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研讨会致谢
2018年3月31日,清华叶家轩书店举办中国古代战争阅读沙龙。一位演讲者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侯旭东,另一位是《内战三百年:李硕,着有《四六世纪中国的军事与政治力量》(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李硕,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目前在新疆大学从事中世纪军事史、历史地理和边疆民族问题的研究。本文内容编译自沙龙的问答环节,有一些删节。
问:如果中国古代的阵型靠得很近,就会有一个问题:会不会没有使用兵器的空间。我认为罗马使用了一把短剑,书上说挥舞需要六英尺的空间。
李硕:你提到的问题确实很专业。中国古代没有研究和记录战争的传统,但有一位名叫戚继光的天才,他写了一两本关于冷兵器的书。战争是怎么打的?
戚继光提到,他的第一个抱怨是,现在社会上的人只看武侠小说,军队只做集体体操。这个东西是完全不实用的,和倭寇打的时候发现不行。我们必须重新考虑它。第二,他说我们民间有拳击手很厉害,但是军队不能要这样的人,因为我站得很近,没有他跳的空间。此外,戚继光也批评得很具体。他说当时流行武术套路,流行长枪。有的武馆喜欢拿长枪的中部,而不是尾巴,因为表演很花哨。戚继光说,这招真好看,单打可能有用,但不是在军阵中用,因为如果只握住枪的中部,就会有一半的杆在后背和后面的人会被刺伤,这是不可能的。
可惜骑砍二战中国战场武器,中国古代只有齐继光,讨论最基本的技战术问题,没有其他人。本来我写魏晋南北朝和戚继光没有关系的,但是我特地给戚继光开了一个版块,叫附录,给大家解释一下,因为没有人真正指出这些问题在中国古代两三千年,也只有戚继光一个人。他说完之后,再也没有人回应他。总结战术层面,大家也没有再总结一遍。可惜了。
兵马俑中的秦军
问:春秋之初,贵族之间有战争。直到楚国与诸侯国开战,才以平民为兵,战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战争成为平民改变命运的方式,变得更加残酷和血腥,你怎么看?
李硕:你说的第一名成立了。第二,我认为它只描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没有正面也没有背面。其实春秋战国,主要看的不是阵法,而是赛车和战车。贵族主要靠战车作战,当时的战车和我们看到的战车不同。它们是高速马车,跑得很快,成本也很高。这种高速马车制造技术在汉代以后基本失传,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仍然存在。为什么?因为当时人们没有骑马的习惯,一般都是骑马车作战,所以贵族的战争都是战车战,马车在中间,左边负责射箭,右侧手持长柄戈,如镰刀。为什么拿弓箭的人在左边?因为人们射箭就是这样的习惯(左手在前),那么骑兵时代最厉害的军官是谁?从左到右开弓,因为正常人的使用习惯,左手在前,只能从左侧射。当对手出现在右侧时我该怎么办?只有右手在前,左手拉弓,需要左右开弓的技巧。
说到春秋战车。春秋时期,贵族们肯定带着自己的战车去打仗。双方都是战车,所以就变成了赛车,远距离射箭,近处相撞。其实车战很不切实际,首发成本特别高。第二对地形的适应性很差,因为古代没有修路,古代的地形并不平坦。就算是大平原,也没有多少适合车战的平地,所以双方都要约好,怎么办?何时何地见,双方架起,战车启动。
如果我故意不去,或者我不使用战车,我故意在地里挖一个沟,我会伤害你的,好吗?理论上可以。但当时大家都是贵族,有约定俗成。这与后世的战争不同。后世的战争中没有贵族。但贵族时代不同。贵族时代的战争就像一场游戏,就像下棋,下棋。可见春秋时期,他们玩的是战车,纪律严明。
结果,由于各国内部竞争日趋激烈,有些人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对于罪魁祸首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楚国,也有人说吴越,反正都是传统势力不大的地方。慢慢的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时期的君主消灭了贵族。那些人又懒又懒,成本很高。养起来非常困难。而且,如果真要打,你会发现步兵比所谓的战车兵要厉害的多。是的,它很慢,但很便宜。战车太贵了,小批量的只有贵族才能买得起。如果他们想发展他们的人数,他们必须从事步兵。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变化。
侯旭东:变化的背后其实是战争形式的变化,尤其是从贵族到平民参战,背后有相当多的变化。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贵族拥有自己的战斗装备,而平民却不能。平民必须从国家提供设备。动辄动辄,原始战车成百上千。但战国时期,人口数十万,国家必须有财力。因此,每个国家都需要增强自己的实力,能够控制更多的财富。无论是官僚制的出现,还是县级制的出现,老百姓都变成了农民,可以继续种粮、纳税、服兵役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都环环相扣。因此,战争形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为什么是春秋战国,我们中外学者都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时期,恐怕这跟战争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当然,如果我们追根溯源,可能是有些君主不按规矩办事,按原定打牌。 .
