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热评丨既要管好学生的手机,也要规范作业布置

手机管理是一个困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老问题。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手机在中小学生中越来越普及,但是中小学生自制力较差,容易沉迷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内容,将手机带进学校、课堂,不仅带来了很多教学管理的问题,也加速了近视低龄化。不管是为了让学生专心学习,还是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必要加强和规范学校手机日常管理。但究竟该如何管理,学校、家庭、社会各执一词,教育部的通知无疑有利于平息争议、统一共识,为基层学校管理手机提供了依据。

有不少网友担心,不让学生带手机,但是学校和教师还是通过手机布置作业、发布通知,甚至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咋办?所以,教育部在通知里再一次重申,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如果一边不让学生带手机,一边却又用手机布置作业,让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让学生在家里不得不使用手机,那么不管是保护视力,还是防沉迷,都将是缘木求鱼,学生和家长自然将左右为难。

实际上,教育部早就提出过禁止教师使用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布置作业,很多省份也在地方文件中提出了这一要求,但是现实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一些学校和教师不仅用手机等布置作业、发布通知,还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把教师的职责转嫁给了家长,导致出现了“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现象。这背后是一些学校和教师为图轻松、省事,过度依赖手机等电子设备开展教学工作,没有充分履行教育职责。

所以,加强手机日常管理,既包括管理好学生的手机使用,也包括要求学校和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履行教育职责,规范和改进作业布置方式等。教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学生记住作业,本身具有教育意义,能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进一步说,要求师生共同摆脱对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是为了让教育教学、师生互动更有人情味,回归教育初心。

学校管理手机有规可循,管理还要切忌简单粗暴,对于一些违规行为,要注重教育引导,而不是用摔手机、砸手机等违法方式来处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对手机确有需求的,要与家长、学生共同制定规则,明确允许带手机进校园的具体细则,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避免“一刀切”。(文丨杨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