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机从襁褓中,到如今已经在战场上大放异彩,活跃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热点冲突地区。不过即便如此,攻击机由于其载弹量大、低空突防能力、火力凶猛等特点,依然拥有强大的存在感,比如俄罗斯在叙利亚战争中投入的数十架苏25攻击机,以及美国再次延长了A-10攻击机的使用寿命。在某些方面,它也显示了战场上攻击机的存在。事实上,除了强5型攻击机,中国还研发了一款攻击机,其性能即使现在仍将超过苏25和A-10。这是中途放弃的强六攻击机。
说起强6攻击机,我们得时光倒流到1970年代。 1974年的西沙海战中,虽然中国海军充分发挥了在海上打刺刀的勇猛精神,但仅靠几艘猎潜艇就击败了伪南越海军的千吨级护卫舰。然而,在这次海上行动中,空中支援的不足也暴露无遗。因此,当时中国海空军要求国内厂商研制新型支援战机。除了沉飞提出的歼8改进方案和西飞提出的飞豹计划之外,洪都还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本文的一个方案。主角,强六攻击机计划。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可变后掠翼飞机成为世界飞机设计的新趋势。这一时期采用该技术的代表机型是美国的F-111和苏联的米格23。等待。变后掠翼技术主要是为了平衡飞机在高低速飞行时对主翼的要求之间的矛盾,但会增加结构重量,降低部分性能,增加研制成本和技术难度。而在此期间中国的攻击机,中国从埃及获得了一批MiG-23MC战斗机,并对其变后掠翼机构进行了研究。作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具有制造攻击机经验的南昌飞机厂(洪都航空),在强五总设计师卢小鹏的坚持下,决定研制单发单座以米格23MC为基础的超音速攻击机作为强5和歼6的共同后续机型,命名为强5。 6、strong-6程序诞生了。
强6攻击机的整体布局很有特色,可变后掠翼和腹部进气口,就像米格23和F-16战斗机的有机结合。除了布局之外,最厉害的还是强六计划用电传飞控,简直太神奇了。要知道,即使是后期出现的苏27战机,当时仍在使用模拟电传飞控,而在当时国内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中国军人充分发挥顽强的拼搏精神,使用有限的发展电传飞行控制的信息。有效。至于发动机强6,则选用了当时即将研制成功的涡扇6发动机。这是我国研制的第一台涡扇发动机。其整体性能可与AL-31F和美国F-100相媲美。航电设备方面,强六机载电子设备采用米格23BN仿制改进的相关设备,主要包括:“高空云雀子新雷达”,激光测量仪由米格23BN改进而来。米格23装备“测距仪、视线6瞄准具、雷达预警系统、通信站、无线电高度计、无线电罗盘、短程导航和着陆系统等。其中,雷达和具有地面功能的瞄准具使Q-6成为可能执行敌人的攻击任务。
总的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的攻击机,强六采用了包括涡扇六发动机、可变后掠翼技术、电传飞控等先进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整体性能非常先进,然后正是因为太先进了,另外涡扇6发动机也遭遇了难产,迫使强6攻击机下马。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我们都知道,西飞的计划终于通过了,实现了现在的飞豹。正如一位航空专家所说,强六的技术指标,中国直到2000年左右才具备真正的研发实力,但强六诞生得早。 (马卡罗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