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波成深蓝
——来自海军导弹驱逐舰南昌号的报道
杨双峰从河北退役后,选择定居江西南昌,成为南昌舰军主题公园的负责人。他说,这样他就可以继续在船上“当一名士兵”。
2016年9月,服役34年的第二代南昌舰缓缓降下军旗,退役。杨双峰一直在护送它从辽宁旅顺到命名城市,3000多名在船上服役的老兵一路相送,泪水湿了袖子。
不到三年后,新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南昌号公开亮相,船体编号为“101”。
南昌和101成为了刻在国产第一艘万吨级驱逐舰龙骨上的特殊标志。
南昌舰训练完毕返回港口,准备靠泊码头。新华社(张晓 摄)
在中俄“联合海-2021”军演中,南昌舰(下)与俄舰联合出航。新华社发(王友 摄)
荣誉之船
201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庆祝建军70周年。黄海清雾中,南昌舰破浪前行,作为水面舰队的领航舰,光荣地接受了习主席的视察。
当时,南昌舰下水还不到2年。迄今为止,南昌舰已累计航行7万多海里。仅2021年,南昌舰就将驶出岛链,航行白令海,航行太平洋200多天,航程3万海里。
在人民海军的不同时期,南昌舰已有三代。从起义军舰,到第一代国产导弹驱逐舰中国导弹驱逐舰数量,再到今天的“万吨远征”,如何更好地挖掘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一直是新一代中国人民的话题。南昌舰官兵去想。
在习主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的号召下,南昌舰船党委近年来带领官兵全力以赴训练备战,努力把第三代南昌舰打造成铁芯。党的忠诚舰、胜利拳头舰、专用种子舰、一流标杆舰。
就在第三代南昌舰第一批船员组建完成后,他们来到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党旗。站在南湖红船旁,不少水手都在发问自己的初心:“党把新时代的南昌舰交给我们,我们能永远走在时代前沿吗?”
在南昌舰的荣誉室里,官兵们以模型、图片、电子展示等形式,布置了几十年的传承。刘天勇副政委经常一个人来这里,盯着战舰的“前世今生”,觉得时间不适合我。在他看来,在人民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海防御转变的过程中,包括他在内的南昌舰官兵肩负使命。
南昌舰组织主炮出海射击。新华社(杜江帆 摄)
舰载直升机在南昌舰的甲板上准备起飞。新华社(韩成 摄)
英雄之船
“00后”水手孙文轩的成人礼令人羡慕。
浩瀚的太平洋,雄伟的船队。南昌舰为首次跨越岛链的10多名海员举行了海上成人礼。那一刻,孙文轩精神饱满,精神抖擞。
南昌舰主航道上刻有舰训:英雄城、英雄船、英雄战士、首炮、首舰、第一人称。南昌舰还有专门的“英雄文化建设计划”,设立“英雄之声”广播电台,制作《英雄快车》,演唱《英雄战舰》中国导弹驱逐舰数量,创作英雄组合歌曲《在旅途中》,排练话剧《不朽的船体》旨在传承以南昌命名的特殊荣誉,激励塑造新时代的英雄人物。大洋成人礼是老一辈留下的以英雄为主题的仪式教育活动。
在南昌二代舰老兵常进喜的记忆中,5月12日是一个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30多年前的那一天,南昌舰与护卫舰编队抵达曾母浅滩,在曾母浅滩抛锚宣布主权。
这也是中国军舰首次在素有“曾母滩第一锚”之称的曾母浅滩抛锚。那天,年轻的常进喜站在曾母浅滩锚地,在党旗前举起拳头,高声宣誓: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长期严格系统的训练,南昌舰上崇尚武术、战斗的氛围十分浓厚。危难之际,总会有勇敢无畏的水手挺身而出。在一次又一次的角力交锋中,他们把自己的强手当成“陪练”。他们越练越冷静,越勇猛,越练越坚定,不断提高自己在海洋深处的制胜本领。
孙文轩从未经历过战争,但他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努力工作。他说:“不战斗,就配不上这么先进的战舰。”
南昌舰为其副炮组织了一次空对空射击演习。新华社发(罗黛玉 摄)
南昌舰为首次跨越岛链的官兵举行了“英雄筑梦,利剑海洋”海上成人礼。新华社(韩成 摄)
先锋舰
接收这次“万吨大驱”的情景,在第一批船员的记忆中依然记忆犹新。“101”这个数字是工人们用两天的时间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一艘军舰涂有船体编号,这意味着它具有军用年龄。
新一代南昌舰不仅突破了大型舰艇整体设计、信息集成、总装建造等关键技术,而且在信息感知、防空导弹防御等方面也进入了领先地位,海上打击能力。
如何驾驶这艘先锋船?官兵筋疲力尽。南昌舰服役时,电视台台长王成农总觉得时间不够,经验不好上手。当兵20多年的电工王忠光也坐在新兵身边,边听课边做笔记。
作为新型国产导弹驱逐舰,南昌舰在多个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口径主炮、最新副炮、新型垂直发射系统、有源相控阵雷达……当官兵们感受到“万吨级大排”的充足内部空间和信息感知优势时,他们也感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压力。
每一代都是历史性的飞跃。在打赢战斗的路上,南昌舰和舰上全体官兵勇敢地站在最前线,挥舞着深蓝,不断成长为人民海军保卫家园的锋利钢刀和斗争中的国家。
南昌舰作为参加演习的中国海军舰队指挥舰,参加了中俄“联合海-2021”军演。这是南昌船航行。新华社发(王友 摄)
(新华社济南8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