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苏联设计师奇热夫斯基成功研制出能飞万米高空的平流层飞机——
让战机飞得又高又稳
■高德政孙斌
苏联某型平流层飞机。资料图片
平流层,位于地表上空10000-50000米。平流层内大气平稳、能见度高,有利于高空飞行和侦察,具有很高的军事战略价值。争夺平流层、获取制空权,一直是世界各国战略博弈的焦点。
20世纪30年代,苏联开始平流层飞机研制工作。万米高空之上,飞机的密封舱设计成为研制重点。如何调节密封舱内的温度,成为设计师奇热夫斯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问题催生创新灵感。奇热夫斯基巧妙采用了三座密封舱气动布局。这种密封舱汲取苏联海军潜艇的制造经验,配有除湿装置和通风设备,能保证舱内干燥且氧气充足。
1935年12月13日,苏联空军试飞员驾驶奇热夫斯基主持研制的第一架平流层飞机,从斯摩棱斯克第35飞机制造厂机场起飞。苏联飞机开始第一次“搏击”平流层。
为进一步提高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性能,奇热夫斯基带领技术人员对飞机进行技术革新——舍弃笨重的双轮式主起落架,取而代之的是以结构轻巧、不可收放式单轮主起落架;改变机身结构,新的机舱呈圆筒形,机舱壁板用密封垫圈和密封胶密封,而机身的布线则采用金属环沿机身布置,密闭性能非常出色;用830马力发动机替代之前的725马力发动机,并安装了2个涡轮增压器,大幅提高了发动机功率。
在随后试飞过程中,改进后的飞机在安全、航程和爬升率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最高可爬升到14100米。后续研制的系列平流层飞机都沿用了这架飞机的设计理念。
那时候,有不少国家也在研制平流层飞机。为有效应对他国平流层飞机,奇热夫斯基决定研制一款装有武器系统的平流层飞机——配备一部遥控式航空机枪。
1940年,加装机枪的平流层飞机正式诞生。之后,衍生出一系列型号,可用于航空运输、军事侦察等多种飞行任务,为苏联航空工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