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检阅完奥地利投降军的第二天,就接到了法西联合舰队在特拉法加被歼灭的消息,这点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赘述。
本来,在乌尔姆惨败之后,奥地利皇帝已经开始撤退,但法国和西班牙舰队的失败以及沙皇俄国的增援重燃了他的斗志。
此时,俄罗斯增援的先头部队已经在库图佐夫的带领下抵达奥地利,并部署在奥地利西部边境,约有4.5万人。之前被派往意大利的卡尔大公也开始撤退,率领在意大利的奥军撤退到国内,返回维也纳。此外,乌尔姆要塞围城前逃往弗莱堡的6000名奥军也被撤回到奥地利。
饶是如此,对于法军来说,情况还不算太糟糕,但随后普鲁士的叛逃,让法军再次面临劣势。
正如我之前所说,拿破仑向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承诺,要放弃汉诺威以换取普鲁士的中立。此时的普鲁士也非常害怕沙皇俄国,因为俄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刚刚瓜分了波兰。威廉三世一直怀疑沙皇觊觎波兰。事实上,沙皇是非常垂涎的,所以他并不愿意与俄罗斯结盟。
这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因为普鲁士的中立,沙皇不敢向奥地利派出过多的增援,因为他派出的军队被普鲁士与大陆隔开,很容易从背后截断;乌尔姆的奥军迟迟得不到援军,导致奥军惨败。
然而,在乌尔姆战役中,从汉诺威向乌尔姆挺进的法军贝尔纳多特第一军的行动让普鲁士人非常恼火。不知道是贝尔纳多特急于进军,还是他故意找拿破仑挑剔(结合他成为瑞典国王后的行为,这种可能性是可能的),他没有得到普鲁士的许可。强行越过安斯巴赫的普鲁士领土。
这一举动让普鲁士国王非常恼火。这不仅是面子问题,也与普鲁士的立场有关。因为威廉三世曾承诺拿破仑保持中立,而不是与法国军队结盟。让法军通过自己的领土这一举动,很容易引来奥地利和俄罗斯的敌意,将普鲁士拖入战争。
面对这种情况,威廉三世决定什么都不做,自己带人马,跟着俄罗斯驴子给法国人上一课。
11月3日,普鲁士、奥地利和俄罗斯签署波茨坦条约,要求法国从伦巴第、利古里亚和巴马撤出,并将上述领土交给撒丁王国,作为对法国占领皮埃蒙特的补偿;那不勒斯、荷兰、德国北部公国和瑞士的独立地位;明乔河是意大利北部的法奥边界,西属法国,东属奥地利;法军全部撤离奥地利。
以上内容仅限于拿破仑一个月内的回复。如果法国拒绝,威廉三世将率领18万普鲁士军队加入俄奥联盟,组建40万大军,与法军作战。
这个条约似乎很荒谬,因为在刚才的乌尔姆战役中,法军是胜利者,胜利者不得不割地撤退?简直不合理。
但威廉三世确实有自己的芯片,芯片就是普鲁士的地理位置。普鲁士位于德国东北部王国保卫战前线修改器,此时法军主力集结在德国南部地区。如果普军出动,绕过北德,切断法军的后路,那么前面就是俄奥联军,南方就是普军。而在奥地利的德军会被截断包饺子,这和乌尔姆战役中的法军一模一样。
拿破仑当然不会同意这些条件,所以他决心在普鲁士下定决心开战之前,打败正面的俄奥联军。
此时,俄军已经抵达银河之畔,构筑了简单的防御工事。在回奥地利的路上,在意大利北部的卡尔大帝,普鲁士正在等待答复。对于拿破仑来说王国保卫战前线修改器,时间胜过十万大军。
11月6日,拿破仑的部署是这样的:穆拉特指挥骑兵从前线突破因河的俄军防线,然后迅速向东攻占维也纳;第 4 和第 5 军跟随穆拉特的骑兵军。; 第1集团军向萨尔茨堡发起进攻,第2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分别向莱奥本和因斯布鲁克进发,作为正面突击的右翼主力进攻力量;第7集团军负责保护法军防线的后方交通;从上述部队中选出1个骑兵师和2个步兵师组成第8集团军,在多瑙河北岸独立行动,形成集团军左翼。
