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重庆大轰炸写下的话,中国人的抗日意志反而因为轰炸更加强烈

“烧焦的鲜血,烧焦的血肉,火焰在呐喊与呐喊之上凯旋舞动,一直燃烧着星辰和月光。”

这是老舍在经历重庆空难后写下的。

当时,尸体在长江上层层漂浮,人死在“路人稀”,20万人无家可归。

这种滥杀滥伤,正是日军的目的:用恐惧来胁迫中国人投降。

日军没想到,因为轰炸,中国人的抗日意志更加强烈。

1. 诺亚方舟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地狱

1941年6月5日,日军轰炸重庆进入第三个年头。

这个夏天的傍晚,城里下着小雨,闷热难耐。

6点18分,城市上空响起了尖锐的防空警报。

走在路上的人们看到第三盏大红灯笼挂了,它充当了防空警报器。

挂红灯笼是当时的轰炸警报系统之一。灯笼是用红纸做的,直径约一米。暂停作为早期警告的警报警报。二是防空警报,表示敌机正在逼近,必须进入防空洞。挂三为紧急警报,表示敌机已侵入城市上空。

敌机即将投下炸弹。人们并没有太恐慌。轰炸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于是他们开始寻找防空洞,钻进去。在不失去生命的情况下跑进洞里。

市中区药材街一家铁器铺的学徒陈炳安听到警报,与老板及同事一起前往防空洞。

离他们最近的防空洞是较场口隧道,这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免费进入的公共防空工程。

里面很宽敞,2.5km长,2m宽,地下10m深。隧道可容纳4384人,最大可容纳6555人。大地道共有三个入口,分别位于演武殿、石灰城、十八梯,相通。

较场口隧道大屠杀中的防空隧道地图。

陈炳安躲在第十八天梯的入口处。从铁匠铺出来,几分钟就可以跑过去。

他跑到防空洞,发现今天的情况有些不一样,人多得异常,而且很混乱。

本来,防空洞里的人是要靠墙走的,中间留一条小路,今天人满为患。

陈炳安和人群挤过一个小时的隧道。外面的天气已经很闷热了,这么多人被挤进洞里,人的皮肤都感觉要被烧焦了。

7时28分,第一波敌机开始轰炸主城。

1940年的重庆地图,当时的重庆主城区武汉今天拉防空警报是为什么,大致就是今天渝中区的东半部。

陈炳安发现,隧道顶部的油灯开始一一熄灭。

洞里有一个看起来像老师的人。他拿出一根火柴,却打不着火,又拿出一根,还是打不着。

隧道里没有氧气。

陈炳安在黑暗中感觉呼吸越来越困难。有的人晕倒在地,有的人开始哭喊,“带我出去!” 陈炳安也晕了过去。

这段时间,隧道上方的地面一直在熊熊燃烧,整个防空洞就是一个巨大的烤炉。

人们不断坠落,但警报没有解除。8时47分,第二波敌机来袭。

土木市场的苦力夏海容此时也在隧道深处,闷闷不乐。

他把嘴贴在洞壁上,吸着从洞顶流下来的水,才感觉好一点。

他还在胸口闷闷不乐,觉得这不是该走的路,所以他决定出去。

夏海容只有20岁。他平时胆子很大,不喜欢钻进防空洞。不过,当他听说那天要扔毒气弹的时候,他从演武殿的入口进入了较场口隧道。

当他第一次进入洞时,那里有很多人。他年轻而强壮​​。见洞口是向下的斜坡,他直接从人群的顶部跳了下来,从顶部挤了下去。

他还没有进入大隧道,所以他记下了路,左转三圈,走到了隧道的中央。

他实在是受不了了,正要往山洞入口处转身的时候,让自己右转了三圈。虽然我无法呼吸,但幸运的是我的头脑没有混乱。

向防空洞“报警”的人。

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快要窒息了,已经被挤了出去。路上,夏海容看到一个头顶高跟鞋的时髦女人,走路摇摇晃晃,边走边摔倒。

他身后的一个男人弯下腰,想要舔那个女人的手镯。女人尖叫着拼命抓住男人,男人倒在地上。路过的人踩到它,再也没有站起来。

夏海容越往外走,发现的人越多,大家都想挤出一条出路。

等他挤不下去了,就开始对旁边的人又抓又咬,在狭窄的洞里哭。

夏海容年轻壮实,一脚踩在其他人身上,抓着洞顶的通风架,从人群中拉了出来。

然后他从人群的顶端爬了出来。他身下的人,有的还在动,有的已经不动了。

爬着爬着,一只手陷进了人群,右手拇指不小心戳到了一个男人的嘴里,被咬死了。夏海容喊道:“你放手,求求你!”

