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的第二部分应该有印象。老江主持“徐崩战役军事会议”。早前,他就北伐时如何率军打徐州说了一大堆废话。最后的结论很自信:“不管怎么样,60万对80万,优势是我的!” 虽然这两个数字的准确性有待商榷,但事实基本相同。1948年11月上旬,淮海战役真正打响的时候(注意时间点),江军在徐蚌地区确实非常强大。
在各种军史文章中,引述《淮海战役百科全书》中我两野战军总兵力为66万(加上40万民兵和地方武装)的数字大多不够准确。因为在广域大兵团的战斗中,主要的战斗力量是“野战军”,其装备、训练和素质都不是地方部队可比的,所以淮海战场的兵力对比依然由两野战军的实际情况决定。不能笼统地表述为“我军总兵力”。
1948年9月济南会战的胜利,是敌我“野战比较”的转折点。王耀武集团军全军覆没后,蒋军正规部队(包括前后)下降到290万,而我军总兵力为290万。上升到 314 万,这是一个分水岭。不过兵力对比主要优势在东北地区,华东还是处于劣势,因为在济南战役期间,华东野战军的兵力大家都很熟悉:攻城团14万人,18万人在进攻组中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一共只有三十二万匹马。
9月下旬济南战役结束后,华东野战军进入淮海战役来不及进行更多的修整。全部16个纵队(12个步兵纵队、鲁中南纵队、渤海纵队、粤粤纵队和特种部队纵队)实际上只有36万人。其余的部分。所谓40万余人的总兵力,还包括吴华文起义军、张克霞起义军、四个师独立旅。战斗中,上述起义部队没有直接参战,地方独立旅战斗力有限,华野精锐依然存在。这是三十六万基础部队。
中原野战军共投入7个纵队和3个独立旅,总兵力不足20万人。即使算上前述华东军区的4个独立旅,这两个野战军面对敌人的实际兵力是:22个野战纵队(其中,三个独立旅和7个独立旅共56万余人) ,根本不到60万,其他起义部队和地方武装更多地担负着外围安全、后方支援和战斗预备的作用,不能在攻破敌人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在这一带,姜军多为黄埔嫡系部队,如杜聿明(邱为前面的特工)、孙元良、李密等兵团,唯一的非黄埔学生黄柏涛也算半嫡系,毕竟他是陆大的毕业生。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时,“徐州镇压将军”共指挥四个机动兵团(邱、李、孙、黄)和三个直接参战的绥靖区。后来,李延年的绥九区改组为第八军团,刘汝明的绥四区改组为第六军,一共六个兵团一个绥区,加上徐州的特种部队,总兵力约65万.
真正拉开双方实力差距的是黄维第12军的战场加入,第10、14、18、85军下设4个军。而附属的第四快速纵队,全美装备的12万大军,于11月8日奉命从河南驻马店地区开往淮海战场。这样,江军的总兵力在剧院里已经达到了770,000多人。即使去掉一些空缺和空缺部分,南京统一指挥下的江军也应该有72万人左右,这在兵力上确实比我军有优势。
虽然我两野战军是在“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下作战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但从战场实际情况和兵力比例来看,代前委书记苏宇将军的指挥权重,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可见一斑。更大,与“军神”刘帅统领的中野粽子相配。在56万到72万的劣势下,结果如何?5军22军56师1个绥靖区共歼江军5万5万,残部逃往江南。
蒋军的指挥系统为:老蒋代表参谋长顾竹同、“徐州剿总司令”总司令刘志、副司令员兼先遣司令部主任杜聿明,其中杜聿明和黄伟主要负责。黄埔一年级学生(第十二兵团不是刘志指挥的)。在这场决战中,他们全力以赴,杜聿明的指挥能力绝不是菜鸟。结果,他们还是在优势力量下彻底败下阵来,两人终于在贡德林相遇。
因此,结论非常明确。在大兵团的战斗中,高级将领的指挥能力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不要提高标准。你不能用 100,000 人来对付 100 万人。它必须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型兵团的作战指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包括部队动员、作战部署、后勤协调、情报分析、战场判断、决战等,真的不是口头发号施令那么简单。
再比如,苏德战争初期,苏军西部军区、基辅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的总兵力不亚于德军中南北三个集团军群,因为320万德军不可能一下子蜂拥而至。过关。结果,由于战术落后,指挥混乱,苏军遭到了敌人的重创。仅在第一阶段,就有超过 300 万人被捕。仅仅拥有大量士兵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