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弹道导弹发展史
弹道导弹是一种导弹,通常没有机翼,燃烧燃料后只能保持预定的、不可改变的航向,其后续航向受弹道定律支配。为了覆盖很远的距离,弹道导弹必须发射得非常高,进入空中或太空,用于亚轨道太空飞行;对于洲际导弹,中途高度约为1200公里。弹道导弹按作战用途分为战略弹道导弹和战术弹道导弹;按发射点和目标位置划分的地对地弹道导弹和水下弹道导弹;按射程划分的洲际、远程、中程和短程弹道导弹;东风该系列导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系列中程和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导弹是中国真正的国产弹道导弹。我军研制了三代战略导弹。第一代战略导弹有6种:东风-1、东风-2、东风-3、东风-4、东风-5、吉浪-1;第二代战略导弹是:东风二号1、东风二号5、东风三号1、东风四号1、巨浪二号和一种中程巡航导弹;第三代战略导弹主要是对核弹头的改进。
东风一号(DF-1)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一号是中国在苏联P-2导弹基础上仿制的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1958年4月开始仿制,1960年11月5日试射成功。导弹全长17.68米,直径1.65米,起飞重量 20.4 吨。它使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600公里。它可以携带1300公斤的高爆弹头。该导弹尚未在战斗中部署。但是,中国通过模仿P-2导弹建立了导弹研究体系,培养了一批导弹专家。
东风二号(DF-2)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二号(北约代号:CSS-1)是一种单级、液体推进剂、公路机动、中程弹道导弹。,CALT)设计开发。该导弹全长20.9米,直径1.65米,起飞重量29.8吨,一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最大射程1300公里、1500公里(东风2A)。可携带1500公斤高爆弹头,或1290公斤核弹头(东风2A),威力为2万吨TNT当量。东风二号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个。弹道导弹。
东风二号的研制始于 1950 年代后期。 1960年苏联撤出技术援助后,东风2的研制遇到了严重困难。 1962年3月东风二号首次试射失败。重新设计的东风二甲于1964年6月29日成功发射。1966年10月27日,东风二甲导弹携带当量1.2万吨的原子弹头从酒泉发射,击中罗布岛目标。八百公里外的努尔。东风二甲在 1960 年代后期正式部署,并在 1980 年代初期完全退役。
东风三号(DF-3)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三号是中国第一枚中程弹道导弹,也是第一枚完全由中国设计的战略导弹。机动发射,单级,液体燃料。东风三号最大航程为2700公里和4000公里(东风3A)。可携带1枚200万吨TNT当量核弹头,或3枚50-10万吨TNT当量核弹头(东风3A),命中精度1500-3000米。东风三号北约代号CSS-2。
1965年开始研制,1966年12月进行首次试飞。1981年开始增程改装工作,1985年12月和1986年1月改装导弹试飞成功。1986年7月,中国开始东风三号多弹头系统研究改进后的型号据信可携带多枚弹头,当量约为 50-10 万吨,以攻击不同的目标。
据估计,1980年代东风3型导弹大约生产了90-120枚,并逐渐被东风21A取代。目前(截至 2009 年),最多有 40 个部署在现役。东风一号/东风二号/东风三号属于中国第一代弹道导弹。
东风四号(DF-4)远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四号是中国第一枚两级火箭(以东风三号为一级火箭),北约代号CSS-3。它的研制工作需要一系列技术突破(如发动机可靠性、性能更好的高温材料、改进的制导系统等)。该导弹是一种使用液氢燃料和捷联惯性制导系统的中程弹道导弹(IRBM)。东风四号最初设计的射程超过4000公里,目标是关岛的美国B-52轰炸机基地。此后,它的射程已增加到 5,000 多公里,以将莫斯科和其他苏联西部城市纳入射程。
中国于1965年3月正式决定研制该型导弹,并于1970年1月30日试射成功,并于1980年部署。该导弹为陆基机动导弹,但以洞穴、隧道或地下发射井,旨在使其能够机动到发射台并在加油后发射。东风四号导弹大部分存放在山洞里,战时必须移到露天,加满液体燃料两个小时才能发射。 1986年,东风四号弹道导弹进行了多弹头分离再入大气层的首次试验。估计有 30 枚 DF-4 导弹正在服役。东风四号的民用火箭是长征一号,它于1970年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
东风五号(DF-5)洲际导弹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是一种储存在固定发射井中的洲际导弹,是中国威慑美国的主要战略武器。东风五号安装并使用4台单极发动机进行机动,在脱离主发动机后继续推进190秒,启动并返回航母,在大气层中瞄准目标距离控制。 DF-5 的进一步发展是 DF-5A,其航程增加了超过 13,000 公里,并改进了惯性制导系统。
