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1949年1月,傅作义在北平宣布了起义,这代表着平津战役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也代表着北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平地回到了人民的手中,不过背后的起义过程却异常惊心动魄。
1948年11月,是平津战役开始的时间,这时候东野已经打赢了辽沈战役,秘密入关,开始和华北野战军一起对傅作义的部队形成了夹击的阵势。
傅作义当时是华北的最高军政长官,手下有50多万大军,他如果负隅顽抗,一定会迟缓我军解放全国的步伐。不过,傅作义并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他出身于晋绥军,后来离开阎锡山自称一系,因此,虽然蒋介石一直不停地给傅作义加官进爵,傅作义还是和蒋介石不一心。
平津战役开始时,蒋介石希望傅作义放弃华北,带领精锐兵力到长江以南,加强长江的防守。如果傅作义带领部队南下,很大可能会被蒋介石吞并,失去军权。因此他决定坚守平津,自己坐镇北平,让他的亲信陈长捷坚守天津城。
可是形势的发展对傅作义越来越不利,因此他暗中和我军接触,希望能凭借着手中的兵力,保留他的军权,继续当他的华北王。
这种有违统一的事情,我党自然不会答应。当然,傅作义之所以提出这样的条件,是因为他手里有兵有地盘,有底气。
所以,傅作义他不着急,天津和北平都有着坚固的防护工事和精锐部队守护,想要短时间拿下,的确不容易。
而让傅作义想不到的是,他的嫡系35军在新保安被全歼,他的心腹军长郭景云也因为兵败自尽。没多久,张家口也被东野的杨成武将军解放了,傅作义手里能掌握的部队已经所剩无几。
于是,他把希望放在了守卫天津的陈长捷身上,要求陈长捷一定要坚持到底,结果东北野战军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攻下了天津,俘虏了陈长捷,此时的傅作义能掌握的就只剩下了北平。
蒋介石作为三军统帅,自然希望傅作义能与我军死磕到底,但傅作义出身军阀,没死忠到底的想法。天津一失守,他手中的筹码就少了很多,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坚持到底被迫投降,一条是在开战前起义。最终傅作义还是想到了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