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1945年初,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的欧洲战场(组图)

1945年初,作为二战主战场之一的欧洲战场,终于随着纳粹德国的战败而告终。同年2月4日,同盟国三大元首——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苏联总书记斯大林在克里米亚雅尔塔举行会晤。

这次会议是在二战结束后举行的,当时三方都在处理战后世界和权力的重新分配问题。然而,这次战后会议被视为冷战的诞生。

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战败后的德国问题,以及二战结束后的东亚战场。战败的德国将根据协议分裂并由盟军接管。德国武装部队将被解除武装,所有战犯将受到审判。在经历过一战和二战的教训之后,虽然大家的注意力还在制定防止德国重新崛起的办法,但事实上,更令人担忧的阴霾已经笼罩着战后的欧洲——那就是欧洲警戒苏联。

斯大林战前战后在东欧的行动引起了以美英为首的许多欧美国家的关注。为了防止苏联不断蚕食欧洲,罗斯福和丘吉尔决定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旨在建立一个平等、自由和独立的欧洲美国二战后冲锋枪,希望在国家层面制衡苏联。而这个国际组织原本只允许向轴心国宣战的国家加入二战。这是我们今天非常熟悉的联合国。

斯大林基本同意成立联合国的原则,但他要求16个共产主义国家在联合国有自己的代表美国二战后冲锋枪,这些国家的态度与苏联基本一致。因此,苏联在联合国实际上拥有十六票。此外,三个国家元首在战后轴心国将如何产生新政府的问题上存在分歧。

罗斯福和丘吉尔支持在伦敦的波兰流亡政府作为波兰的合法政府,但斯大林坚持波兰的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应该建立政府。

最后,三党达成共识,这个委员会必须包括更多不同政治观点的政党代表。最终在波兰的边界问题上没有达成协议。

这次会议之后,虽然二战还没有完全结束,但一场以新模式展开、影响世界的新型战争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这种新型战争成为“冷战”。

“冷战”一词最早由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 1945 年创造。著名作品有《动物庄园》和《十九八十四》。当时,他分析预测,战后世界将出现以核武器为筹码的全球政治僵局:“这个世界上会出现两三个怪物般的超级大国,这些超级大国有能力摧毁数百万人的毁灭性武器。”

后来,“冷战”被美国金融家兼总统顾问伯纳德·巴鲁克正式使用。

1945 年 9 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战后大选中失利,后来受邀在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有一句名言:“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欧洲已经落下一道铁幕。”

他所指的“铁幕”一词被认为是冷战时代最好的形容词,以及他对当时世界权力再分配的敏锐感知。丘吉尔预示了资本主义主导的西欧和共产主义主导的东欧将出现更危险的战争危机。 “铁幕”一词描述了冷战期间将欧洲划分为资本主义阵营和共产主义阵营的界线。

二战后,原本是日不落帝国的英国,蹂躏成死胡同,世界大国地位逐渐向美苏转移。丘吉尔的演讲首先称赞美国是世界大国的顶峰,其目的是与美国建立一种特殊的关系:与两大英语世界大国建立战后世界秩序,共同对抗另一个世界强国——苏联。

美国政界对丘吉尔的讲话心知肚明。他们已经知道苏联的野心,但如果在公开场合表现出强硬立场,只会让苏联更加敌对。此外,美国并没有向英国靠拢。虽然他们认为英国绝对是冷战时期的宝贵盟友,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愿意被英国利用来拯救这个日不落帝国。苏联得知丘吉尔的讲话后,认为这是挑衅战争,英国试图组建“英语联盟”是“帝国种族主义”。

就这样,长达半个世纪的英美苏冷战正式拉开序幕。

那么什么是冷战?这是一场与过去的大战完全不同的大国博弈。基本上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阵营在各方面的竞争和对抗。

1948年,苏联先后在东欧国家建立了左翼政府。英国和美国对苏联的行动变得警惕,认为苏联迟早会威胁到西欧。苏联认为,其做法是有效防止德国重新崛起带来的威胁。因此,当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向战后欧洲提供经济援助和重建计划时,美国在西欧建立了巨大的影响力。面对苏联控制的东欧,“冷战”格局更加明显。

在接下来的五年里,冷战危机达到顶峰。战后的德国一分为二,西德被资本主义阵营控制,东德被苏共阵营控制,德国首都柏林一分为二。为了防范苏联的军事威胁,美国和西方国家于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以应对未来对苏联的一切潜在军事威胁。统一的军事行动。

同年,苏联以在哈萨克斯坦成功试验第一颗原子弹作为回应。这意味着核武器不再是美国的专利,这意味着冷战中的两个阵营都有能力彻底摧毁对方,实现了乔治·奥威尔的预言。

从1953年到1957年,冷战双方略有降温,主要原因之一是1955年斯大林去世。但这并不意味着冷战已经结束,因为冷战是两国之间的对抗。当时的两大意识形态。 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国家成立了类似的军事组织“华约组织”。作为回应,西德于同年加入北约。

1958 年后,冷战再次升温。美国和苏联今年开始研制洲际导弹,这是一种无需将轰炸机飞到别国领土就可以直接在本国发射和攻击的新型导弹武器。 1962年,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导弹发射系统。由于古巴离美国太近,苏联可以在这里迅速用核弹攻击美国,导致当时战争迫在眉睫的“古巴导弹危机”。幸运的是,经过两国多次谈判,苏联最终同意从古巴撤走导弹。

毕竟,当战争爆发时,双方都有完全摧毁对方的军事能力。显然,当时的美国和苏联并没有做好核战争的心理准备。 1963年,双方签署了《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同意禁止在地面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古巴导弹危机的出现,苏联意识到自己的军事落后已经无法被美国控制,由此引发了冷战的下一阶段——军备竞赛和空间技术竞赛.

美国和苏联都选择避免任何正面冲突,并且都倾向于巩固盟友并削弱对方未来的影响力。

1960年代和1970年代,冷战形势更加复杂,不再是两个阵营的简单二分法。随着世界其他国家的崛起,美苏逐渐失去了在自己阵营中的绝对话语权。中国开始与苏联发生冲突。西欧和日本经历了战后经济复苏,国力增强,话语权也大大增强。他们不再完全听从美国的指挥,能够展示更加独立的国家政策。

1970 年之后,美国和苏联同意限制部署能够携带核弹头的反弹道导弹和导弹系统,以防止一场足以毁灭世界的大战。然而到了1980年代,为了争夺在第三世界的影响力,双方又短暂地增加了军备。

1980 年后,冷战结束。苏联有严重的经济问题,作为其领导人的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必须改革才能生存。为此,他决定下放权力。于是在1989-1990年间,在戈尔巴乔夫的默许下,东德、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许多东欧国家纷纷独立。 1991年,东德和西德在北约的主持下正式统一。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削弱了苏联的权威,将权力移交给了俄罗斯和其他共和国政府。 1991 年末,苏联终于解体,产生了 15 个新的独立国家。

随着苏联解体,历时近五年的冷战正式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