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引进苏27的关键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生产和改进体系。该体系的建立不能仅限于组装生产能力的获取。图为中国制造的歼11战斗机。
中国利用苏27战机生产线建立三代机生产体系
中国引进苏27的关键目标是建立独立的生产和改进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不应局限于获得组装生产能力,而应从最基本的制造到成品供应一体化。配套完善流畅的生产体系。军方和航空制造部门关于是否抄袭苏27的争论结束后,中国领导层下定决心“两条腿走路”,不仅要自主研发新一代战机,还要实现国产化Su-27 尽快。
1997年,苏27在国内生产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准备工作开始。生产的苏27被命名为歼11。这是我国航空工业体系首次量产第三代战机。由于俄方提供的图纸版本滞后于实际生产线,不符合最终产品(如图纸与零件不匹配,零件与零件模具不匹配),我们有依托国内实力,补充完善了这一点,建立了比进口生产线更先进的生产体系。
2000年第一批国产歼11战机正式交付中国空军
1998年12月16日,SAC组装的Su-27成功首飞。在完成了早期的原型组装和试飞后,已经有一定经验的SAC开始了J-11的量产。J-11 于 2000 年左右交付。由空军使用。虽然歼11的发动机和航电设备仍由俄罗斯提供中国有多少苏27战斗机,但歼11的生产和交付证明,沉阳飞机公司已经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
苏27生产权的引进,极大地震撼了国内航空业,促使我国在机械制造技术、焊接技术、空空导弹改进、现代工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为国内提供动力和航空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期间,1999年中国又进口了28架Su-27UBK两座,全部于2002年底交付。
图为胡锦涛视察沉飞,坐上歼11战机试验座,观察驾驶舱。
苏27战机航电系统落后中国研制改进型歼11B
虽然苏27的引进和生产解决了中国空军的“燃眉之急”,但我们必须看到,苏27的雷达航电、机载武器和飞控系统在当时还只是前苏联的水平。 1980 年代初。它的技术性能水平对于它的潜在对手来说已经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术了。其高性能飞机平台本身的设计和生产是中国航空工业真正需要的关键。苏27的国产化成功只是用国产材料替代俄罗斯提供的生产材料,飞机本身的技术地位和结构材料不会有太大变化。在提高进口车型的生产和技术吸收后,中国出货的苏27性能逐批提升,进口的苏27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在电子设备方面。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改进型——J-11B。
中国开发雷达和航空电子系统,为 J-11B 战斗机配备西方标准
2006年,神飞在国产歼11的基础上研制的歼11B的图片开始出现在网上。相信该型号采用国产火控电子设备和配套武器,与电子技术水平逐渐落后的苏27SK相比,战力明显提升。之所以强调改进仅限于航电武器系统,是因为中国对苏27的气动设计、飞行性能和发展潜力感到满意。与此同时,中国的航空及相关电子产业体系也在与逐渐缓和的西方国家的交往中学到甚至获得了很多“好东西”。由于武器禁运和其他政策,我们无法获得相关成品。机载设备受益匪浅。一些军迷熟悉的相关雷达和航电设备,基本都是按照西方标准开发的。
中国开发雷达和航空电子系统,为 J-11B 战斗机配备西方标准。图为歼11B战斗机。
J-11B战机可多机协同多目标攻击远胜于苏27战机
在“中西结合”的技术积累下,歼11B于2003年12月完成了首飞。首飞成功,意味着中国彻底了解了苏27SK的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完全有能力依靠自己的科学研究。生产力量完成了Su-27SK的生产,并利用中国掌握的成熟技术对其进行了改进。这种能力的掌握,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许更容易理解:在中俄军事交流的某一年,俄罗斯空军的飞行员看到中国的苏27战机,就想坐上一席。他们认为熟悉的东西。“老伙伴”的驾驶舱被中方拒绝。
J-11B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综合火控系统,替代了原Su-27SK简单的攻击/导航系统。重点关注作战需求的提高和机载武器的增加,重点关注作战任务的相关系统。它可以提供更快、更准确、更多的目标信息,具有多机协同和多目标攻击能力。
J-11B还配备了国产脉冲多普勒火控雷达、全玻璃驾驶舱和四度电传操纵系统。J-11B的另一个突破是可以搭载国产“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
图为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1BS战斗机。
中国急需具备强大空战能力的远程战斗轰炸机
在Su-27SK和Su-27UBK机型中,中国最初只引进了单座Su-27SK的生产技术。为了满足战术攻击力量发展和飞行训练的要求,中国还大量引进了Su-27UBK和Su-30MK。2007年6月,一架标有“J-11BS”的型号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展出。J-11BS出现时,很多人以为它只是J-11B的两座教练版,但后来出现的信息。表示将成为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成员。
