,1个携带枪身,1个携带护板,1个携带枪架。而且即使是最轻的枪身,士兵也必须携带多达 14 公斤的重量。

如果没有水冷系统,SG-43 重机枪的持续射击能力就会降低。

一般在500发射击后,重机枪会迅速更换枪管,然后继续射击500发。

虽然换枪管的速度很快,但毕竟也造成了火力的中断。二战自然不同于一战,即使是重机枪,也很少能在不换位的情况下射出500发子弹,很容易被敌人锁死。所以这个火力中断问题并不严重。

在苏军中,SG-43重机枪是营级重机枪。当时,苏联陆军的每个步兵营都配备了一个机枪连,配备了12门SG-43。平均而言,每个苏联步兵连可以分配四挺 SG-43 重机枪。如果是主攻连,往往能拿到6个以上,每个排都有2挺重机枪覆盖。

这种火力装备还是蛮强的,也是苏军步兵强的原因之一。

同一时代的国军,中央军的主力步兵团只有两三挺重机枪,火力相差很大。

不过苏军的火力并没有超过敌方德军,德军步兵营也有大约12挺MG34或MG42通用机枪。

可以说,SG-43是苏军最重要的机枪火力掩护,任何一种轻机枪都无法压制它。

实战中,苏军对SG-43的射程、精度、火力连续性和可靠性相当满意,认为不亚于以往的水冷重机枪。而且机枪的结构比较简单,维修比较方便,故障率也很低,非常适合残酷的大规模战争。

苏军官兵对SG-43的压制能力特别满意。该枪的战斗射速为每分钟100发,配合250发弹链,全击火力可维持近3分钟的火力压制。这真太了不起了。可以在这3分钟内形成大弹幕,进行恐怖的火力覆盖。敌兵进入这个区域,幸运多于幸运。

SG-43虽然没有水冷,但也可以长时间连续射击,进行覆盖火力压制。

在苏联的防御行动中,SG-43 可以在掩体或战壕中持续射击数十分钟。只要两架SG-43形成交火网,就很难突破敌人的数量。因此,SG-43 在防御方面表现最好。

在进攻行动中,SG-43经常推进到400到600米的距离,提供比DP轻机枪更强大的火力。通过侧翼火力,SG-43还以弹雨覆盖敌方防御阵地,压制敌机枪火力,护航步兵一点一点冲锋。由于SG-43的火力连续性高、精度高,且平射的有效射程高达1000米,在600米的距离也能有效压制。

在进攻行动中,SG-43虽然很多时候都停留在二线,无法像轻机枪一样直接掩护前方,但它的压制力依然无与伦比。

在苏军无数次的进攻行动中,是否有SG-43作为掩护,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在一个案例中,一家苏联公司在炮火掩护下冲锋。这家公司由于各种原因没有SG-43重机枪,只有DP轻机枪作为掩护。

结果,在冲锋中,苏军官兵被德军MG42无情镇压,轻机枪迅速失火。

随后,德军毫无顾忌地用机枪交火,造成苏军30余人死亡、60余人受伤。连长也阵亡,几乎全军覆没。

当天在该团另一连的指挥下,连长经验丰富,调集了4门SG-43对德机枪进行压制。德国MG42机枪虽然威力强大,但也存在射速高、火力连续性差的缺点。在4门SG-43的压制下,德军机枪逐渐无法开火。苏军官兵乘机冲锋,以20多人伤亡为代价,占领阵地,歼灭德军40余人。

在整个二战期间,SG-43 是苏联军队的标准装备。

然而,当SG-43到达志愿者手中时,前五场战斗已经结束。

正因为如此,否则连骡马都无法在前三场战斗的强行行军中,扛着40多公斤重的SG-43翻山越岭,更不用说人了。

到1952年,志愿军开始大量装备SG-43重机枪。此时敌我双方主要是进行阵地战,而不是运动战。

因此,SG-43最大的缺点,也就是重量过大的问题,并没有那么可怕。

上甘岭志愿军等一线官兵认为SG-43非常实用。

该枪具有出色的持续火力,在防御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在SG-43的反复开火下,美韩联军的攻势将被轻易瓦解。如果美军和韩军不消灭志愿军的SG-43,步兵不可能随便穿过火网冲锋,基本等于死。

上甘岭597高地9连、8连一排装备重机枪4挺。在这些防御行动中,前线步兵可以缺少任何武器,除了重机枪。

只有重机枪才能保证压制来袭敌人的火力,同时以大量伤害攻击敌人,压制对手的攻势。

仅10月14日和10月15日这两天,597号就损坏了10挺转盘机枪、62挺冲锋枪、90支步枪,发射了近40万发子弹,近万发手榴弹和手榴弹。

二战德军vs二战美军_美军二战单兵装备_二战时期美军冲峰枪

大家应该注意到,近40万发子弹主要来自重机枪。有趣的是,虽然其他枪支发射的子弹要少得多

仍有不少轻机枪、冲锋枪甚至步枪受损。

苏制DP轻机枪只要持续射击200多发,枪管就会变红甚至变形。这时候连续射击会导致枪报废,必须停止射击冷却。

SG-43重机枪发射了这么多子弹,但没有一颗被损坏。这绝对是一把硬骨机枪。

尤其是志愿者撤退到隧道后,SG-43更加实用。SG-43有一个在隧道内开火的弹道护盾,刚好能有效保护机枪手,大大减少伤亡。

因为美国空军非常嚣张,前线步兵甚至需要使用SG-43进行防空。

战斗英雄机枪连副班长蒋丞非常震惊地回忆说:一架敌机要轰炸我们,它冲下来,我撞到它的头;当它飞过来的时候,我撞到了它的尾巴……我站在深坑的底部,把机枪夹在沟头上开始射击,不管它能不能打到,然后结果真的被击落了。

