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国产化率只有60%的C919 那么平平无奇 凭什么那么自信?

中国制造到底是什么水平?这是个口水聊干都没有结论的话题。

过去几年,随着一大批中国品牌在海外的崛起,以及中美在高精尖领域的比拼日趋白热化,解决“卡脖子”成为中国制造最核心的问题。

这也形成了一个固定印象:只要解决短时间卡脖子的问题,中国制造立马打通任督二脉,天下无敌。

然而前不久,一位政协经委副主任公开表示:

我国尚处于全球制造业的第三梯队),要实现制造业强国,至少还要30年。

国产化率只有60%的C919 那么平平无奇 凭什么那么自信?

迷之分档

第三梯队?还要30年?

这样的结论让很多人脑袋嗡嗡的:难道突破芯片制造、航空发动机技术还需要这么长时间?比搞原子弹、核潜艇还难?

要明白这个问题,得先搞清这个“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是怎么算的。

它有四项指标:规模效益、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

中国过去在规模效益上整体增长最明显,但其他三项指数合计排名第六位。所以被归类在了第三阵列。

也就是说中国制造要“提档”,不是一两个技术突破的事儿,而是需要产业体系整体提升、补齐短板。

中国制造过去素有两大顽疾:“神经病”与“心脏病”。

国产化率只有60%的C919 那么平平无奇 凭什么那么自信?

前者指各类操控系统、集成电路;后者则是指飞机、舰船、汽车的发动机水平不过关。

但到了2021年3月17日,国家制造强国委员会委员屈贤明在谈中国制造短板时,关于发动机只提到了航空发动机。言下之意,船舶、汽车发动机中国已经完全无忧了。经过多年赶超,中国车辆与船舶的“心脏病”治愈了,已然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和第一大造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