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冬季风暴影响北美等地,与此同时我国也经历了气温“过山车”,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极端冷暖事件频发或成新常态。
今年以来,北美大部地区先暖后冷,1月上旬,北美大部明显偏暖,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超过10℃。但2月13—17日,随着冬季风暴“乌里”来袭,加拿大南部、美国大部、墨西哥北部遭遇强寒流和极端暴风雪过程。不仅如此,本月西欧地区掀起大寒潮,并逐步影响了中欧、东欧,并直下南欧和地中海区域。我国冷暖起伏也十分显著,1月6—8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寒潮侵袭,5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2月19—21日则升温迅猛,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进入本周,在冷空气影响下,大部地区气温又大幅回落。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 导致近期北半球冷暖不均、极端冷暖事件的直接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它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背景下大气的不稳定性增加。
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
国家气候中心专家表示,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地区变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区的两倍,导致大量冰川融化,海冰消融,北极海冰去年秋季达到历史第二少。今年2月中旬,我国北极“黄河”站的监测气温在-4℃至-10℃,处于显著偏暖状态。北极海冰减少和气温升高,会导致极涡变得不稳定,进而发生分裂和移位。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 周兵: 极涡是一直存在的,就是在冬季时,有大量的冷气团堆积在北极圈附近,当这个系统偏离极区的位置时,就会导致大范围的冷气团向中纬度地区倾泻。在1月上旬左右,极涡的位置偏向东半球,所以在1月份上旬到中旬,我国经历了多次寒潮过程。今年2月份极涡的位置偏向西半球,在北美附近就是一个深厚的槽,带动极地的冷气团向南倾泻,强度比较强,一直影响到了得克萨斯州,甚至墨西哥。
专家表示,全球变暖导致了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冷暖事件频繁发生且强度增大或已成为新常态,在未来,我们可能面临更加炎热的夏季、更加猛烈的对流,同时也有更加频繁的冬季寒潮影响,更需重视气候变化并加强防范和应对。(总台央视记者 任梅梅 董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