观察了拿破仑前进的方向后,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仔细分析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做出了非常明智的判断,撤退了。但这种撤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溃败,而是一步步撤退,警戒后方诱敌深入。
他指挥Eo-Austrian联军一步一步撤退,几乎炸毁了返回途中的所有桥梁,有效地延缓了法军在多瑙河南岸的推进。多瑙河北岸的法军不受影响,继续追击,却被库图佐夫设下的伏击夹住,一个师险些全军覆没。
11月13日,根据拿破仑的部署,穆拉特在多瑙河南岸继续追击俄奥联军,抵达维也纳郊区。拿破仑的命令是追击,俄奥联军没有退入维也纳,而是向北撤退。穆拉特不服从军令,没有跟随,而是袭击了维也纳。
此时的维也纳基本上是一座空城。早在一周前,皇帝弗朗茨二世就带着王室成员惊慌失措地北逃。即便如此,法军还是花了两天时间才攻下这座城市。正是这两天,让俄奥联军摆脱了法军对有组织骑兵的追击。
11 月 14 日,拿破仑抵达维也纳后,开始责备姐夫穆拉特没有执行军令。当然,他也有些欣喜若狂,因为在欧洲近代史上,这是维也纳第一次被外国人征服。蒙古人和土耳其人袭击了维也纳郊区,只有50名蒙古人到达了维也纳。几公里外,土耳其人包围了维也纳,但他们无法征服这座坚固的城市。而现在,他轻而易举地做到了。
进城后,法军迅速洗劫了这里的粮食和弹药储备,获得了丰富的物资供应,大大减轻了后勤补给的压力。后来,拿破仑命令骑兵军和四、第五军继续向北搜索追击俄奥联军,并命令第一军挺进捷克境内的波希米亚山脉寻找那些在乌尔姆战役中逃脱。斐迪南大公,有着寻山寻海的味道。刚刚被库图佐夫伏击的第一军留在维也纳休息。
事实上,在奥军撤退之前,只要炸毁横跨多瑙河的维也纳大桥,法军至少可以拖延一周。然而,奥军对其苦苦建设的结果心疼不已,不愿炸毁。,作为炸毁桥梁的最后手段。这个“最后的手段”是一个非常愚蠢的军事命令。这既不直截了当,也不易于理解,导致守桥部队犹豫不决,很容易被法军占领。
法军追击部队又开始追随俄奥部队。此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已经抵达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中部的奥洛穆茨。随行的有 27,000 名俄罗斯军队,其中包括最精锐的俄罗斯军队。守卫,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也逃到了这里。
集思广益,开会商议战局。沙皇和奥地利皇帝对库图佐夫半个多月的越狱经历非常不满。两位皇帝都主张他们不能再退缩了。他们在奥洛穆茨决战,为法国乡巴佬皇帝显出一点色彩。
库图佐夫认为,俄奥联军撤退意味着法军补给线加长,俄军增援线缩短。同时,也为普军出兵争取了时间,也为回部队途中的卡尔大公赢得了胜利。时间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举措。只有当第三批俄军抵达并出动普军切断法军的退路时,才是决战的最佳时机。
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说你撤退很爽,但奥地利吃亏了。不管你炸了多少桥,即使是维也纳也失去了战略。你这样撤退,奥地利就没有了。
沙皇说,什么?你说英勇的俄罗斯士兵需要普鲁士人的帮助才能赢得战争?你怎么救我的脸?不能再等了,就来这里吧。
就这样,两位皇帝不顾一切,决定开战。
此时的俄奥联军总兵力为8.6万人,其中俄军5.3万人,奥军3.3万人,火炮350门。
与此同时,黄娜也在演戏。
11月22日,法军抵达离奥洛穆茨不远的布尔诺。拿破仑皇帝得知俄奥联盟内部关于是否撤退的辩论。为了鼓励两位皇帝就地决战的想法,拿破仑做了一系列巧妙的安排。他派人联系沙皇,并表示愿意与沙皇私下会面,讨论停战问题。在会见俄罗斯使者时,他故意表现出对战争的焦虑和悲痛。
拿破仑的这一系列行动,进一步坚定了沙皇决战决战的决心。
在演戏的同时,拿破仑争分夺秒地将军队调往布尔诺。他命令一直在山区搜索的贝尔纳多特第一军立即向东移动,并命令布拉迪斯拉发的第三军立即向北移动。分队必须在两天内抵达布尔诺。
就这样,拿破仑在布尔诺集结了1、3、4、5、六支近卫骑兵集团军,兵力7.3万人,火炮250门。
