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十大元帅解放战争后都担任什么职务?授衔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书记

解放战争期间服役的十名元帅

一、朱德---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二、彭德怀---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后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

三、林彪——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同盟军、东北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司令员。

四、刘伯承---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五、何龙---晋绥军区、晋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二书记,司令员西北军区。

六、陈毅---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司令员兼第三野战军政委司令员。

七、罗荣焕---进入东北后,任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二政委、东北民主同盟副政委。 1946年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东北人民解放军副政委、东北军区第一副政委、东北野战军政委。 1949年1月任第四野战军政委。

八、徐向前---曾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副司令员、第一兵团司令员兼政委(后改名为第十八军)。

九、聂荣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三书记中国共产党,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参谋长。

十、叶剑英---曾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

前十名元帅上任后分别担任什么职务?

十大元帅

1、元帅——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县人

朱德,不管他怎么想,他都是第一元帅。他的身份极为特殊,如今人们对他的误解最多。朱德,字玉杰,1886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的一户农家,男孩下地干活,就读于私塾。他在县城当了体育老师。眼见社会黑暗,眼下风云变幻,他跋涉到昆明三个月,考入由留学日本的蔡锷主持的云南武术讲堂,成为“士官三杰”之一。 ”。在武塘,朱德参加了同盟会的反清革命,参加了1911年的革命。

毕业后,朱德开始在滇军担任少尉和排长,在与袁和军阀的混战中上升到至少一名。旅长,驰名川滇。与当时的其他将军不同,他非常厌倦在军队中争权夺利,喜欢音乐,在国内广受青年军官和学生的欢迎,还阅读《新青年》等杂志。

1921年,朱德带着月入上千的收入自愿离开军界,外出求学。次年,朱德赴上海会见孙中山,提出革命不能靠与军阀结盟。他还认识了陈独秀,并提议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位老军将领要入党,这让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大吃一惊。尽管他鼓励朱德追求进步,但他并不同意。

1922年秋,朱德乘船赴欧洲留学德国。1925年,朱德考入莫斯科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军训班学习。在那里,他提出回国打不赢就上山,这让苏军教官大吃一惊。

1926年朱德回国后,利用旧情调动川军、滇军动员北伐,秘密入党。 1927年南昌起义期间,朱德率云南陆军教育总队参加并任第九军副司令员。南方起义军攻陷潮汕失败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什么级别,危急关头率领“铁军”近千人进入广东。湘南南北,1928年4月赴井冈山会见毛主席,成立红四军并任司令员,成为全国第一支红军主力军最高司令员。

1930年,朱德任红军总司令,次年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在随后的几十年里,“总司令”成为朱德在党内的代表名字。在红军长征中,他有时担任具体的作战指挥。

抗战初期,他率八路军指挥部奔赴太行山前线。 1940年回到延安后,因年事已高,主要协助毛主席统领全局。但1947年攻占石家庄时,他亲自指挥前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国家副主席、党的副主席、全国人大主席。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他不同意给彭德怀这样的定性,有人说他老糊涂了。 “文革”最初确定林彪为接班人时,他并不赞成。 1975年,他率先揭发江青。

1976年7月,朱德去世,享年90岁。毛主席曾称他为“红色司令员”,并说:“朱茂,朱茂,我是你身上的毛!”

2、彭德怀元帅(1898-197 4)湖南湘潭县人

彭德怀在军事史上仅次于朱德。军中有胜有败,但从平江骚乱到朝鲜停战,他一直在前线从事战斗指挥,在全军中无人能及。他的军事成就并不突出,但他有20多年的战斗经验。足以让他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在元帅领域排名第二也是理所当然的。

3、林彪元帅(1906-1971)湖北省皇岗县

第四野战军代表林彪,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可以在十个元帅中排名第一。但他是十人中倒数第二名,排在第三位是因为他当时在十人之列,除了朱德。唯一的政治局常委。

林彪,原名林玉容,湖北省黄冈县人。 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排长、连长。参加过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营长、团长,第一纵队司令员。 ,红四军司令员,红一军司令员,红军大学校长。他参加了红军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同盟军总司令、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指挥辽沉、平津等重大战役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他是一、二、第三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七届委员。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副主席。 “文革”期间与陈伯达、黄永生、吴法宪、叶群、李作鹏、邱惠祚等组成的反革命集团,与江青反革命集团勾结,有预谋地陷害、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图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 1973年,中共中央决定开除他的党籍。 1981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认定为反革命集团案的主犯。

4、刘伯承元帅(1892-1986)四川开县人

第二野战军代表刘伯承,军旅生涯仅次于朱德。他既有军事指挥经验,又有学术经验。非常高的成就对中国军队的正规化影响最大。白崇禧称他为“共军第一勇士”,毛主席却对他有不同的看法。授衔时,刘伯承在党和军队中没有实权。排名第四的原因一是因为他的资历,二是因为他在军队中很受欢迎,三是因为毛主席不会公开他对刘的看法。 .

