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清朝的御膳房有个蜜供局,制作蜜供有“秘诀”,但是现在没人用了
清朝时期,御膳房中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名为蜜供局,传说该机构在制作蜜供时在其内加了一种特殊的原料,由此制作出的蜜供开始超越同群,蜜供局的“独家秘笈”究竟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秘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紫禁城是明清两朝帝王生活的地方,庞大的帝国之所以能高速运转,正是源于紫禁城中皇帝的政令的不断下达。清朝入主中原之后,以明朝紫禁城为基础,将其改建为首都的中心,让紫禁城又延续了数百年的辉煌。清朝皇帝与后宫嫔妃们的衣食住行,全部都是由内务府负责,而内务府中最著名的下辖机构,正是御膳房。
毫无疑问,无论是熟悉历史还是受影视剧影响,御膳房的大名几乎是“尽人皆知”,它正是为皇帝及后妃们处理加工食材的地方。御膳房与民间厨房不同,其分工十分明确,具体包括膳房、茶房、肉房、干肉房等等,当然,御膳房也有外包机构,该机构正是清朝御膳房的蜜供局,也就是药王庙。
谈到这里,可能不少读者都会好奇,不知道蜜供究竟是什么?其实问题很简单,蜜供就是古代一种独特的甜食,它是外面裹着蜜糖,内中为油炸面食的糕点,口感酥脆甜蜜,是北京人喜闻乐见的一种食物。值得注意的是,蜜供之所以有一个“供”字,其实与当地信仰是分不开的。北京人通常都会在春节前后制作蜜供,将其裁剪为方形、圆形、六角形,并摆放成宝塔的形态,将其放置于神坛之前,专门供奉神灵。相传在道光年间,道光皇帝曾微服私访来到城南药王庙,偶然尝到了药王庙中的蜜供,顿时觉得可口异常,随即命人将药王庙蜜供送到御膳房,令其成为了皇家蜜供的指定“供货商”。
蜜供是当时著名的美食,但遗憾的是,在1930年左右,蜜供制品突然在市场上消失了,祠堂、寺庙中也不见了蜜供的身影,直令人感到奇怪。原来,此时的华夏大地上正烽烟四起,常年的军阀混战令百姓民不聊生,百姓们多次求神无果,自然也泄气灰心,不再花费钱财供奉神灵,而是攒下一些家当努力填饱肚子,毕竟能在乱世之中活下来,唯有靠自己的努力。
蜜供虽然消失,但制作蜜供的手艺却并没有消失,一些老师傅,还是将蜜供的制作技术,秘密地传了下来。在制作蜜供时,需要用到香油、开水、小苏打和面,在案板上将面皮擀成薄片,再用毛刷涂上一层红色,将其上下叠成双层,以长一刀、短一刀的方式将其切成一寸长,并将其压成小手指粗细的偏方条,在油锅中炸成焦黄。当蜜供全部凉透后,再放进白糖、麦芽糖、蜂蜜加桂花的糖汁里“过浆”,之后将蜜供一条条摞着粘出四壁,当达到适当的高度后,再倾斜着粘出四个斜面,逐渐缩小收顶,令其很自然的变为塔形。
蜜供的制作秘诀正在于“塔形”,众所周知,蜜糖的熔点极低,常温状态下会呈现为粘稠液态,所以被制成塔形的蜜供一旦被置于高温中,必然会导致融化,最后变得“一塌糊涂”。但药王庙蜜供却完全不同,即使温度再高出一些,其蜜供也不会融化,个中缘由正是在于工匠们在其中加入了一种产于西南边陲的冰糖。普通的冰糖,的原材料是甘蔗,可是这种冰糖的原材料却是过冬的甘蔗,这种冰糖的甜度差了一些,但成型后,不融不化,是制作蜜供理想的原料。这种冰糖制作出来,还需要放置十年之上,经过陈化的冰糖,这才是制作蜜供的“独门武器”据相关人士称,一旦蜜供中加入此类冰糖,则其保质期可延长2-3个月左右。正是靠着如此特殊的“秘方”,药王庙才能在众多蜜供制造者中脱颖而出,成为紫禁城唯一指定“供应商”。
“甜蜜”是人类味蕾最喜欢的味道,但高甜食物内含有极高热量,被现代人定义为不健康食品,因此如蜜供一类的食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真正消亡的元素。但我们也不必为此过于担心,因为即便如此,人类在发展之中也能找到相应的替代品,向着美味与健康迈进。
参考资料:《南药王庙拾遗》刘继斌著 北京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