一场战争即将爆发。因为三皇子都在前线,所以这场战争也被称为三皇子之战。
12月1日,俄奥联军首发。他们从奥洛穆茨出发,向东南进军,占领了奥斯特里茨镇附近的普拉森高地。法军集结在城市西侧的布尔诺发动了进攻。
由于库图佐夫此时坚决反对战斗,作战计划由盟军总参谋长威洛特将军制定。在制定作战计划时,他假设战斗背景是法军即将撤退到后方(多亏了拿破仑之前的示弱),撤退方向是向南撤退到维也纳。所以他的计划是把主力放在南侧,大约60%,这是法军可能撤退的方向,其余的军队布置在中间和北侧。
这种假设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因为法国人无意撤军。俄奥联军之所以能够成功占领普拉岑高地,也是拿破仑预先设计好的。
拿破仑的计划正好相反。他故意引诱俄奥联军主力进攻法军集结区南侧,然后将三分之二的法军部署在北侧,从中心和北侧,然后转向南,重新占领了重要地区。普拉岑高地,从北向南向南侧进攻联军主力。
很多人会问,拿破仑从北向南进攻,联军又南下。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战争中看地图的好处。拿破仑已经提前调查过了,而且在普拉岑高地的南区,有扎钱湖,而且扎钱湖周围还有很多湿地和沼泽,更何况是军队渡口,很难正常行走. 也就是说,只要占领了普拉岑高地,就相当于堵住了南方联军的出入口。南面是湖泊和沼泽,东面是河流和法国军队基地布尔诺。这些天然的天然障碍物是值得的。十万大军。
所以,普拉岑高地一定要提前放弃,让联军安心进入这个天然的口袋,重新夺回,堵住大门,一口气包饺子。
12月1日,为继续鼓励俄奥联军向南增兵,拿破仑下令法军继续撤退。至此,法军全部撤退到战场西部边缘的哥德巴赫河一线,紧随其后的是法军的基地布尔诺。
同时,看到法军撤退,俄奥联军信心倍增。到 12 月 1 日晚上,大约 40,000 名联军部队越过普拉岑高地,继续向哥德巴赫河推进。
看到联军上钩,拿破仑开始部署。
他命令所有法国军队集结在布尔诺以东约 10 公里的前线,北边是拉纳的第五军和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北边是穆拉特的骑兵和拿破仑的近卫军。中央,在一个预备师和拿破仑大本营的后面,在南部,只有苏尔特的第四军,面对着从普拉岑高地进攻的俄奥联军的方向,在苏尔特身后,拿破仑还布置了一支隐蔽的突击部队,道乌地第三军。军队驻扎在一座修道院里。
拿破仑的总体意图是,在南部战线上,两支万人以上的军队防御四万联军的进攻,而在北部,他们将攻击四万六万人的联军。南线的一万多人被分成了两批。前面的部队一旦挡不住,后面的士兵就会爆发,造成大部分援军已经到了的错觉,有效地拖延了敌人的进攻。
用两个词来形容这个节目就是精明。
12月1日晚,拿破仑前往法军各个阵地进行战前动员。每次他去,阵地里都会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士兵们自发高呼“皇帝万岁”、“帝国万岁”的口号。他们在空中摇晃着火炬,甚至举起拿破仑,将它们抛向空中。
一名老兵站起身来,恳求天皇陛下不要像以前一样来到前线,让他留在大本营总部,等待胜利的消息。拿破仑疑惑的问起原因,其他士兵齐齐高呼:“加冕日万岁!” 拿破仑这才想起明天是他加冕一周年。
回营地的路上,一向沉默寡言的拿破仑不知所措,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随行人员全都吓坏了。一个随从上前询问他是否有任何问题。他转过苍白的脸,淡淡的对随行人员说道:“今天,我只是打心底里觉得,当皇帝真好。”
12月2日早上7点,俄奥联军发动总攻。俄罗斯人身着灰色制服,奥地利人身着白色制服,各自排成一列,在12公里宽的前线向法国人发起进攻。
战斗一开始,拿破仑的部署就面临破产。南侧的俄奥联军攻势超出了拿破仑的想象。他们迅速占领了哥德巴赫河东岸的特尔尼兹村,然后渡河占领了西岸的佐克尼兹村。有被压倒的危险。
危急时刻,拿破仑命令道迪在修道院的第三军迅速投入战斗。一支全新的军队从战败的法军后方冲了出来,已经出到哥德巴赫河西岸的联军猝不及防,撤退到了东岸。