5、何龙元帅(1896-1969)湖南省桑植县

贺龙,在南昌暴动总司令和红二军总司令的帮助下,成为了有资格的元帅。他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教育,军事成就和战绩并不突出。他创立红二军时,有着浓厚的封建氏族色彩。十年时间,洪湖苏区只能自保,更何况后人常常将此归咎于夏熙镇压洪湖叛乱。事实上,鄂豫皖苏区对叛乱的镇压比洪湖苏区更严重。抗战时期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是什么级别,120师是八路军三个师中实力最弱、规模最小的。他长期担任预备队。何龙在解放战争时期只是晋绥军区司令员,建国后任体委主任。但是,如果他只认为贺龙是无用的客观的,那么在他被授予称号时,他在军委中仅次于彭德怀。与林彪一起,在庐山会议后,任军委第二副主席,成为毛主席牵制林彪的主要人物。 1965年取消军衔制度是他的手笔。

6、元帅——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县

陈毅代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派系。他是一个中途参军的文人。他的军事造诣是有限的。抗战以来,他指挥的重大战役,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苏羽。但是,他在军队的资历和地位,以及他与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人的历史渊源,这三个派系的代表只能是他,而不是苏宇。

7、罗荣焕元帅(1902-1963)湖南省横山县

罗荣焕,众所周知,他是政治工作者的元帅,代表着政治工作者在军队中的地位,寓意着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在十名元帅中,他的资历最低。他于2027年入党,从未担任过战略领域的最高职务。同时,他是十个人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上过大学。

8、徐向前元帅(1901-1990)山西五台)县人

徐向前,和贺龙一样,凭借红四军总司令的身份,当上了元帅。他的资历只比林彪和罗荣焕高,在黄埔一期毕业生中,他并不是一个受宠的人物。他的军事表现最显着的一点是,他曾经指挥过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曾经是红军中的最强者。但自从他在河西走廊指挥西路军全军覆没之后,就再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绩。解放战争时期,他只担任军团长,在大局确定时攻占太原。由于红四军这一派人数众多,元帅中肯定有代表人物,总司令徐向前是最佳人选。

9、聂荣臻元帅(1899-1992)四川江津县

华北野战军代表聂荣臻。虽然他曾在黄埔军校任职,但他并没有真正接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他指挥华北野战军与傅作义对峙三年,无任何突出战绩。在他一生的军事成就中,所有的光辉点往往都与林彪有关:红军时期他是红一军政委;抗战初期任第115师副师长;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一位创作者曾说过:“要写好《聂传》,首先要写好《林传》。”

10、叶剑英元帅(1897-1986)广东梅县人

叶剑英没有派系背景,也没有实际记录。

因为她在十人中排在最后,很容易让人猜测。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约,除了他之外,没有人能平衡这个位置。叶剑英出任元帅的决心,在于他的特殊身份和资格。除了他,党和军队中没有其他人有这种特殊地位。论资历,他的军旅生涯仅次于朱德和刘伯承。从云南姜武堂毕业后,长期在广东陆军担任高级参谋。协助老姜率领黄埔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时,林彪还没有进入黄埔大门;长征期间,曾接替刘伯承任红军参谋长;解放战争三年,任总参谋长直至建国。在重大历史事件中,他两次扮演了微妙的角色。 2007年7月,他将朱培德的消息告知贺龙和叶挺,直接引发南昌骚乱;三五年后,他越过草原,他的举动导致了红军的公开分裂。更不用说他在粉碎“四人帮”和随后几年华与邓的纷争中扮演的微妙角色。至于他自己的军事成就,历史并没有给他证明自己指挥能力的机会。

十大将军

1、苏豫将军(1907-1984)湖南省怀通县)人

苏羽,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中首屈一指,甚至在很多方面都超过了林彪。并长期担任陈毅副手指挥作战,建国后曾短暂担任参谋长。封号的时候,他并不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他的资质也只能和洛荣焕相提并论了。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位置已经确定,只能委屈苏羽了。至于苏羽争当元帅的传说,根本站不住脚。这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他作为总将的地位的猜测。 1948年,中央军委拟将苏北兵团苏豫指挥的中国野战军扩编为过江的华中野战军,山东兵团即山东兵团升格为华东野战军。该计划最初是作为明令宣布的。徐世友、谭振林、刘少卿三人统帅的山东兵团,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称已经三个月了。因为苏羽自己的反对,这个计划被取消了。同时,苏羽也坚持让已经抵达中原的陈毅继续担任华业统帅。看得出来,苏羽放弃了成为军队大将的机会,很难想到他被封号后会再次争吵。