可男人已经神志不清了,就算不松手,夏海容还是拼命的抽出手指,皮肉被一口咬掉了。

爬着爬着,夏海容也没有力气了。他感觉有一个小孩子在抓他,仿佛来到了地狱之门,昏了过去。

邓国斌是轰炸时的保卫队成员,负责维持十八梯洞口的秩序。

空袭警报响起,邓国斌带领众人进入隧道。他发现,这一天进入隧道的人数是平时的两倍。

当日军飞机开始投掷炸弹时,隧道入口处的木栅栏门已关闭。当人们快要窒息的时候,就开始挤出来。但是警报没有解除,邓国斌的门也打不开。

炸弹落下的时候,不知道是谁在喊:“毒气弹落下!”

事实上,没有毒气弹,但这个传闻比炸弹还可怕。门口的人怕煤气,拼命往洞里挤。人们涌向洞口,一次又一次地被推回去。

空袭警报没有解除。晚上10时17分,又有8架敌机来投弹,入口处的木栅栏依旧打不开。

邓国斌看到了可怕的一幕。

木栅栏里面,因为人往外面用力推,最下面的人死了,上面叠了一层。当这一层死去的时候,挤出来的人又被叠在了另一层上,就这样,一直到了地道的屋顶。

尸体形态各异,有的盘腿,有的腋下长着人头,有的长着一只脚。“这就像一个尸体金字塔。”

直到11点27分,警报解除,木栅栏门才被打开。

当铁匠铺的学徒陈炳安醒来时,山洞里一片寂静。他发现脚下全是尸体,身上没有衣服。

他挣扎着从尸体上爬过去,心想,他必须活着爬出来。当他爬出洞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时,他累得睡着了。

夏海容醒来,才发现,拖着他晕过去的,并不是地狱之门的小子,而是将他从洞外救出来的人。

因为他已经爬到洞口附近,空气充足,所以没有死。

他坐起身来,发现自己的衣服和裤子都被撕破了,一丝不挂。他看向一边,所有被救出来的人都是这个样子。

医护人员帮他包扎,他发现右手拇指的皮肤不见了。周围的许多尸体都是蓝色和紫色的,而且伤痕累累。

大隧道悲剧发生后隧道外的尸体。

第二天,很多卡车和军车开到大隧道附近,都是为了拉尸体。

卡车拉着尸体。

数千具尸体被拖出隧道,无人认领的尸体被扔在路上,很快就开始发臭。

1948年出版的《抗战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绘画史》中的一张照片中,一名遇难者家属正在寻找亲人。

有的车上点了很多香,每根都有一个厚碗盖住尸体的臭味。

过较场口隧道入口的人被拦住,他们不得不帮助守卫抬一具尸体才被释放。尸体装上车后,运上驳船,拉到长江北岸黑石子坡上的尸坑安葬。

由于死亡人数太高,政府来不及详细统计。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死亡人数约为3000至10000人。

附近的许多商店已经关闭了一段时间,许多家庭已经停业。人们说这是“死路一条”。

除了大轰炸开始时缺乏防空准备外,在随后的轰炸中从未有这么多人丧生。

自1939年日军对重庆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以来,人们早已养成了防空警报一响就冲进防空洞的习惯。防空洞有效地保护了人们的生命。

重庆的防空洞。1941年,警报解除后,避难者离开防空洞。良友杂志摄。

这场悲剧本不应该发生。

主要原因是隧道内的通风设备坏了,造成窒息。大屠杀发生后,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视察较场口隧道,发现通风、排水设施、照明不完善,甚至空气需要避免长时间的轰炸,都没有在设计中考虑。

这只是防空和救护车管理混乱的表现。宋美龄对随行的防空司令部官员训​​斥道:“主席今天没来,你们倒是走运了,如果主席来了,我一定会把你们送上军事法庭!”

