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刀剑笑&叨叨姐
尘埃落定。
香港选举新规今天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获得全票通过,全国人大层面围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办法的立法行动由此完成。
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简单描绘了香港接下来的大致安排:
4月中提交条例草案,期望5月底完成审议三读通过,6月进行选民登记,计划9月先举行选委会选举,12月改选立法会。这一届立法会将继续运作到10月中下旬。
香港由乱到治的政治路线图更加明朗。
01
今天通过的对《基本法》附件一和附件二的修订,总共4200多字,主要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产生办法。
先说说选委会。
首先,选委会整体构成发生变化。
选委会人数从原来的1200人增加到1500人,原来的四大界别也增至五个界别。
新增的第五届别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香港代表,以及一些中国全国性组织的香港成员。
这显然是为了让更多的爱国爱港人士能参与到选委会中。
涉及到具体的界别,部分有合并或者压缩。
比如医学界和卫生服务界原本在选委会中各有30席,在合并为医学及卫生服务界后,总共拥有30席。教育界和高等教育界同样原来各有30席,如今合并后占30席。
社会福利界从60席压缩至30席。
还有“一增一减”尤为引人关注。
选委会新增商界(第三)17席,着力体现在港中国企业的存在。目前香港2000多家上市公司中,近一半是中资企业,市值更是超过七成。
而区议会界别已被取消。也就是说,区议员不再被纳入到选委会中。
人大常委谭耀宗说,这是根据《基本法》第97条的精神,让区议会“去政治化”,使其不再成为“反中乱港分子瘫痪政府,破坏‘一国两制’的平台”。
第二,选委会的功能实现升级。
以往它只负责提名以及选举特首,今后将被赋权产生较大比例的立法会议员,而且行政长官候选人在获得至少188名选委会委员提名的同时,必须在五大界别中分别获得不少于15张提名票。
第三,选委会还将首次设立召集人制度。
林郑月娥在今天下午举行的记者会上透露,召集人制度只会在选举期间出现特殊情况时才会启动。
至于谁会是这位总召集人呢,《基本法》附件一说的是“担任国家领导职务的选举委员会委员”,林郑进一步明确,召集人将会是政协副主席。
如今两名香港政协副主席是董建华和梁振英。
如此种种具体改动,最根本的是,选委会由此实现重构。
选委会将增加代表性、民主性,也可避免香港之前选举制度的碎片化和对抗性。
02
立法会呢,也有了很大变化。
如今的立法会由70席增加至90席,并呈现“432”的分布:选委会选举的议员占40席,功能界别控制30席,分区直选20席。
对比一下,以前的立法会70席由地区直选和功能组别议员各占35席。
而且,现在的参选门槛有所提高:所有参选人必须获得选委会五大界别分别不少于2名、不多于4名委员的提名。
谭耀宗认为,这不仅能确保爱国爱港者进入立法会,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在立法会发挥真正的作用,与特区政府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衡监督。
除了选委会和立法会具体构成和产生方式的变化外,今天通过的选举新规还明确了一点:将设立“候选人资格审查委员会”。
这一资审会将负责审查并确认选委会候选人、行政长官候选人和立法会议员候选人的资格。
林郑月娥专门就这一公众关心的话题做出了回应。
她说,资审会的成员不会很多,将由几位特区主要官员担任。
具体的流程是,先由香港警队国安处对每一位候选人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确认其是否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政府;然后将审查结果交由国安委形成是否可以参选的意见书,资审会再根据这份意见书做出是否“DQ”的最终决定。
说是“最终”,是因为对资审会的决定,不得提起诉讼。
由此看来,国安系统将在候选人的资格审查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也将确保参选者符合“爱国者治港”原则。
03
此番对香港选举制度的具体修订“并不出人意料”。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新修订的香港基本法附件一、附件二后,BBC、CNN等外媒一如既往地泼脏水,还是那些“限制香港市民选举权利”等陈词滥调,但同时它们又不得不承认:北京的修法一定会来。
它们也清楚,香港极端反对派的言行早已法理难容。
两个附件的修订,将确保“爱国者治港”原则的落实,堵住祸港乱港势力政治上搞破坏的漏洞。
连CNN都说,自此,香港反对派再想控制立法会“不可能了”。
有香港问题学者总结这次修法的特点,一是“小切口、大手术”。
这次只修订了香港基本法的两个附件,基本法本身一个字没有动。但这次的修订又极具针对性,聚焦行政长官和立法会选举办法,精准堵住政权建设上的漏洞。
二是组成维护香港和平与繁荣的“两道屏障”。
很多人将选举办法修订与香港国安法联系起来:
去年6月底实施的香港国安法像一道防火墙,列出“负面清单”,指明任何危害港区及中国国家安全的言行都将受到严惩。
今天通过的选举办法修订,则是相对正向的,初衷在于引导落实“爱国者治港”,将反中乱港势力排除在港区治理架构之外。
也就是说,一个侧重“违法必惩”,一个旨在“事先屏蔽”。
两道制度屏障立定,香港局势未来会怎样发展?
“可以预期,香港治理将翻开新的一页”,环球时报社评一语中的,“这就是香港局势的转折点。”
但一些专家也指出,至少有三点仍需特别注意。
一是极端反对派肯定会有反弹,规模可能还不会小。
他们可能到国际社会上进一步渲染,鼓动西方就涉港问题加大制裁;也有可能借助新疆等其他话题,继续煽动西方对中国内地的恶意。
境外敌对势力也将加大对香港事务的外部舆论攻击,搞一些虚张声势的所谓“抵制”。
两道制度屏障之下,它们这些动作当然无济于事。但我们在舆论战方面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要继续向世界讲清楚,争取尽可能多的支持和理解。
第二点,温和反对派要摸索成为一种“建设性存在”。
一位香港资深媒体人说,这是未来香港治理面临的一个“比较新的问题”。
理性和温和反对派一定会继续参政。这是香港社会的一个共识,相信中央和港区政府也会为此留出空间。
而且香港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它有反对派。问题只是在于,这部分人不能走政治破坏和祸港反中的邪路,而应为香港之治发挥建设性作用。
第三,政治环境稳定后,经济民生等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
在选举制度完善后,有学者指出,香港的政治乱局要结束了。接下来,港府要集中精力解决就业、住房等民生问题,以及经济发展中的深层矛盾。
两道制度屏障是香港由乱到治的转折点,但也是一个新起点。
再出发的香港,要迎着各种困难奋楫前行。而努力着的香港,未来依旧繁荣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