随着中国空中力量作战思维向远程、综合攻防方向发展,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强大空战能力的多用途重型远程战斗轰炸机。当时歼11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机载雷达都比较落后,攻击地面目标的能力非常有限。J-11机载火控雷达无法引导中国迅速发展的国产机载武器。虽然中国已经有了比较满意的“飞豹”战斗轰炸机中国有多少苏27战斗机,但该机极其有限的空战能力并不适合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高压”状态。
J-11BS的载弹量和射程不如苏30但比飞豹战斗机好
因此,中国决定研制可配备国产先进雷达、机载电子设备和国产涡扇发动机的歼11B,力争弥补苏30MK数量不足。J-11BS的出现,表明中国航空兵从单纯的本土防空发展到远程进攻型发展,同时大大提升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作战构成。中国海航装备长期以国产为主,性能严重落后于空军。此外,歼8、歼轰7等战机要么腿短,要么空战能力不足。
J-11BS虽然在载弹量和作战半径方面不如进口俄制苏30MK,但其空战能力和精确打击能力超过现役相关战机,明显优于进口俄制苏30MK “飞豹”。最重要的是,歼11BS是中国制造的,相关技术完全掌握在中国自己手中,完全不用担心被别人控制。
J-11BS的重要改进在于它大量使用复合材料,并配备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具有很强的空对地/海目标探测能力,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力。驾驶舱前安装了国内最新的红外搜索跟踪和光电瞄准系统。此外,还配备了国内新型头盔瞄准显示系统等先进设备。
J-15舰载机应该是在J-11B基础上的Su-33的翻版。图为歼15舰载机。
中国研制歼15舰载机装备解放军首艘航母
当中国决定以“瓦良格”号为基础改造航母平台时,使用哪款舰载机成为无数人猜测的问题。-10K(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苏33的原型机),国产舰载战斗机歼15出现在众人面前。由于公开信息非常有限,我们不知道歼15是苏33验证机和歼11B的组合,还是简单的苏33仿制。不过,从有限的资料来看,该机应该是以J-11B为基础的。Su-33 被模仿。从上述提到的国产苏27系列的改进点来看,
J-16战斗轰炸机将专注于远程精确打击,可与F-15战斗机相媲美
随着我国相关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各种陆基精确攻击武器可谓“百花齐放”、“百花齐放”。基于这些技术的积累,现代战斗机将增加对地攻击(尤其是精确对地打击能力)也越来越方便。同一时期,在制空权方面,歼10、歼11B等第三代战机批量装备后,中国空中力量的战斗力大大提升。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航空兵有足够的实力和信心。掌握制空权的主动权。但是,正如我们从上一篇文章中看到的那样,虽然歼11BS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拥有与苏30MK战斗轰炸机相近的作战能力,但可以说歼11BS是一款主打远程精确打击的战斗轰炸机。一种以空中优势为主,攻击为辅的战斗机。
在解决了国土防空问题后,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不足仍是实现“攻守兼备”的短板。同时,从俄罗斯进口的苏30虽然性能不错,但数量不足,国产歼轰7“飞豹”综合性能较差。面对可能发生的地区冲突,中国仍然缺乏重型空地导弹的实施。用于打击和空中支援任务的战斗机。
在这种压力下,在对苏27技术了解透彻的情况下,在国内没有相应的重型战机平台的情况下,研制基于苏27的新型战斗轰炸机/ 30已成为理所当然。. 2012年年中,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战斗轰炸机的图片。该飞机在机头左侧装有伸缩式油接收杆,在右侧装有 IRST。轮头起落架、翼尖挂架可更换,垂尾后缘天线简化。我们缺乏相应的资料来详细描述该型战斗轰炸机,但从苏27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新型战斗轰炸机可以说是“
从苏27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在技术和成品上基本摆脱了俄罗斯对苏27系列的限制。中国真正具备了自主生产和改进苏27系列的能力。在水平和战斗力上,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俄罗斯的同类车型,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
进入新世纪,三代机仍有优势,因为隐身战机有一个“先天不足”——缺乏足够的对地攻击能力。为有效保证其隐身性,四代机基本采用内置武器。减少飞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但飞机内部空间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F-22这样的重型战机,也很难在其弹舱内挂载1000公斤以上的精确制导武器。
由于中国还缺乏先进的轰炸机,它肯定需要具有强大突防能力的前线轰炸机对敌方阵地进行有效突袭。中国的苏27战机家族可能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