东风五号于 1971 年 9 月在酒泉首次试射,1979 年进行了五次实弹试射(1 月 7 日、7 月 15 日、8 月 21 日、9 月 4 日,可能还有一次 10 月),最后一次试射是在 1980 年 2 月,并于1981年服役。1983年导弹经过改进进一步增加射程(13000公里),并安装了更精确的制导系统导弹按飞行弹道可分为,命名为东风5A。 1986年进行了子弹头试验。
DF-5洲际导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钱学森提出的“地对地导弹发展计划”。在中国刚刚成功复制苏联P-2导弹的时期,这是中国首次提出完整的地对地导弹。地面导弹研制系统。该系统计划在1965年至1972年的八年时间里,按照难易顺序发展中短程弹道导弹、中程导弹、中远程弹道导弹和远程导弹。这是俗称“八年四弹”。 “计划中的远程导弹是东风五型,计划射程8000公里,1965年正式开工。东风五型导弹最早的假想敌是苏联。自从东风- 4枚中远程导弹勉强打到莫斯科,不可能对苏联西部工业区进行核打击。东风五号成为了覆盖整个苏联的大杀手。
东风五号导弹的研制并不顺利。与1972年“八年四弹”计划中东风五号研制完成的乐观态度不同。由于国内技术积累薄弱和“文革”对航天事业的严重破坏,1971年9月10日,第一颗遥测弹首次试射,该型导弹的研制过程充满坎坷。起伏。第二颗遥测炸弹在1972年和1973年两次被推上发射台,但在第二次发射时因质量问题失控43秒后自毁;第三枚导弹用于发射中国第一颗可返回卫星,发射后20秒也因断线坠毁。此后,东风五号研制方大力加强产品质量的清理整顿,使长征二号余下三批01火箭全部成功发射。
借助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研制发射积累的经验,东风五号导弹的基本设计很快进行了10大改进。改进后的02批东风五号导弹迅速开始研制生产,1978年至1979年进行了多次不同的弹道试射。02批东风五号导弹不仅解决了以往导弹技术状态不稳定的问题它还通过改变关闭发动机的方式和减轻箭体重量,将东风五号的理论射程提高到10000公里,使其从远程导弹升级为洲际导弹。 1980年,按照该射程制造的东风五号导弹进行了首次全射程试射,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能力。
此后,东风五号宣布定型并开始缓慢投入生产装备部队,研制单位的工作重心也转移到了进一步改进的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上。在随后几年的研制过程中,长征二号丙通过改进发动机、减轻重量和使用新的导航系统,将火箭的运载能力从1800公斤增加到1980年代后期的2400公斤。对于导弹衍生的火箭,这也意味着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可以增加。然而,中国并没有很快开发出改进版的东风五号,甚至东风五号基础版的生产也异常缓慢。 1989 年,中国总共只有 4 枚可作战的 DF-5 洲际导弹。 1993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个。虽然这是美苏以外唯一自主研制的洲际弹道导弹,但这个数字并没有足够的威慑力。力量。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认为固体燃料导弹将成为未来武器发展的主流,而且国内固体燃料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所以中国对固体燃料远程导弹的投资毫不犹豫(即,后来的东风三号1)为了集中资源,中国甚至取消了原定研制新一代机动液体燃料洲际导弹的计划(最终产品可能类似于朝鲜的KN-08).至于第一代可储存燃料的使用,东风五号被认为是技术落后,不受军方青睐。然而,冷战结束后,中国来自美国的战略压力已经很大增加,东风31无法快速投入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东风5的改进东风5A型方案被提上了日程。
得益于长征二丙的技术基础和军工企业获得的资金支持,东风五甲仅用千万资金、2发试射就完成了,不仅航程达到1.3万公里,还携带诱饵等设备,增加了导弹的突防能力。这种型号后来成为中国洲际弹道导弹的主力,也是1990年代中期以后所谓“20枚洲际弹道导弹击中美国本土”的真身。
此后,东风五号通过长征二号实现了多弹头能力。 1990年代中期,为了发射美国铱星,长征二号丙进行了改进,具备一箭发射多颗卫星的能力。 1997年,第一颗长征二号丙改型发射了两颗铱星,随后的五次发射共发射了12颗铱星。这项技术的积累和中国在多弹头技术上的突破,最终造就了中国在2006年试射的东风-5B多弹头洲际导弹。
东风-11(DF-11)短程地对地战术导弹
三江航天集团在 1970 年代后期开始了中国第一个战术短程弹道导弹计划。 1985年开始研制,1992年完成生产和出口。该导弹以M-11(北约代号:CSS-7))出口市场。改进的DF-11A(CSS-7Mod-2)于1990年底推出。该导弹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远的射程。导弹于1999年进入国内服役。
导弹全长9.75米,导弹直径0.8米,起飞重量3.8吨。它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在道路上发射,最大射程300公里。 可携带800公斤高爆弹头或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精度为300米和150米(改进)。
