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多维呈现维和官兵心灵图景

电影《蓝色防线》剧照。

在中国军队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30周年之际,我国首部海外维和战地纪实电影《蓝色防线》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携手河南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摄制的纪实电影,讲述的是我军从陆军“杨根思部队”抽调官兵,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执行维和任务,官兵在异国他乡舍生忘死、在战友牺牲时顽强坚守、在危险来临时“挡住黑暗”,保护当地难民营安全的感人故事。

纪实电影贵在真实。从2015年至2020年,导演组历时5年摄制完成了这部电影。该片全部影像素材,都是在联合国维和任务区实地拍摄。电影中的一些镜头,看起来稍显业余,因为其中一部分素材是由维和官兵自行拍摄的。从英勇出征到战火一线,维和官兵既是纪录片的表现对象,也是纪录片的创作者。电影中,被枪炮震得频频晃动的镜头画面、因形势紧张时常变换的拍摄场景、为保证现场拿到素材的拍摄者入画……这些都让观众在观影时,不觉间将自己带入维和官兵的视角,沉浸式体验生死一线的战场情境。影片编导还运用维和现场和事后采访交替穿插的形式,聚焦维和官兵回国后的追忆和思索,传达出“生死一线倍思亲”的思念之情和“为国不惧入险地”的拳拳之心。万里之外的祖国,人民生活美好祥和;双脚之下的战地,危险丛生、杀机四伏。在“热记录”和“冷思考”之间,展现出维和官兵以国为家、到最危险的一线去维护和平的大国军人形象——这世界并不安宁,中国军人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负重前行。

观大势,察秋毫,以出色眼力洞察中国维和官兵的担当与责任。影片中,班长姚道祥在战友牺牲后躺在地上痛哭流涕的表情,营长王玉安一边流泪一边鼓励大家要坚强的画面,无不让人感动。亲历者之一、排长杜希林说:“我们属于围墙,所有阴暗的、危险的事物,都是被我们抵挡出去的,这也是我们应该去干的,必须去干的。”杜希林的话,讲出了杨树朋、李磊两位烈士以及仍在维和一线战斗的所有官兵的心声。因为责任,他们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始终战斗在第一线。

女兵陈秋岑教难民营的儿童中国功夫、写书法,儿童为维和官兵画像、读报纸等亲密友好的场景,为该片营造出特有的温暖氛围。危难之际,难民们对站在身前的中国军人产生了依赖之情,而中国军人也对他们有了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这种情感流淌在镜头之间,为残酷的战场增添了一抹暖色,将中国军队的铁血担当细化为每一名维和官兵的无私爱心。

主题是一部影片的关键。在一部以时间顺序展开、以叙事为主的纪实电影中,作为记录客体的每名维和官兵都体现了“红心”与“蓝盔”交织并行的双重主题。

为实现双重主题的统一表达,影片将叙事主体放在了从“杨根思部队”走出的维和官兵身上。杨根思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曾率领1个排的兵力打退美军“王牌部队”陆战1师的9次冲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上留下了“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即“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无论是影片重点关注的杨树朋、李磊两位烈士,还是教导员鲁成军、连长王震、班长姚道祥以及作为群像出现、在片中没有留下姓名的维和官兵,都在践行着“三个不相信”英雄宣言,用实际行动告慰着先烈。

“蓝盔”是维和官兵的标志性符号,那一抹蓝色象征着和平。但和平从来不是轻易得来的,中国蓝盔下一颗颗代代传承的红心,为了守护和平而存在。如果说蓝盔代表的是影片的“形”,红心就是影片的“神”。广大维和官兵用“只要没有接到撤退命令,我们没有一个人说要离开这个地方”的赤胆红心,铸成了坚不可摧的“蓝色防线”。

纪录片拍的是人,军人有其职业特性,也有与普通大众共有的情感。影片素材跨度极长,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官兵在镜头真实记录中的成长变化。他们的兴奋、紧张、悲痛、愤怒、骄傲、喜悦和希望都一一囊括在内。影片中,当教导员鲁成军给杨树朋、李磊两位烈士的家人打电话慰问时,官兵将通话全程记录了下来。从电话接通时他的故作坦然到椎心泣血的“我们照顾您一辈子”,再到挂断电话、摘下头盔的泪崩如雨,直到接受采访时的“我也不想面对亲人那种撕心裂肺的痛,但是我最合适”,无不生动表达出官兵丰富而真挚的情感世界和作为军人的深沉大爱。当人们看到连长王震面临危险与悲痛,依旧镇定指挥、立身为旗的时候,应该会想起片中的那句“如果有一天需要我们保家卫国的时候,还有什么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