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苏联青年英雄们的故事苏联/俄罗斯战争电影《最后的前线》

苏联少年英雄的故事

苏俄战争电影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它具有宏大、悲壮、真实的叙事风格。每一部优秀的俄罗斯战争片,总能给我们带来不同于欧美战争片的东西。独特的感觉。

2020 年的俄罗斯战争片《最后的边疆》(又名波多尔斯克军校生)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震撼。

▲最后的边疆电影海报

在说这部电影之前,让我们先提一下另一部经典的苏联战争电影《莫斯科之战》。在那部宏大的战争电影中,就有这样一组场景,至今仍被世界军队沿用。深受粉丝喜爱。

那组镜头展现的是苏联波多尔斯克军校学员接到紧急命令后,列队、唱歌、上战场与德国法西斯军队作战的事迹。

▲看过《莫斯科之战》的观众都会记得这组镜头

20多岁的军校学员,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军队,都是宝贵的黄金种子。他们不仅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未来军队的“骨架”和“神经”。 .

如果贸然派他们上战场对抗精锐的敌军,无异于用军队的“未来”来填火坑。指挥官在卫国战争最危险的时刻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

苏军派学生上战场没有别的原因。当时,在德军猛烈的攻势下,苏军没有常备军。

▲波多利斯克位于莫斯科南部

红点是战场,现在是军事博物馆

▲在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中对苏军

莫斯科周边防线介绍

根据“波多利斯克军校学员基金会”的网站,当时波多利斯克步兵学校大约有2000名学员,炮兵学校大约有1500名学员。在 1941 年 10 月 5 日至 19 日的战斗中,临时学员和其他临时苏联部队成功地推迟了德国装甲集团的推进,赢得了在莫斯科附近部署苏联主力部队的胜利。为莫斯科整个防御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花费了宝贵的时间。

很遗憾,在之前的史诗战争电影《莫斯科之战》中,由于篇幅所限,英勇的军校学员只在镜头上进行了短暂的展示,他们与德军作战的整个过程都被艺术化地浓缩了。

▲电影《莫斯科之战》中,军校学员展开冲锋

2020 年的俄罗斯战争电影《最后的边疆》弥补了这一遗憾。这部电影的主角是当年的英雄学生

▲电影剧照

《最后的边疆》延续了俄罗斯战争电影的卓越传统。它抓住了战争电影的两个精髓,“残酷”和“真相”。

让我们先谈谈残忍。苏德战争初期,德军的推进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苏军平时积累的装备较好的正规军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毁灭性打击另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让学生提前上战场是一种残忍。那些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实战经验的学员,在上前线的过程中,因为防空能力和防空意识的缺失,被德机给“失望”了。

▲没有防空岗哨,敌人在空中才发现不对劲

▲新鲜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在其他电影中经常作为剧情“bug”出现的“主角光环”在这部电影中基本缺席,所有长着“主角脸”的角色都陆续牺牲(如具体如何牺牲,不剧透)...

到达预设的战场后,学院的指挥官们惊讶地发现他们面临的情况有多糟糕。当地人员修建的阵地既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也缺乏一些必要的防护物资,有些计划中间的甬北工事没有用钢板加固,甚至没有伪装和门。

▲电影中的军校司令骂地方领导

▲法国马其诺防线的废墟

二战期间,欧洲列强的标准防御工事是这样的

但是,作为防御工事的承包商,当地的负责人也很无奈。他和当地居民已经尽力了。包括妇女和老人在内的所有劳动者已经赶到工地,钢板和伪装。设备从始至终都没有送到前线……

▲当地负责人吐槽

在仓促防守的情况下,没有实战经验的菜鸟在开战时差点被经验丰富的德国老兵打败。好在情报(特工)学院等单位的“老鸟”在稳定防线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不是情报学院“救场”经验丰富的导师

这名炮兵学生被德国老兵刺刀

接下来,我们在结合真实性的同时谈论残酷性。 “真实”和“无情”是一部好的战争片的两个方面,一部能产生真实性的电影在其他方面也不错。去吧。

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在工业化时代,不怕死,英勇牺牲,是无法战胜敌人的。以人的生命来填满机关枪的枪口,除了被杀之外别无选择。一种可能性。

