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解放军公众号代表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公众公布呢?
徐焱:早在1980年代初,中央就决定适当公开军事信息。要知道,1979年之前,全国都封城了,连经济数据都模糊不清。改革开放之初,中央就考虑推进民主化和政治公开的问题,公开包括军事信息公开。然而,当时中国正在南方与越南作战,并担心苏联的威胁。1982年形势缓和,军队人数首次公开,宣布解放军人数为423万。1985年,宣布裁减100万军队。
在 1980 年代后期,每个集团军的数量已经准备好公开。后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和苏联的剧变,军事信息的适当披露被推迟了。事实上,部队人数怎么可能保密呢?现在有一张天上的卫星照片就知道了。而且部队驻扎在某个地方,有家属,聘用的是退伍军人,所以不可能保守秘密。
这一次,兵号出炉,酝酿已久。关键是要克服传统的习惯性思维。因为要克服传统思维方式并不容易,所以部队人数的公示一直推迟到今天。
记者:解放军18军分为A型和B型,又分为满编和缩编。如何区分A和B,full和reduced?1985年解除武装之前,解放军部队都叫某军。1985年后为什么都改称集团军?
徐焱:部队分为A型和B型,解放之初就决定了。我们可以理解为,完整编辑器类似于A型划分,精简编辑器类似于B型划分。但有时它并不意味着同样的事情。一些B型部队的兵力可能不会少,但他们的装备几乎是一样的。应该说,平时的兵力划分是国际惯例。例如,在前苏联有全师、半全师和崇高师。架子师是一个只有官干部,没有士兵的单位。以前中国也有架子军,现在没有了。架子师已经全部转为预备役部队,这也是平时的常态。所谓甲级部队,就是装备和人员比较齐全生产建设兵团有军衔吗,可以随时投入战斗的部队。所谓B型部队,就是兵力比较少、装备比较差的部队,战争爆发后需要补给才能投入战斗。在和平时期,参加A型部队的成本太高了。
“军队”这个名字在拿破仑时期就已经存在。从历史上看,军队一般由三四军组成。解放军现在的集团军是一支由各种装备、兵种联合而成的兵团级混合部队。因此,“集团军”这个名称的使用其实是有争议的,应该叫“合成军”更贴切。过去,军队是纯粹意义上的军级军队。现在它是一个联合军队,包括炮兵、装甲兵和陆航部队,所有这些都混合在一起。过去,一个军区有好几支军队。炮兵和坦克部队直属军区,作战时向各军加强。
记者:有一种说法,38军、39军、54军是重军。它是否正确?另外,为什么说第54集团军是全军的战略总预备队,是快速反应部队?
徐焱:所谓“38军、39军、54军是重军”是不准确的。只能说这三个集团军都是比较精锐的,都是满载而归的部队。至于第54集团军作为全军总战略预备队,是有历史渊源的。朝鲜战争结束后,志愿军的一部分部队留在了朝鲜。直到 1958 年,他们才全部撤离。第54军是最后一个撤出朝鲜的部队。彼时,国家长期处于太平状态,各军各有驻地。第54军没有合适的地方安排。1960年前后,国内经济严重困难,对外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界冲突。第54军被调动并担任预备役。后来,该部习惯于被用作储备。
今天的第54集团军是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现在战争节奏很快,临时突发事件多,需要快速反应。因此,部门与一般军队是不一样的。一是轻装上阵,随时可以离开。此外,他们还必须接受一些特殊的训练,并且经常处于待命状态。和普通部队一样,他们通常可以执行一些生产任务,比如养猪、种菜、修路、铺设电线、修葺营房等。
记者:我们可以在地图上看到每支军队的位置。属于边疆的新疆和西藏没有出兵。为什么是这样?