李硕:是的,贵族时代也有国家,但真的很小。战国时期,当国家加强,贵族阶级被消灭时,税收直接向平民征收。大多数人被迫在军队服役。这支军事力量要么是原有规模,要么是质变。因为贵族时代的国家一般无法控制每一个平民百姓,贵族们自己瓜分。这是我家的财产,我必须纳税。打仗的时候,我挺身而出,带了一些自己的人,但也直接指挥了。这是游戏规则。
从战争和社会的形式,我们继续回到具体的战术层面,最后谈谈古代骑兵是如何战斗的。
我看过《三国志》,就知道两位将军骑在马背上,打了300回合。因为骑兵根本停不下来,周围有几个步兵,根本没必要刺人,但马被刺死了。所以骑兵的力量就是奔跑。前面我们说过,在对付步兵的时候,步兵胆小,军官看不下去就会分散,所以骑兵要利用这一点。当然,骑兵直接攻击人的战术并非一直都有。最早是射箭不冲锋,后来我想通了。对付步兵,直接冲锋最有效。
对此,大家可能缺乏这种生活常识,因为我小时候住在农村,在农村养牲口。当我在制作组时,我养过马和骡子。 在我很小的时候骑砍二战中国战场武器,就有一个榜样,欧阳海,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来拦马。因此,马又快又重。一旦他们开始跑步,他们的动能就会增加。这是骑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
所以骑兵要想和步兵打,尤其是马刀和长矛打,就得跑,不能停。如果他们停下来,周围的步兵就会处于危险之中。比较经典的骑兵格斗是在奔跑的过程中,一般会出现较多的长矛。他不会用手臂刺伤。他把长矛夹在肘下,跑了一会儿。只是跑过去。两个骑兵的对打比较经典,就是这样互相冲撞,最后这样刺过去。这个叫什么?圆,我们在古代经常写武侠或者言情小说,“圆”是什么意思?光看小说是看不懂的。这么说我就明白了。只是两个骑兵在互相厮杀。在“识车”的那一刻,或许两人都被刺伤了,两人都死了,或许他们没有刺伤。下去,转身再走一圈。
但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在三百回合之前死亡。一般来说,最多三轮后,我相信会有一个倒在地上。这些并不神秘。从早期的美国好莱坞电影中,中世纪的骑士对决就是这样来的。两人骑着马,披上铠甲,披上长枪,这种骑士比赛,有一个专门的场地,就像决斗场一样。 , 这是冷兵器时代骑兵最常见的战斗方式,他也打步兵。
侯旭东:我想问一个问题。双方交战时,如果一方用矛刺向另一方,则必须立即停止。如果马被抵抗并刺伤对手,我该怎么办? 长矛没进去吗?
李硕:技术层面上,长矛不能刺破扔掉就比较麻烦了。史书上有不同的记载。据说其中一些非常强大。他们炫耀这一点,他们在刺伤人后开始玩。我们从事的是魏晋历史。北魏有拓跋将军。据说他很能干。原话有点忘记了。那时,这种长矛被称为马矛,据说“每一矛都是用来刺人的,而且举得高高的”。当然,大多数人没有这个技能。所以,在长矛或长矛上,往往有一些技术手段,他不让你刺得太深,有的有屋顶,也许古代长矛考古记载不多,但最近在故宫博物院里就有了。
有一种长矛是用来刺虎的,当然,不一定是在马背上。它的特点是什么?枪尖后方有一尺左右的顶板,是为了防止老虎被刺伤。老虎还是很有活力的,有很强的生命力。它穿过长矛,我该怎么办?这个顶板支撑它。当然,这种具体措施还有很多。
但是实际上战场是很难的,因为冲击力太强,有时也很难保证武器的完整性。电影里似乎有一个经典的场景。两个骑士来了一回合后,刺破了长矛,因为人们所穿的盔甲也很坚硬,这在我们的历史记载中很常见。
包括军刀。在藏区的时候,采访了一位老骑兵。 1959年至1960年参与镇压藏区叛乱。他是藏族人,参加过中国人民解放军。使用了军刀。事实上,这是两匹马的交集。两人一挥刀,先是想要斩杀对方。他说,当时通常有两把刀,他担心在战斗时其中一把会折断。拉出另一个使用。当然,现在骑兵的马刀已经是辅助手段了,因为有枪。他说当时有两种枪。一个是枪管上有很多冷却孔的冲锋枪,是二战时期的苏联冲锋枪,另一个是老式的炮弹,但是很多时候骑兵是弹不完的,而这个时候,必须用刀来战斗。
这就是骑兵战的细节。另外,骑兵怎么打?除了我提到的《勇敢的心》这样的电影,还有更多真实的电影。苏联小说家写的小说叫《安静的顿河》,讲的是哥萨克骑兵。士兵——俄罗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仍有骑兵。对他来说,这把刀非常重要。因为当时的枪大多不能连发,发射子弹后,弹壳再装弹至少需要5秒,骑兵根本没有时间。作者似乎在这方面有一些经验。
