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战鹰的起飞建造“新跑道”
——空军航空维修方式改革改革
观点提要
100%的飞机可用性、全天候的再部署能力、低碳高效的维护保障效率是未来战争对空军野战保障的现实要求。随着空军装备的升级换代,沿用了几十年的传统航空维修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未来战争的要求。为此,2007年以来,空军启动了空军航空维修保障模式改革项目,进行了一系列实践和探索。截至目前,随着试点任务的圆满完成,空军“通用飞行保障、专业技术保障、精细化维修管理”的新型野战保障模式已经形成,标志着空军野战保障能力现代化。进步。 (江宁)
精细化维护:从“集群控制”到“单机控制”
今年年初现在中国空军的图片,南方空军某师连续组织了几个飞行日,但没有看到之前机械日每3-5个飞行日停飞的情况。机库内,维修官兵围着累计飞行25小时的战机,紧张有序地进行维修。这是该事业部实施新的航空维修保障模式,机队控制向单机控制转变带来的新变化。
从2007年开始,空军组织院校、科研院所和部队开展调研,提出“用精益思想指导维修改革,用再造理论优化保障流程,用精细化管理盘活保障资源,用信息指导实现全过程“监测、支持改革实践,以配套建设”,组织了三飞院一个团、南方空军一个师、澜空空军一个师等单位提前开展改革试点。
改革以来,南空某事业部多次论证,将“群控”改为“单机控制”,将多人使用的“一剂”改为“因地制宜”。个人,实现“单机保量”。 "——
科学选择保养方法。坚持以可靠性为核心的维修理念,根据飞机状态、任务主体、气候环境等特点,科学选择维修方式,合理确定检查时间和检查内容,降低飞机平均故障率2.8%,提高飞机维修质量。
精确设置维护时间。集中季检内容分解为日常维护;对机械天数的控制由3-5个飞行天改为25个飞行小时,机队统一组织改为单机分散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
合理优化维护内容。结合重复检查,优化飞行准备流程,单机飞行准备和重新部署准备时间分别缩短28.6%和16.7%。通过优化维修内容,单机排检由13个工作日缩短至7个工作日。
常定秋老师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保量”减少了信息设备的损耗,提高了安全效益。按照传统的机队控制,一架飞机一年需要完成23个机械日;现在每飞行25小时,单机控制只需要10个机械日。
安全的概括:从“人海战术”到“前后台”
元旦后的第一个飞行日,一场实战演练在东北某机场拉开帷幕。但是,负责飞行保障的外场工作人员很少。空军三飞所装备部主任杨全成告诉记者,以往的维修保障一方面是现场定期检查维修,另一方面是外场飞行保障。由于分工不同,工作参差不齐,效率不高。而现在,外场维护人员的减少,正是“小前台”“大后台”新安保模式实施所带来的变化。
2009年2月,空军三飞所试点工作正式启动。通过重组管理体制、转变组织架构、再造工作流程、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外场、强化内场,打造外场飞行保障“小前台”和“大后台” ” 进行内场技术保障,形成了一定类型的教练机维修保障新模式。
医院开展的“泛化放行保障”主要体现在专业整合和定位保障上。整合专业,将本领域4个专业合并为2个专业,并相应优化调整人员配备和考察内容;定位支撑,改变乘员的支撑跟随战机到固定地标检查放行,由哪个乘员保证战机在哪个地标上。以出动15架战机为例,该团外场飞行保障由58架减至39架,再次出动准备时间缩短4分钟,月平均飞行时长增加31. 7%。
外场的“小前台”和内场的“大后台”,前者就像台前的演员,后者是幕后的主创。加强内地,主要是专业化技术支持。相对复杂的技术支持集中在修理厂,将一批外场的专业骨干调整到修理厂。根据系统和部件,分配人员和岗位,实现周检、定期检查和故障排除。专业化。机械师感慨地说,过去没有正反之分。一名机械师只对一个飞机发动机进行了特殊维护。现在支持多架战斗机,一周内完成多台发动机的专项检查,大大提高了维修效率。
管理信息化:从“互斗”到“一网管控”
1月5日,在南海沿岸的一个机场,一场综合装备保障演习正在进行中。广空航空某团维修队队长打开电脑,登录装备管理系统,输入各种信息,一一下达指令给各支援单位。同时,在机库网络终端,各类人员在专用电脑上刷“身份证”,瞬间完成任务、查看工作流程、电子签到。
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综合整合,促进维修保障精准管控,是空军构建新型航空维修保障模式的显着特点。近年来,航空维修系统先后制定了三个信息化建设规划,从维修管理信息化建设开始,逐步延伸到维修决策层和维修作业层,实现维修指挥网络化,维修管理精细化。 ,以及准确的维护支持。信息化维修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自从某团装备了国产新型战机后,从装备保障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入手,将网络延伸到维修指挥中心、停机坪、弹药旅等装备保障节点。通过电子显示屏、视频监控系统等,实时传达指挥决策指令,实时监控维修保障过程,实时监控飞机在空中的动态。在野战保障一线,记者看到,维修官兵通过“故障专家诊断系统”快速查找故障原因,并通过维修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掌握单机维修信息。机器不断收集,维修内容“量身定做”。
南空某事业部“一网管控”保障新理念,实现了航材保障的精准化。过去航材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维修团队只能打电话询问需要哪些零件。联网后,可以在网络终端上同时显示飞行器的任何故障,提前提出各类航材。统计数据显示,随着新支援模式的实施,该师新战机的故障率比原来降低了5%,首架出击故障率降低了50%。
监管透明化:从“结果监管”到“全程监管”
夜晚很黑。在西北某机场,澜空航空兵一个师组织了昼夜飞行训练。记者在师起飞线、停机坪等安检点发现,一群身穿黄色背心、手持对讲机、肩扛相机的官兵十分“抢眼”。该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他们成立了安全检查室,成立了专职设备检查员队伍以来,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些安全“检查员”正在现场检查设备支持的质量。
长期以来,航空兵单位装备保障质量检测监测和安全工作考核控制与一线装备保障工作混为一谈,沿用了逐级检查的老路子。领导干部既是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安全监督和质检的实施者,带来了质量保障监管难、单位隐患排查难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空军航空维修保障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在维修大队中设立独立的安全监督机构,将维修作业与维修管理分开,构建科学的质量和安全保障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某团维修大队安全监察室主任告诉记者,新成立的安全监察室负责整个维修大队的安全监督和质量控制。一线飞行保障到“后台”新设备故障排除,从定期设备检查到飞机定期检查维护现在中国空军的图片,实施全过程现场督导。据某事业部设备部领导介绍,安检员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问题,查明原因,落实责任,使维修工作“透明化”,检查重要维护工作的质量,确保全过程的高效运行。 (李强、李国文、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