许焱:在新疆和西藏,还没有放出野战部队。这一直是新中国的传统,从1960年代开始就是这样。解放初期,新疆入三军,收编地方部队。最多也就六七军,但当地根本支撑不住这么多军队。最终,新疆只保留了两个师,其他师全部转为生产建设兵团。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财政考虑。
西藏更无法支持庞大的军队。西藏一名士兵等于内地七名士兵。因此,十八军进入西藏后,便成为西藏军区。虽然现在西藏已经和铁路相连了,组建大军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西藏人口不多,驻军几个旅就足够了。
记者:解放军除了第18集团军,还有第15集团军。这支部队部署在湖北。看似机动部队,却不在第十八集团军的序列中。为什么是这样?
许焱:第15军原来是一个陆军单位。这支部队在朝鲜战争中打得很好,引起了军委的注意。1961年,中苏关系破裂,中印边境又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为战争做准备。当时打算组建空降军,放在中间。如果在这个方向发生了什么事,它会被飞机迅速运送。中央军委决定将第15军改为空降军。
空降兵由空军指挥,这是中国的特殊情况。美英两国的空降兵和空军机动师都是陆军,因为美国陆军基本上实现了飞行,而且陆军拥有大量直升机。空降军组建时,中国军队的飞行度很低。陆军没有像样的飞机和机场,只有空军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没有办法,只能将空降军第15军委派给空军指挥。
记者:红军时期,有一、二、四线和三线。现在,解放军十八军中,有多少人有红军的血脉?
徐焱:解放军现在有18个集团军,大部分都有红军的传统。例如,红一军红一师是我军最光荣的单位。现在,它的血脉在第65军。华北前缀为“六”的部队保留了第65军。虽然65军不是主力,但华北军区真正的主力是63军和64军,这两个军都被砍掉了。之所以保留第65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第65军有当老师的传统。
在解放军现有部队中,唯一完整的红军军团是第39军。39军的前身是红15军的老基石。最后,四方面军只剩下两支军队。一个是第31军,也就是现在的第13军和第14军。严格来说,第十三军也算是红军军团。虽然后来分为两军,第十三军和第十四军,第39军却是那么完整。不过,不一定是越老的军队越有战斗力。说实话,抗战时期搞大生产的部队,表现不如解放战争初期抗战时期建立的部队。为什么?因为很久没有战争了,如果你继续从事生产,自然不会有战争。东冶的3、4纵,即40军和41军,都不是红军的老部队,但在解放战争中打得很好。因为,抗战期间整日打仗,斗志得到锻炼。
记者:小说《亮剑》的主人公李云龙说,军队的气质是由大副的气质决定的,他像灵魂一样留在这支军队里。在长期的战争环境中,有的部队擅长进攻,有的部队善于防守,很多部队都有自己的传统。你怎么看?
许焱:现在的战争是高科技条件下的战争,和过去枪炮时代的战争完全不同。过去的那些策略现在很难奏效。在长期革命战争的条件下,原部队形成的作战习惯还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有可能这个单位擅长进攻,这个单位擅长防守。当年,28军特别擅长防守,23军擅长进攻,这两个方面都是公认的。比如第43军第128师最擅长爆破,因为这个部队的大部分部队都是山东枣庄的矿工。所以这个单位擅长爆破,是四大领域中最强的单位。与锦州作战时,六纵队的主力被派往辽西,以阻止辽耀祥兵团。只有第6纵队第17师第128师被派往锦州城。当年爆破的方法是可行的,但现在爆破工事又有什么意义呢?又如常驻云南的第13集团军,曾参与过进入缅甸的行动。通常它的训练以山地作战为主,所以更适合山地作战,这与军队的历史传统无关。但是现在爆破防御工事有什么意义呢?又如常驻云南的第13集团军,曾参与过进入缅甸的行动。通常它的训练以山地作战为主,所以更适合山地作战,这与军队的历史传统无关。但是现在爆破防御工事有什么意义呢?又如常驻云南的第13集团军,曾参与过进入缅甸的行动。通常它的训练以山地作战为主,所以更适合山地作战,这与军队的历史传统无关。
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人员更替和战争形式发生根本变化的今天,传统的攻防战术已经过时。这些老部队剩下的精神主要转化为部队的荣誉感,而不是战术战术。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解放军经历了两次大裁减。1985年进行了100万次裁军,1997年又进行了一次裁军。这两种解除武装有什么区别?