2、将军——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

陕北代表徐海东,他的将军军衔完全是典型的派系平衡。红军长征期间,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支独立的长征部队首先抵达陕北,即红25军。徐海东为这支部队尚存的司令员,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此后,徐海东任陆军司令员。斯诺的《大话西游》曾提到,蒋介石称许海东是“对文明的巨大伤害”。抗战爆发后不久,因肺部严重受伤,无法工作,一直处于休养状态,直至1970年去世。 陕北代表人物刘志丹,战死,高刚自尽,徐海东是这个派系的最高人物,向来为人正直善良,对世人冷漠。授予他将军不会造成不平衡。

3、黄克诚将军(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

第四野战军代表黄克诚。他的战绩,与其他人相比,他的资历尚有争议,但他当时的职位是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这是他上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将军——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

第二野战军代表陈赓。第二野战军参谋长李达是在第三年宁都起义后加入红军的。他的军事造诣很高,但他的资格不足以成为二爷的代表。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成就处于中产水平,名气很大。他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江显云战死,何仲涵去台湾,只剩下陈赓一人。

5、将军——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

p>

时任总政治部主任的谭政,在元帅中符合罗荣焕的情况。他是将军中政治工作的代表。这也是中国军队的特点,与派系平衡无关。

6、将军——肖金光(1903-1989)湖南长沙

第四野战军的另一位代表肖金光。海军司令的职位是他获得上将军衔。重要的因素是,在所有元帅和将军中,他是唯一一个在苏联学过海军的。论资格,只要一分就够了。在江西苏区的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肖金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将军——张云义(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

张云逸,除了苏羽之外的第三野战军的另一位大将代表,他几乎可以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为他的资历。诸将中,他年纪最大,也是唯一参与过护国抗元的人。广西百色起义期间,任红七军军长。邓小平退伍后,率红七军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参谋长。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华东的军事地位一直高于苏豫。叶挺是新四军司令员,任参谋。陈毅任司令员,他任副司令员;华业成立时,先后任副司令员、参谋长。在这些职位上没有其他将军可以比较。

8、将军——罗瑞清(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

华北野战军代表罗瑞清。他的军事表现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质并不突出。 ,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时任公安军司令员、公安部部长。他工作的特殊性直接关系到最高层次。毛主席非常欣赏他。他在党和军队中是一个冉冉升起的人物。后来的庐山会议,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的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王树生将军(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

红四方面军代表王树生。情况也一样,虽然王树生在战争中战绩不显着,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地位也低于大多数将军,但他还是红四军副总司令,仅此一项就足以保证他的将军军衔。他和陈赓同位,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徐光达将军(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

徐光达作为红二方面军将领的代表,排在最后,也是十大将领中争议最大的一个。他的地位、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人,在红军只担任师长,是十大将领中争议最大的一个。二方面军的代表性不够。由于红二方面军少有高级将领,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被排除在将领之外。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司令的肖克,原本是最高级别的将军。一个合格的候选人,但他在长征中支持张国焘的路线,与当时掌管军委的彭德怀格格不入。此外,他还是当时的总训练监督部副部长和陆军训练部部长。因此,他没有获奖。将军的地位。授予徐光达上将军衔的重要因素是,当时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正在建设自己的装甲部队。为了进行对等谈判,中国装甲部队指挥官的军衔应该与苏联军队相同。装甲部队司令徐光达也顺理成章地获得了上将军衔,成为各兵种大将中的特例。

根据十元帅和十将各自的情况,各种因素在授予头衔中发挥着作用。纯粹的“论辈分”不是简单的“论功劳”,而是历年来党和军队内部战史和人事变动的综合平衡。站在今天的人的角度来看,是可以一一评判的,但如果从授衔时的历史环境出发,相信这20人堪称“最佳组合”。

长征中十大元帅十将的位置?

朱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司令员,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彭德怀: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候补委员。称军团长)贺龙:红六军总司令,湘鄂川省革命委员会主席,湘鄂川军区司令员,总司令——红军第二方面军军长。刘伯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中央纵队司令员陈毅:留在苏区,坚持游击战。罗荣焕:中国工农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徐向前:红四军总参谋长兼司令员,红四军总司令,红四军总司令红军右路军、西路军军政 聂荣臻 委员会副主席:红军东路军政委 叶剑英:第一纵队司令员、前总参谋长敌人总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