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海外社交平台管理措施存在“双标”嫌疑(图)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在这个时代,用好社交媒体意味着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传统媒体正在竞相扩大在社交平台上的影响力。对于很多西方媒体来说,中国的话题是他们吸引注意力的法宝之一。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西方一些人感到焦虑和沮丧。在这种情况下,夸大“中国威胁”往往能在推特、脸书等社交平台上吸引一批受众。不仅是西方媒体,一些政客和网红也在试图迎合这种心态。在政治、经济等利益驱使下,他们甚至罔顾事实,以特定的宣传手段抹黑中国。同时,海外社交平台的管理措施也涉嫌“双重标准”。

为眼球选择负面报道

据环球时报记者粗略统计,12月9日至16日,《纽约时报》在推特上发布了约600条推文,其中约25条与中国有关(包括转发推文); 《华尔街日报》在同一时期的推文总数与《纽约时报》相当,其中约 50 条与中国有关。两家媒体还在推特上开设了中文账号。 《华盛顿邮报》过去一周的 750 多条推文中,大约有 20 条与中文相关的内容。

“中美就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协议”无疑是近期美媒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头号热点新闻。德土巨星厄齐尔支持“东突”引发的争议也引起了很多关注。此外,中国新疆问题、信贷、房地产等经济话题也是这些媒体关注的焦点。

众所周知,美国主流媒体经常发表针对中国的偏颇报道。然而,对比《纽约时报》和其他几家美国媒体的报道,可以发现,这家号称发表“所有值得刊发的新闻”的媒体,在批评中国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涉华新闻似乎奉行的是“所有新闻我想印”的原则。关于经济和科技等话题,《华尔街日报》和彭博社至少有一些相对中立的报道。比如,彭博社在11月底发推文称,中国制造业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低谷后已经反弹,但“纽约时报很少有客观的中国报道。

日前,《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分别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称华盛顿计划于12月15日对中国征收关税外媒报道中国救灾不带上枪,这将打击美国的日用消费品生产商。然而,贸易战给美国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事实,却被《纽约时报》用来论证中美之间的“利益”。阶段性经贸协议不明显。媒体在推特上流传的文章称,该协议“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因为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剩余关税将继续存在,而且持续了近 20 个月的贸易战对美国经济造成了无法弥补的负面影响。”一笔非常昂贵的交易,回报相对较小。”虽然《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也暗示该协议可能“只会消除一些商业不确定性”,但它也承认这一进展让人们希望紧张局势能够得到缓解。

从网友评论、转发和点赞的数量来看,《纽约时报》在推特上发表的涉华文章更加抢眼。 13日至15日,《华尔街日报》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推文获得最多点赞100多,转发最多不到80条。 《纽约时报》15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阶段性经贸协议是“中国强硬派的胜利”,在推特上获得了500多个点赞和300多条转发。在《纽约时报》的推特上,涉华报道也是最受网友关注的话题之一。

《纽约时报》因其对中国报道的偏见而受到质疑。美国作家内森·瑞克在今年1月制作的一段视频中表示,媒体通过混淆黑白、窃取概念来抹黑中国,其行为“违背新闻道德”。

支持率下降的德国媒体和政党联手炒作

德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存在偏见。旅居汉堡的中国学者张涵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很多涉华报道“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斗争色彩”。

环球时报记者查看了德国最权威媒体Der Spiegel的推特。从11月8日到12月8日,它发布了近20条关于中国的推文,主题包括香港局势、新疆问题、华为和5G建设、中美关系以及其他各种“中国威胁论”(如学者警告最好不要从中国订购无人机和智能手机等产品)。记者发现,这些涉华推文大多为负面或负面报道。比较客观的是他11月23日在推特上发表的文章《谁促进非洲建设繁荣》。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中国工人,但文章不忘写下所谓的“债务陷阱” "在最后。

德国《图片报》的一些报道更是耸人听闻。例如,12月4日,社交媒体发布报告称,中国学生在最新的全球PISA评估中排名第一,因为国家特意选择了教育强的省市。参加测试。据记者观察,发行量不断下滑的《图片报》在近期涉华报道和推文中,已经出现与支持率偏低的德国自民党联手的迹象。例如,《图片报》10月23日的一篇文章称,自2013年以来,德国已向中国提供了6.3亿欧元的经济援助。自民党领袖奥拉夫对此评论说:“中国在高科技领域正在追赶德国,而我们仍在向他们提供相关资金,这简直是不合理的。”该文章发布在个人 Twitter 帐户上。