徐焱:1948年11月,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凯歌声中,全军野战军统一编组顺序,授予第1军至第70军的称号(有的遗漏了)中间的数字);朝鲜战争期间,全国有36支军队;在 1960 年代初期,它减少到 31 个军队;中苏关系破裂后,扩大到36军;1974年,第十七军改建为基地。此后,解放军长期维持35个兵团,直到1985年。在这次百万元的裁军中,要裁减的部队主要是历史不长的部队和装备较少、战斗力较差的部队。历史比较浅的,比如第50军,过去是国民党起义军,被切断了。此外,一些老部队也被裁减,如第43军。很多人抱怨第43军,认为不应该被裁掉。事实上,历史上第43军已经下岗了。1950年代,军队更名为海南军区。
1985年的裁军也包括“平衡山”的考虑。因为老一辈还在,对军队还有个人感情因素。到了1990年代后期,老首领已经退休了,很多老同志都走了,无所谓了。因此,1997年的裁军主要考虑各军区的平衡。解除武装的人数从 24 人减少到 18 人,并合并了一些部队。
关于裁军,不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解放初期,要抓紧建设,下岗了很多部队。比如新疆最终只能保留两个师。王震不得不带头裁兵。从逻辑上讲,不应削减第 359 旅。不过为了大局,王震带头把359旅改成了农一师,相当于把它改成了农场,干部士兵当农民。没办法,不然大家都会有意见。
1985年的解除武装是彻底解散并并入其他单位,这也是无奈之举。1997年进行了解除武装,许多部队转为武警,这也是需要的。在现在高科技作战的条件下,陆军保留了这么多兵力,用处不大。美国陆军只有十个师,十个师打过全世界。今天的战争生产建设兵团有军衔吗,空军带头,陆军清扫战场。但是,国内安全非常重要。随着形势的发展,要适当加强武警力量建设。目前,武警实行双重领导,一是中央军委领导,二是公安部门领导。
记者:解放军18个军中,第一场1个,第二场4个,第三场5个,第四场7个,华北军区1个。什么玄机?
许焱:最少保留一个字段。早在1953年,只剩下一支军队。这里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主要是由战略位置和金融决定的。第一野战军在西北,原有七军。西北是全国最穷的地方,养不起军队。再加上战略上是大后方,背靠苏联,没有对手,所以被大量废除。义冶官兵大部分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石油勘探兵团,投入大西北建设开发。相反,第二场和第三场保留了更多的兵力,主要是因为他们驻扎的地方,西南和东南部,相对繁荣。此外,战略地位也很重要。二野部队驻守在西南的十三军、十四军,一直是西南的前哨,一直都很重要。东南和台湾,肯定不能废除。
华北带“六”字头的部队主要在1985年被取消。华北部队在解放初期基本保留。五个主要野战军中,华北的军队并不多。为什么要保留更多?原因之一是华北部队主要驻扎在北京周边;另一个原因是,华北军区的两个团都在朝鲜,不能砍。所以在1985年,有很多“六”名被取消,也是为了照顾其他部队的情绪。
到1997年,裁军主要是中央军委和各军区的平衡。1985年,中苏关系还没有完全缓和,北京军区就多留了一点兵力。1997年,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恢复,没有必要在北方保留这么多部队,所以北方部队又被裁减了一点。原来,北京军区的五个军事单位被砍成了三个。
为什么在 1997 年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裁军?这与海湾战争有很大关系。海湾战争证明,在现代战争中,军队的数量不再重要。军队讲质量,要精干。拥有如此庞大的军队已经没有用了。
摘自《民族人文史》
徐焱,国防大学战略系教授,少将,军史专家
2013年1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发布消息称,“我军集团军群编号今日解密”。至此,自1950年朝鲜战争以来,时隔63年,中国新闻媒体终于不再需要使用“某军”。、“某集团军”等模糊名词,但可以直接称呼解放军一级军单位的编号。这表明中国在提高军事透明度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为探寻解放军解密数字的故事,记者采访了许焱少将。
【中日钓鱼岛争端最新消息】【中国对南海局势的最新布局】【军事频道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