另一部关于苏联时代骑兵作战的小说是《钢铁是如何制造的》。作者真是一个砍死敌人的红军骑兵,尤其是第一次。很真实。这是我们还原古代战争非常方便的资料,因为古代战争离我们不远,只要善于寻找总结,就能找到线索。
问:我比较好奇中国古代的骑兵护具,匈奴人穿的是麻布,布衣还是什么,晋国有绑匪和马。
李硕:关于匈奴骑兵的人身保护,第一,没有权威的考古资料可以证明,历史记载也很少。第二,我认为应该多元化。有些更富有或更强大。使用钢或铜制作防弹衣。再贵也可能有金子,不过普通人用皮做保护。
说到骑兵,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要不要把类似盔甲的东西放在马身上,这是魏晋南北朝时经常出现的问题。骑兵和骑兵交战时,马不需要穿盔甲,因为盔甲太重了跑不动。
但是,骑兵和步兵交战的时候,给马穿上盔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步兵非常密集,射箭,所以骑兵对步兵和对方的箭有更高的防护。此外,在冲锋时,非常密集的步兵编队也必须保护马匹。
当然,这件盔甲大部分是用牛皮制成的,上面镶嵌着青铜或铁片。魏晋南北朝时期,有许多身穿盔甲的战马,包括现代和现代的以色列防暴警察和骑警,以镇压加沙地带的骚乱。打马。
侯旭东:中原王朝在汉代就有马甲。看了你的书,查了江苏东海县出土的汉简,里面专门讲了马头上穿的马甲。总共有5000多个。西汉末年,当皇帝成为皇帝时,它可能不会用于战争,因为与匈奴的战争很少见。
李朔:春秋《左传》中记载,齐国君心急如焚,不等拉车的马穿上铠甲,便奔赴战场。还有春秋晚期曾侯乙墓,出土了较为完整的战马盔甲。当然,当时的马主要不是用来骑马的,而是用来拉车的,所以没有什么大的技术问题。这主要取决于需求,包括马镫。技术上没什么难度,怎么这么晚才出现?这背后有很多乐趣。
问题:我在问一个关于古代军队战斗的问题。在史书或言情书上,有几万人,几十万人。很难想象如何指挥军队的战斗。战斗已经失控。状态或历史记录为假。
李硕:这也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问题。当我们看后世的史书时,我们如此自信地描述战争,仿佛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其实不是。在冷兵器时代,没有电话。如果离得远一点,就很难互相交流。在传统时代,下达指令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多种。信号量是最简单的密码,也就是敲锣打鼓,敲锣打鼓,敲锣打鼓,特别是简单的信息。
因此,这支军队的编队规模很大。如果人数超过十万人,这个横向阵型有时会延伸到十几里甚至更长。此时,最高统帅的命令往往没有传达给左右前线的军官。往往是几条战线独立作战,即你决定如何与敌人作战,而战斗时你不知道其他战线会怎么做,心理压力很大。
所以古代的战争是有据可查的,而战争的过程并不那么理性,尤其是开局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误解、猜测和困惑。
我记忆中最经典的一幕,凯撒和他的对手——反对他独裁的对手,双方交战的人多了,打乱了,双方都不知道战场的具体情况会怎样. 这时,凯撒的对手发生了一幕,他的教练当时做出了悲观的判断,认为他们输了——其实他们有优势。
教练看到骑兵跑了过来,以为对手赢了追上他,于是自杀了。事实上,他赢了,他自己的人来宣布这个好消息。原来教练死了,然后部队散了。
像这样的非理性战争有很多很多,可能比那些见多识广的人还要多,包括现代战争。现在我们拥有了科技、卫星等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敌人。基本上一切都在眼前,除了他的伪装。现在可以做到,但在传统时代真的做不到。通常,两个人在黑暗中互相争斗。京剧的经典作品是《三岔口:摸黑》。表现是两个人在黑暗的环境中玩耍。房间里,晚上,没有灯,两人只靠听觉玩耍。其实我们真正的战争很大程度上是在暗中玩,没有办法。
侯旭东:我补充一下,战争中除了武器,还有很多乐器,包括旗帜,大概就是战争中用来指挥的装备。此外,当时的战事也确实难以协调。例如,汉匈奴打仗时,是并肩而行,往往不遇,难以沟通。当然团战的时候可能会更好,协调作战也比较困难,所以沟通是比较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