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弗洛里安·卢佩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国媒体炒作“中国威胁论”的报道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利用社交媒体传播,而且文章的风格很通俗化,更容易误导读者。他认为,许多德国媒体正处于“反华循环”之中,其深层次原因一方面是国际环境。尤其是美国宣传机器的炒作,让中国成为众矢之的,而德国媒体对美国媒体的依赖还很大。另一方面,一些德国政客不习惯中国的迅速崛起,支持率下降的政党想利用中国的话题来增加民意支持,比如上面提到的自民党。 9月,自民党主席林德纳指责西门子总裁卡萨因中国商业利益不敢捍卫自由价值观,促使两人在推特上大打出手。

德国媒体的一些恶意炒作也会引起国内网民的不满。比如,在明镜周刊上一篇关于孔子学院得到德国纳税人资助的文章下,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留言说,“反华宣传越来越疯狂……孔子学院可以帮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关键问题的沟通方式

中国的新疆和香港问题是最近西方媒体攻击中国的热门话题。 17 岁的美国女子阿齐兹在 11 月底因拍摄视频批评新疆教育培训中心而被外媒追捧,随后称该视频已被 TikTok 审查。阿齐兹说她并没有试图获得宣传,但她开设了新的推特和 Instagram 帐户来传播视频。阿齐兹还接受了多家外媒的采访。但她也受到了一些网友的质疑,因为没有公开的消息说她去过中国。

有关香港“修例风波”的相关报道,暴露了一些西方媒体的“双重标准”。其中,选择性报道成为他们惯用的手段之一。 11月11日,57岁的香港市民李波被暴徒纵火焚烧。同日,一名香港交警在制服暴徒时被枪击中,被迫开枪。当天的警方新闻发布会上,没有一位外国记者询问李波的情况,而是不断询问“警察枪击案”,这也成为了外媒随后在社交媒体上大肆传播的焦点。恶行很少被提及。

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西方媒体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有关警察行动的内容,展示他们发射催泪瓦斯、清理现场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通过视频剪辑等方式歪曲事实真相。 7月底,被称为“秃头刘爵士”的香港警务处总战术部队警长刘泽基,面对暴徒围攻时,被迫举枪自卫。然而,在BBC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第一段视频中,刘泽基和他的同事被暴徒包围殴打的部分被剪掉了,只显示了举枪的场景。

一些西方记者经常利用社交媒体抹黑中国,有的甚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表言论。 8月初,BBC中国记者麦迪文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看到很多香港大陆人在香港某地举行“亲北京集会”。麦迪文发了两张照片,称参与活动的大陆人是福建人,也有“东北朝鲜族”的成员。事实上,照片中香港市民手举的横幅上,清楚地写着“香港潮州会”。这位极力夸大“北京干涉香港事务”的记者,将“潮汕人”视为“朝鲜人”。也有西方记者公开批评香港暴徒,如《澳大利亚人报》的赫德利·托马斯。他曾写道,对于陷入混乱的香港来说,示威者是“敌人”。

当然也有一些美国的反华政客,比如参议员卢比奥,也加入了这场战争,抹黑中国的舆论。他与黄之锋等“港独”分子关系密切,经常在社交平台上宣称“要和香港人在一起”,对中国内政指手画脚。

海外社交平台的态度也耐人寻味。今年10月,香港警方曾两次要求Facebook删除涉嫌诽谤或无端指控的帖子,强调该内容为不实报道,旨在煽动仇恨。这些捏造的帖子包括声称警方在东涌搜查了汽车。 “骚扰”一名女性抗议者等。然而,删除帖子的请求被忽略了。另一方面,推特在 9 月宣布将关闭全球数以万计的账户,其中包括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 4,300 多个账户,“试图扰乱香港抗议运动”。 Facebook 在 8 月宣布,由于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它将删除 7 个页面、3 个群组和 5 个帐户。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伟1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些海外社交平台不顾事实抹黑中国,却对账号采取措施说实话,这体现了他们的双重价值观。 “在使用社交媒体的全球环境中,这不是一个好的现象。这些平台不应该‘翻转剑’来迎合某些西方势力。”

“西方舆论在海外社交平台抹黑中国的同时,也在传播一些极端势力的观点。他们不惜牺牲自己的国家和社会安全来歪曲中国的形象。它已经到了无法区分对与错的地步。”朱伟说,一些西方主流媒体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一些外国自媒体因为中国话题涉及流量而损害了他们作为媒体的基本素养。这些因素导致海外社交平台频频抹黑中国。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沉毅告诉《环球时报》,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内生的焦虑和挫败感让西方找到了突破口外媒报道中国救灾不带上枪,舆论场就是其中之一。欧美发达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在全球网络空间积累的历史优势、在全球社交媒体巨头平台上的本土数量优势,对中国进行密集打压。

对于在社交平台上被抹黑,沉毅表示,中国需要有效应对,努力扭转不利的均势,同时做好自己的事情。另外,中国的国家形象与西方的相关报道有必要区别开来。

【环球时报驻美国、德国、英国记者肖燕、青木、季双成、环球时报记者赵觉娟、邢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