但实际上,这次事件中最重的处罚是免去防空司令部工事处副处长谢元沫的职务。

大屠杀的另一个原因是那天进入洞穴的人异常多。

由于重庆市中心屡遭轰炸,许多市民被疏散到郊区。但因为市中心一直是商家聚集的地方,所以还是有人来这里买东西。

较场口大屠杀前几个月的轰炸是在白天进行的。人们认为自己找到了规律,晚上不会爆炸,于是每天晚上从郊区进入市中心购买日用品,或者拜访住在市中心的亲友。

6月5日晚,日本飞机突然出现,大量人员涌入隧道,导致难民人数大大超过隧道设计容量。

防空洞就是诺亚方舟,大隧道在这一天变成了令人窒息的地狱。

上一次发生如此悲惨的死亡是在持续了三年多的轰炸开始时。当时,普通市民毫无防备,不相信炸弹会落在他们身上。

■顽强出击,碾压重庆

1938年12月,日军开始有系统地轰炸重庆。当时,日军占领武汉,将两个赛马场拆毁,改造成机场,目的是派飞机轰炸重庆。

根据日本军方文件,此次轰炸的目的是“日夜顽固不断地攻击”,“压制和扰乱敌人的战略和政治中心”,以及“粉碎敌人继续战斗的意志”。

日本飞行员在汉口登机。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大片江山落入日军手中,首都南京危急,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四川省东部四面环山。重庆主城是一个“半岛”,长江和嘉陵江环抱,东有三峡和大巴山两大天然屏障。

日军想从陆上进攻,但军力根本不够用。重庆成为陪都,内地大量工厂、大学、政府机构、报社、​​商业机构纷纷迁往此地。原本有30万多人口的山城,在两年内突然增加到70万。

日本人认为,必须消灭这个新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中国才能彻底投降。如果军队不能用刺刀攻击,它会用飞机将其炸毁。

日本战斗机在重庆上空执行轰炸任务。

不仅要轰炸军事设施,还要轰炸街道。如果一次吃不完,就会一次次煎炸。

我们必须依靠这种恐怖战略,消除重庆市民的厌战情绪,放弃抵抗的意志,让蒋介石被迫在谈判桌上投降。

1938年12月至1939年1月,日军飞机部队从武汉基地出动,进行了4次战略轰炸。

然而,重庆从十月到五月正处于雾季。雾几乎每天都被填满。飞行员根本看不到地面,轰炸效果很弱。

日本人不得不放弃雾季轰炸,等待天空放晴。

■五三、五四:大地在震动

1939 年 5 月 3 日 7 点 13 分,太阳升起,天亮了。

笼罩山城半年的云雾散去,天空晴朗,阳光洒在山城繁华的街道上。市中心防空司令部的厨师秦志轩已经开始在厨房工作。

准备好指挥部午餐的材料后,十点左右武汉今天拉防空警报是为什么,他有空就和同事一起跑到防空司令部作战室打听消息。这里的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防空地图,上面画着武汉、重庆和沿江的一些城市。

轰炸期间重庆的防空图,以重庆为圆心。

值班的军官用一根长棍子指着地图。他告诉大家,根据分散在各个城市的空中观察哨的报道,两支由36架日本战机组成的两队早上从武汉出发,正在向西飞行。

“经过奉杰。”

“经过万仙。”

“穿越涪陵上空。”

每报一个点,长棍就指着那里,人群中一阵骚动。

从武汉到重庆的地图。

这些飞机要么来重庆,要么去成都。11点过后,秦志轩还没去准备午饭。

来自作战室的情报已经传遍了整个总部。根据情报速度,敌机将于下午1点抵达重庆上空。

12时40分,全市防空警报响起,指挥部人员进入防空洞为工作人员准备。市中区370米高的枇杷山上,升起了两盏直径约一米的红灯笼。敌机迫近,不得不进入防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