江澄作为重机枪手,在战友稀少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了很多天。他的SG-43打死打伤大量敌人,战后一等功奖上写着: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蒋丞配合反击,保卫了537.7高地的战斗。高度的英勇和坚韧,克服重重困难,带领小队在敌方大炮的严密封锁下,用重机枪击落了一架敌机。,封锁了敌人的运输道路……

别以为蒋丞轻而易举就拿到了这个荣誉,就算他有一把优秀的重机枪,他也会死的。

这一战,蒋丞腹部受了重伤,肠子流了出来。

那时,敌人正在冲锋,一切都可以阻止,也就是重机枪的火力无法阻止。蒋丞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继续用重机枪射击,直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接受了治疗。

SG-43的性能如此出色,然后我国仿制了53式重机枪,这也是解放军第一把制式重机枪。

53式重机枪投产后,马上就遇到了尴尬,那就是中印战争。

1962年战争中,解放军对53式重机枪的火力感到满意,但认为它太重,根本不适合高原作战。在高原环境下,由于缺氧,士兵的负重能力严重降低,有的还不到平原的一半。

普通士兵携带一挺10公斤左右的轻机枪,在山区行军时会感到不知所措,更不用说重达40公斤的53式重机枪了。

在这场战斗中,53式重机枪难以跟上步兵的强劲速度,导致前线穿插部队缺乏压制性重机枪火力。

在印军的一些碉堡里,还有英国维克斯水冷重机枪。这种重机枪年代久远,火力强劲。我军56式轻机枪难以压制。

二战时期美军冲峰枪_美军二战单兵装备_二战德军vs二战美军

我军在攻势中曾因印军重机枪而遭受重大损失。当时,一个连队攻击印军阵地前线,突然被雷区挡住。印军立即用重机枪掩护火力。我军的重机枪跟不上部队的冲锋速度,无法提供火力支援,轻机枪也比不上。结果,几乎所有步兵连都伤亡惨重,损失惨重。

好在印军战斗僵化,缺乏斗志,经常一键崩溃。这种重机枪坚持下去的例子并不多。

战后总结写道:我军主要使用53式重机枪(仿苏联戈留诺夫机枪),作战性能与印度重机枪相近,但枪管不需要水冷. 该枪采用重型轮式车架,重量太重,不利于山地作战。有时,为了将枪安装在山坡上,必须将安装轮安装在其他战斗机的肩膀上。重机枪一般编入步兵团机枪连和步兵营机枪连,以支援步兵连作战,同时也为主攻连加强1-2。

即便如此,在一些不需要高速机动的行动中,53式重机枪依然发挥威力。

多龙桥战役中,印军马德拉斯联军于11月20日上午10时从邦迪拉逃出,进入我军伏击圈。多龙桥伏击了我军一个营部和一个步兵班,共计36人,装备有3门82迫击炮和2门53式重机枪。

在我军重机枪火力的阻挠下,印军根本无法推进,领先的数十人不是死伤就是死伤。眼看无法撤退,追兵逼近,印军无法突破重机枪火网,官兵彻底失去了抵抗的意志,放下了武器。在这场战斗中,35名印第安人阵亡二战时期美军冲峰枪,206人投降,而我军只有3人受伤。

随着军事技术的进步,二战时期研制的53式重机枪早已落伍。苏联早在1950年代就彻底淘汰了SG-43,我军也计划在1960年代将53式换成67式重机枪。

不料,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解放军发现自行研制和射击的67式重机枪不可靠。

这就像所谓的传武大师。通常在互联网上吹牛是可以的。实战中,真刀真枪是拼命的,没有办法伪装。给前线部队配备垃圾重机枪,无异于把年轻士兵送死。

在这样的情况下,解放军居然打开了仓库,拿出了退役10年的53式重机枪,装备了大量部队。

在越南复杂的丛林和山地环境,比中印边境的雪域高原好不了多少,重型53式重机枪是相当不合适的,但它只能在架子上抓鸭子。

好在53式的火力压制还是很不错的,足以完成步兵连级的火力防护任务,哪怕是40年前的武器。

然而,53式重机枪的淘汰是不可避免的,早在1950年代就应该淘汰了。

中越战争结束后,53式重机枪全面投入现役。

需要注意的是,解放军还装备了57式重机枪。57式重机枪是53式的轻量化版本,主要性能和结构基本相同。但57式重机枪通过改装枪架等手段,将重量从40公斤减至29公斤。

虽然这个重量还是太大了,但比起53式可怕的重量,也轻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