库图佐夫此时已被沙皇剥夺了战役指挥权,他的新职位是俄军一个军团的指挥官。沙皇要求他选择进攻方向。他表示愿意保卫普拉岑高地。至于攻击的优劣,留给其他将领吧。
由此看来,库图佐夫不愧为一代名将。他准确地掌握了整场战斗的关键。此刻,他正守卫着普拉岑高地。当俄军南线进攻失败的消息传来时,他不为所动,下令俄军留在原地。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即使拿破仑在北边获胜,他也无法占领普拉岑高地。
但幸运的是,沙皇为拿破仑计划的顺利实施伸出了援助之手。
沙皇知道联军的南翼已被击退,便命令驻扎在普拉岑高地的库图佐夫率军支援他。库图佐夫不为所动,仍然坚持着。沙皇大怒,直接越过库图佐夫,命部下迅速向东挺进,支援进攻受阻的俄军。就这样,普拉岑高地的俄军开始下撤。
12月2日9时00分,正在北侧进攻的拿破仑得知普拉岑高地空无一人,立即下令第四集团军以法军北侧两个师攻占普拉岑高地。
12月2日9时30分,法军占领了普拉岑高地。
沙皇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这意味着他的南翼被切断了与其他道路的联系,于是他紧急召回库图佐夫商讨对策。库图佐夫指出,整场战斗最关键的一点是普拉岑高地的得失,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夺回。
12 月 2 日 10:00,沙皇命令盟军的所有预备队进攻普拉岑高地。
上午10时00分至12时00分,俄军在普拉岑高地发动了四次猛攻,近卫、骑兵和预备队轮番进攻。拿破仑也建都了,骠骑兵和贝西尔的卫兵也轮番击杀来袭的俄军。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俄军已经无法阻止对普拉岑高地的进攻。
与此同时,法军中央军向普拉岑高地北侧推进。至此,俄奥联军从中间被切断,称为南北互不相助的两段。南侧的俄奥联军完全暴露在普拉岑高地法军的炮火威胁之下。
在战场的最北边,法军第5军、第1军和穆拉特的骑兵军以优势力量反击,盟军撤退到奥斯特里茨。至此,法军北部和中部军队完全解放,开始在南翼包围联军主力。
12月2日14时,约4万法军在普拉岑高地集结,从后方向南方联军发起进攻。法军从高地的斜坡上冲下来,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喊声。联军前挡(西侧)后攻(东北侧),只能南逃。
你应该记住,我之前说过,南方是大湖和沼泽。幸好是冬天,湖水结冰,沼泽也结冰,联军就高高兴兴地跑了一阵子。
遗憾的是,虽然是冬天,但十二月还不够冷,所以冰层很薄,土壤也没有完全结冰,泥泞和冰裂仍然困扰着军队。
为了帮助崩溃的联军尽快解围,拿破仑下令大炮开始炮击湖面。很快,数以千计的联军被埋在了湖底,没被淹死的大部分都成了俘虏。
南方的战斗结束后,拿破仑一刻也没有停歇,立即率领主力向奥斯特里茨镇的联军大本营发起进攻。沙皇和奥地利皇帝惊慌失措,开始了他们的逃亡之旅,但他们的服装太抢眼了,所以他们要求与侍从换衣服并化妆逃跑。但其他人的随从并不傻。到了这个地步,穿这身衣服就是找死,你也未必能守住头,又关心皇上和皇上,所以他们抛弃了皇上逃跑了。就这样,两位皇上连替补都没有找到。
二皇无奈,浑身发抖,准备被擒,沙皇亚历山大甚至坐在地上抱头哭泣。危急关头,库图佐夫组织剩余的俄军顽强抵抗,掩护两位皇帝逃跑。由于冬日短暂,当晚大雾重重,两位皇帝逃到了逃兵中间。激战中,库图佐夫左胸中弹,身受重伤,差点沦为法军的俘虏。
至此,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之战,结束,联军阵亡3万人,俘虏1.5万人,损失火炮155门;法军阵亡1350人,伤6940人。至此,奥地利彻底败下阵来。在与法国对抗的十年中,军队损失接近20万。几乎所有经验丰富的老兵都成了炮灰。从那时起,奥地利一直对选择与法国开战持谨慎态度。当心。
在拿破仑的回忆录中,他写道:“奥斯特里茨战役是我打过的最美丽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