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外媒:中国增加压力越南经济损失巨大网友:大快人心险恶意味着什么?

2020年7月15日,英国知名媒体BBC发表题为《南海争端:中国加大施压,越南经济损失巨大》的报道,称越南迫于压力不得不再次主动致电中国。石油勘探生产计划停在南海,为此不得不向合作伙伴雷普索尔支付高达70亿元的巨额赔偿。

事实上,越南取消在南海的石油生产计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据BBC、路透社等外媒报道,越南早在2017年7月和2018年3月就做出了同样的决定。对此,不少网友感到十分欣慰。长期秘密开采我国南海石油的越南,终于自食其果,损失惨重。

长城下,沐浴春风,爱国情怀无可非议。但这些媒体所在国家距离南海很远,并非涉事企业所在国家。

我们必须认清这些外媒报道的阴险,公正客观地看待越南在南海的非法采矿。

我们决不能让既得利益者以一个可怜的“受害者”的出现来寻求同情,造成国际社会对事实的误判。我们也不允许少数别有用心的媒体挑起事端,恶意歪曲炒作南海事件,损害国家形象,挑起中越关系,制造南海紧张气氛。 .

越南长期在南海非法开采石油是一个涉及历史、政治、军事、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越双方共同努力,智慧的引导和时间的浪费。

但有两点很清楚:一是中国对南海九段线内所有岛屿和海域的主权是毋庸置疑的;和平的气氛和平静的环境。在这种语气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地进一步分析问题。

越南非法开采石油的根源:中越领土争端

中越之间的领土争端主要分为陆地边界、北部湾和南海三个部分。

2000年12月,中国和越南正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划定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及两国海洋边界的协定》北部湾正式划定。

1999年,经过22年的谈判,中越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就陆地边界的划定基本达成一致。

2009年,经过10年的考察,两国签署了《中越陆地边界议定书》,彻底解决了两国陆地边界问题。

到目前为止,只有中越之间的南海领土争端仍未解决,这也导致越南长期在南海盗采石油。

中越海争端不仅是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两国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中国对南海诸岛的开发和经营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现代西方侵略者到来之前,南海一直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

另外,在中国的封建时代,越南不是由中央王朝直辖,就是作为中央王朝的附庸国存在,当时南海争端是无从谈起的。

因此,无论是“早期发现”还是“有效治理”,我们对南海都有完整的法律支持和详尽的事实依据。中国在南海九段线内的主权是明确的,不容置疑的!

二战结束后,中国国民政府根据《开罗宣言》等国际条约,接管了西沙和南沙群岛。但由于当时国民党政府实力有限,加上我国处于解放战争的特殊时期越南海警船正突围攻中国海洋石油981 仍对峙中!图,我国部分地区被其他国家侵占的岛屿无法收回,从而留下了南海争议至今。

1975年以前,南越政权不断侵占我国西沙和南沙群岛,而北越政权多次公开表示尊重中国主权,承认南海诸岛为中国领土。 、亚洲司代司长李璐等人在外交场合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此时,我国也通过1974年的西沙海战,成功收复了甘泉、鄯善、金银群岛,将西沙群岛全部归其直接管辖。

越南海警船正突围攻中国海洋石油981 仍对峙中!图_中国海警3411船_中国海警3401船

随着中苏关系升级,中美关系缓和,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越南统一后,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不断下降。越南共产党已经开始彻底转向苏联,其南海政策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

1975年,越南外交部正式向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提出对南沙、西沙群岛的领土主张;它通过在 1979 年和 1982 年发布的白皮书重申了这一主张。

1988年,3.14中越海战爆发。中国利用胜利收复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等6个岛礁,结束了我国对南沙群岛空白管控的历史,为我们恢复了南沙群岛。中国对南海的主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后,虽然中越在南海发生了多次摩擦事件,但总体形势趋于稳定。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南不再试图继续扩张,而是希望保持“既得”利润——盗油。

越南在南海的石油海盗活动:从猖獗到相对克制

南海自然资源丰富,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涉及多个国家。在越南等国的帮助下,它甚至成为了国际热点。南海争端是一个特别宏大的命题,涉及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的方方面面。暂时只分析越南在南海非法开采石油的情况。

石油工业是越南经济的支柱,也是其高 GDP 增长的重要动力。据越南油气集团统计,从1986年到2009年,该集团为越南提供了20%的GDP、30%的财政收入和20%的出口总额。

越南的石油生产业务始于 1980 年代,在国外和外国公司的支持下一直在疯狂扩张,近几年才呈下降趋势。

1975年,越南成立了越南石油天然气总局,后改制为越南国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PetroVietnam),全权负责石油天然气的生产、开发和管理。所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980年7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苏联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合作协定》;

