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划:金赫
制作人:光明网科学部
我们今天对混合战争的重视集中在融合和模糊性上。所谓融合,是指在同一战场空间内,使用从高到低、从常规到非常规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恐怖袭击、网络战、舆论战、心理战等对手使用的战术手段;利用一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媒体、情报等领域的优势,对对手施加全方位压力,以不战而胜、小战而生,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所谓歧义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是混合战争,是指战争状态与非战争、敌对与非敌对关系的不确定性。
对于战争形式的分类和演变,科技似乎是一个特别简单明了的标志,于是就有了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智能战争等名词。在展望未来的战争形式时,人们更多地讨论的是各种无人作战平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广泛使用。但正如克劳塞维茨所说,战争是活生生的个体之间的冲突,个体是不同的。因此,未来如何打仗,不仅取决于技术,还取决于个体差异。这导致了理论战争、实验室战争和实际战争之间的区别。那么,21世纪的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早在2007年,美国军事专家霍夫曼就指出,现代战争的形式正在从传统的相对清晰的“大规模战争”或“小规模非常规战争”转变为界限更加模糊、战斗风格更加融合的战争形式。表单开发。
混合作战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是由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将军完成的。 2013年,格拉西莫夫在《科学在预测中的价值》一文中指出并敦促俄罗斯使用军事、技术、媒体、政治和情报策略的多管齐下的“混合战”战术,以最低成本。动摇敌人的根基。随后,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的两次行动被奉为混合战争的经典用途。
俄军统帅格拉西莫夫将军
所谓混合战,不是指在一场战争中使用多种作战方法和战术,也不是指在一场战争中面对多个技战术水平相差悬殊的对手。历代以来的每一场战争都以不同的方式混合了元素和品质。我们今天强调的混合战争侧重于融合和模糊性。所谓融合,是指在同一战场空间内,使用从高到低、从常规到非常规的各种技术手段,包括恐怖袭击、网络战、舆论战、心理战等对手使用的战术手段;利用一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媒体、情报等领域的优势,对对手施加全方位压力,以不战而胜、小战而生,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所谓歧义,是指战争状态与非战争、敌对与非敌对关系的不确定性。
总之,传统战争中相对清晰的作战对手、作战空间、作战方式、作战装备,与混合作战形式上复杂多变的模糊性形成鲜明对比。国际安全环境的变化是战争格局转变的直接动力。与冷战时期主导世界安全形势的大国竞争与对抗不同,21世纪的国际安全环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程度,直接影响着战争的形式。
首先,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国利益高度关联,使得大规模战争越来越难以想象。全球化不是简单的贸易现象,而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体现了国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今世界,不仅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脱离全球化进程实现发展,更不能通过损害其他国家来实现自身的繁荣。在此背景下,各国难以通过传统的大规模战争化解矛盾和冲突。相应地,贸易战、政治施压、经济制裁、网络攻击、舆论战、心理战等其他破坏性较小、附带损害的方式更受青睐。
第二,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凸显了科技强国的主导地位。现在,通过其他方式施压,可以取得比军事胁迫更有效、成本更低的效果。以美国为例。在对外交往中,频频动用金融制裁、技术封锁、贸易禁运、网络攻击、操纵社交媒体等手段,不仅给有关国家带来极大困难,还成功颠覆了一些国家的现行体制。
第三,技术扩散和准入门槛的降低,以及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不可见性,大大降低了国家对各种资源的垄断能力,使非国家行为者更容易崛起和渗透他国。传统上,非国家行为者通常不可能掌握许多只能由国家拥有的技术和武器。它们的典型特征是低端技术和设备,主要使用恐怖和犯罪手段造成伤害和混乱,因此它们的破坏力有限。同时,一个国家对他国的干涉和渗透往往停留在国界,或者使用其他明显的手段。随着技术的普及,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非国家行为者和国家的能力同步增长。现在,非国家行为者有机会掌握过去只有国家才能掌握的高端技术和武器,也学会了利用互联网渗透宣传策划各种活动,干涉和颠覆国家之间也可以绕过。各种物理障碍,以更微妙有效的方式实现。
第四,以法律手段解决国际争端的趋势更加明显,强调自身行为的合法性已成为各国的普遍做法。不可否认,在当今时代,发动战争的门槛越来越高,利益诉求的合法性不能成为战争正义的理由。国际社会形成了不问是非,只关注程序合法性和正义性的氛围。这严重限制了战争在国际关系中的运用。无论其诉求是否正当,各国都会强调其正当性,舆论战和法律战的地位大大提升。新的国际安全环境改变了传统的武力使用方式,出现了战争方式高度融合、多样化、战争与和平的转换和区分更加模糊的混合战争。未来的冲突将是多模态的和多变的,而不是过去的简单的黑白划分。不同于单纯注重技术的战争形式划分,混合战争所体现的不是实验室中理想化的战争,而是现实世界中战争的真实呈现。目前,对混合战争研究比较深入的是美国和俄罗斯。由于美俄面临的安全威胁、综合国力、国家利益、政治目标和军事目标不同,美俄对混合战争的定义和理解也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复杂性以及混合战争概念本身的微妙之处。
美国对混合战争的理解源于其战争实践,主要是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军在常规战场上进展顺利,但在战后稳定、政权建设、民意支持等方面屡屡受挫,显示美军应对这些挑战的能力不足。尤其是随后伊斯兰国组织的崛起,围攻伊拉克,占领了大量的油田和基础设施,他们不仅使用恐怖组织通常使用的手段,还掌握了只有国家才有的重武器,巧妙利用互联网扩大影响,为自己实施心理战,让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军难以抵挡。
拥有重型武器的伊斯兰国
上述战争极大地影响了美军的战争观。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一种将先进技术与低端武器、常规战与游击战、恐怖袭击与犯罪活动、网络宣传与心理攻势相结合的新型战争形式——混合战正在成为21世纪的美军重大挑战。基于自身战争实践,美军对混合战争的定义侧重于对手挑战的多样性和整合性,强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者使用高端和低端技术对美军构成的威胁,如以及常规和非常规的战争。 因此,在美军的描述中俄罗斯在叙利亚军事行动是混合战争,混合战主要是弱者对强者的挑战。采用混合战形式的弱者兼具非常规战争和常规战争的灵活性、长期性和狂热性。战争的杀伤力。
突尼斯骚乱
在俄罗斯语境中,混合战更像是一种强者对弱者的战争形式,具有不战而胜兵的性质。俄罗斯对混合战争的理解源于美国在前苏联国家实施的颜色革命和2011年后中东发生的“阿拉伯之春”。在这些场合,美国和西方国家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媒体、网络、军事情报等手段煽动社会不满,利用代理人进行政治颠覆,不使用或仅使用少量常规军事行动,最终实现政权更迭,实现国家政治目标。俄罗斯认为,混合战就是在不提前歼灭对方武装力量的情况下,直接摧毁现行体系,利用自己在敌方领土上提前建立的“军队”,即“第五纵队”,控制敌方的政权。起到辅助作用。在俄军看来,美国发动的“颜色革命”是一场混合战争,是美国军事战略的轴心,也是实现其地缘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邵永玲,全军外宣专家,网络舆论引导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家广播电视台军事评论员。金质奖章,被评为全军先进个人,被评为全国妇女优先。她着有《战争的终结》、《海上战争的国家政策》、《美国女兵》、《军事形势》、《导弹与现代战争、战争与大国崛起》。开通了实名制新浪微博(进击女武神),签约悟空问答(今日头条)作者(进击女武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