东风15(DF-15)短程地对地战术导弹
东风15是中国研制的短程地对地战术导弹。它的出口版本是M-9。 1984年研制,1988年设计定型,1991年服役。导弹全长9.1米,弹丸直径1米,起飞重量< @6.2 吨。它采用一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道路机动发射,最大射程600公里。可携带500公斤高爆弹头或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精度可达300米和100米(改进)。
东风15B弹道导弹是东风15导弹的改进型。它是一种常规的短程弹道导弹。它可以在公路和越野中机动。它使用单级固体推进剂,可携带500公斤的核弹头或常规弹头。最大射程为 600 公里。采用惯性和全球定位制导,命中圈概率误差30-50米。打击大型水面目标,包括航空母舰战斗群。
东风21(DF-21)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21是中国在巨浪一号潜射导弹基础上研制的第二代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 1985年5月20日试射成功,1989年定型。导弹全长10.7米,弹丸直径1.4米,射程减重 14.7 吨。它采用二次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可在道路上发射,最大射程1800公里。 2700公里(东风21A)。可携带600公斤热核弹头,威力30万吨TNT当量,射程300-500米。
东风21-D防空导弹是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它是世界上第一枚反舰弹道导弹。它主要用于对航空母舰和其他船只进行致命的战略和战术打击。它可以直接远距离击沉移动中的航母,攻击误差只有十几米。通过发射多枚这种类型的导弹(以防止拦截“爱国者”导弹),航空母舰或护卫舰可能会失去战斗力。
东风31(DF-31)洲际导弹
东风31是中国的三级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也是中国第一枚远程固体弹道导弹。作为中国的第二代战略武器,许多新技术得到了应用。与前身东风5洲际导弹相比,东风31在体积、打击精度、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突破。
导弹全长13.4米,导弹直径2.2米,起飞重量17吨。 可携带700公斤100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或3枚9万吨TNT当量热核弹头,命中精度300-500米。
1970年代,机动液体远程导弹东风22(DF-22)导弹正式获批研制,宣告我国第二代战略导弹正式提上日程。 1978年底,东风22计划论证并开始预研工作,代号“202计划”,主要着眼于实现机动性、快速发射,提高生存能力、命中精度和突防能力,实现小型化、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 东风22项目11项 关键技术包括高性能液体火箭发动机、仪器设备小型化设计、新型结构材料、机动发射方式、全数字化控制系统等到1984年底,已完成设计、生产和全部试验任务。
但很快就顺利的东风22被解雇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七五”时期,“以常规武器为主,适度发展战略核武器”的方针,意味着核武器发展规划的重点倾斜和精简。选择了更合适的机动固体导弹。二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口径固体火箭发动机进展顺利。 1985年1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批准终止研制东风22导弹。次年,经联合论证组论证,“大口径、基本型、系列化”方案获批。此后,航天工业部正式启动了东风31的研制工作,并于1995年5月29日试射成功。
东风41(DF-41)洲际导弹
东风41是中国军方公布的战略核导弹系统中最先进的系统之一导弹按飞行弹道可分为,最大射程约14000公里。
东风41成立于1984年,项目编号204,目的是研制一种能够打击美国本土任何地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以替代东风5号液体燃料洲际导弹。东风41的研制历时十年。 1991年解决了固体燃料问题,1994年进行了第一次高弹道试验并成功定型。东风41原计划于1999年10月1日参加阅兵,但因当时无法解决车辆装载问题,被中央军委取消。同年,在美国进行了一次计算机模拟的全程试射,对目标进行了打击,并取得了成功。
东风41洲际导弹由三级固体运载火箭提供动力,其运载火箭可在道路上机动,提高敌方首次核打击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该型导弹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大大提高。如果它被多弹头攻击并重新进入大气层,它就无法被西方技术拦截。由于不受东风31(巨浪2是东风31的潜射版)核潜艇导弹发射管尺寸的限制,东风41可以将弹体设计得更长,使用更大的第三级火箭助推器。同时配套的机动发射系统将大大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