1981年6月,两国签署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与苏俄联合政府关于建立合资企业Vietsovpetro的协定》。为越南的石油工业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1984年5月,越南发现了第一个工业油田——白湖油田,随后又先后勘探了青龙油田和大雄油田。 1986年,白湖油田正式投入开发。这个油田的规模非常大,使越南正式成为世界石油勘探和出口国之一。

1998年以后,越南工业对外开放,不断推出优惠政策。其石油工业吸引了美国、韩国、日本和许多欧洲国家的投资。他们经常以生产分成合同(PSC)的形式与越南合作。发展。

此后,越南的石油产量再次飙升,2004 年超过 40 万桶/日。尽管此后有所下降,但其产量不容小觑。越南石油工业繁荣的背后,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和对中国领土资源的盗窃。在越南目前已勘探开发的油田中,青龙等多个油田位于南海九段线以内。

长期以来,越南在南海的非法采油活动猖獗,对我国的几次抗议置若罔闻,不仅攫取了大量油气资源和经济利益,还利用引进外资分流中越海争端的国际化使争端的解决更加棘手和复杂。

随着我国国力的显着增强和中越关系的不断改善,越南确实有抑制海盗在华南勘探石油的趋势。

一方面,中国在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05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中越经贸合作由来已久。整体贸易量增加,经济开始成为两国关系。重点。

另一方面,中国的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实力显着增强,我国在南海的部署和后勤保障能力通过填海造岛行动大幅提升,南海实际控制能力有所提升。进步很大。

尤其是在几次交锋之后,当这种进步和进步已经以更加直接和有力的方式体现出来时,越南一味地与中国对抗显然是不明智的。

此外,虽然越南多次颁布关于西沙和南沙群岛主权的国内法,但学者们往往试图从历史和法理的角度来解释其主权主张的合理性。 ,而是自欺欺人,博取同情。

弄巧成拙,再加上缺乏抵抗力,主动停止几个石油勘探项目还是更好的选择。

中国南海石油勘探:困难与挫折、进展与前景

面对越南等国在南海疯狂非法开采石油,我们当然感到愤怒。我们迫不及待地希望这些国家立即停止运营并挽回相关损失。

然而,正如多次强调的那样,南海问题相当复杂棘手,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如果你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过于强硬和直接,可能会适得其反,在战略上你会变得更加被动。既然越南等国都在从事非法开采,那么我们在南海的石油开采到什么程度了?

与内陆油田相比,海上油田开采技术难度更大、操作成本更高、风险更大、极难快速应对。 1980年,挪威北海的Great Ekofisk油田事故造成123人死亡; 1982 年加拿大纽芬兰海上油田事故造成 84 人死亡。

我国南海钻井作业除了水深、风浪、温度变化、浅层地质灾害等常见问题外,还面临海水温度场、地热场分布不明确等几个特殊困难。 ,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内波振幅。 、远离陆地等。这些困难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有成本和风险控制。

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起步较晚。 1970年代之前,只进行了相关的基础勘探工作,规模化开发生产基本上是空白。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没有能力在南海独立勘探和开采。 1994年与美国Crestone公司合作勘探南海“万安北21合同区”。该行动也因越南武装船只的恶意阻挠而停飞;

至2019年,我国“海洋地志8号”勘探船在海警船的保护下顺利完成相关作业。

一般情况下,在与外资合作开发我国油田时,我们会要求绝对控制,而越南则没有这样的限制,其份额一般在50%以下,甚至低至20%。尽管如此,截至2022年2月,40年来,中海油与81家国际石油公司签订了200多项合同,引进外资2500亿元。

中国企业在与外资合作的同时,也强化了内功,在引进、吸收、消化、突破、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克服壁垒和困难;

“南海高温高压钻完井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技术体系逐步形成,实现了从吸引外资到拥有能够独立勘探和开发海上油气越南海警船正突围攻中国海洋石油981 仍对峙中!图,进而进行跨国经营。

也就是说,从技术上看,我国已经能够初步涉足深水领域。 “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和“海洋石油681、682”深水大马力三用工作船最大作业水深可达3000米。

当然,我们要认清自己与世界一流国际石油公司的差距,尤其是在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高技术装备研发、钻井船等领域。

技术进步让我们在南海开展采油作业有了更大的主动性,但九段线边缘的行动仍需等待更合适的机会。

我们现在可以做两件安全的事情:

一是不断重申我国主权,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综合手段,压制越南等国的非法采矿空间,阻断非法采矿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继续促进和平谈判进程;

二是加快扩大我国南海石油勘探生产规模,继续从近海向远海转移,实现资源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军事民生建设、生态环境旅游、南海区域建设。开发模式,吸引相关国家参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