▲苏联榴弹炮向德军阵地开火

只有科学组织战斗,以同样的钢铁回报敌人,才能抵御敌人的侵略,只有自己的钢铁洪流才能击退敌人的钢铁洪流。电影《最后的边疆》让我们对整个封锁战有了更完整、更科学的看法。

作为攻击者,德国人知道他们应该先进行侦察,然后采取适当的包抄行动。此外,在进攻中应补充轰炸、炮兵和步兵的协调。分批组织防线,不断移动火力点,懂得伪装的重要性,懂得分步投入兵力作战。

电影中,苏德两军的交锋,是从苏军先头部队伏击德军侦察兵的“前哨战”开始的。军校学员分队派出的先锋队,是为苏军学员主力通过伏击改善防线争取时间。

伏击之初,虽然等待工作的苏军学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占据了先发优势,但遭遇伏击的德军迅速做出反应,对被埋伏的苏军学员展开了反击。依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

▲一击中敌人俄罗斯榴弹炮发展史,苏联学员就有点飘了

在反伏击行动中,德军官兵展现了出色的战术素质。德军车辆步兵在遭到袭击后迅速下车抢占有利地形,使用火力进行反击。即使车辆被击中,车辆炮手仍会不顾危险,继续操作机枪释放车载火力,尽最大努力压制苏军阵地,为友军扩张争取时间。就连肉搏的方式,也迫使苏军炮兵放弃火炮,自相残杀,从而彻底摧毁苏军炮兵。

▲德军绕道苏军阵地,苏军学员反击赶走德军

德军的反击很快得到了回报。迂回的德军一上阵就打乱了苏军火炮的战斗节奏。如果不是苏军情报学院的学生俄罗斯榴弹炮发展史,在教官的带领下,他们毅然出击,展开了反击。冲破德军的弯路,苏军波多尔斯克学员的先锋队将在首轮较量中全军覆没。

第一次交锋后,电影中的苏德两军都“吸取了教训”。德军对苏军前哨重新发起进攻,果断使用38T坦克,苏军还改变了一些反坦克炮的阵地,尽量利用地形和地物隐蔽,攻击德军坦克的弱侧,当反坦克炮推出掩体射击时,他们专门配备了步兵来掩护炮侧的安全。

▲隐匿待敌,突然出击,苏军设置隐蔽炮位

▲仔细看会发现是苏军特意布置的

掩护炮兵小队的士兵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还刻意展示了不同类型弹药的区别

“前哨战”后,苏联学员所占据的主要阵地受到考验。不同于一般的战争片只围绕一个阵地和一个关键点展开,这部电影中的苏联学员与剧情不同。根据作战需要,设置三道防线,分别配置兵力和火力。它构成了一个来回连接、相互覆盖的弹性防御系统。

▲残酷的“前哨”并没有白费

苏军已经完善了主阵地

关键火力点已被增强和伪装

面对苏军建立的防御阵地,德军也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压制、摧毁和突围。首先是空袭铺路。影片在展示德国航空火力的时候,重点讲的是“俯冲轰炸”和“水平轰炸”的区别。

俯冲轰炸狡猾而恶毒;水平轰炸被称为“铁棍扫荡”,毫不留情。

▲“斯图卡”轰炸机俯冲轰炸

▲“He-111”轰炸机水平轰炸

在主阵地的攻防阶段,苏德两军的“战斗风格”进一步升级。苏德两军并没有“打平手”,而是灵活运用各种手段给敌人制造麻烦。这种双方斗智斗勇的剧情,着实让人上瘾。

在攻势中,德军继续使用装备“75”炮的中型坦克(战争初期的短管75炮4号坦克是德军装甲火力的中坚力量),寻求歼灭苏军火力点,苏军发现阵地暴露后,立即将炮兵和人员撤出碉堡。德军炮弹爆炸后,他们返回掩体继续反击。

▲整场战斗,苏军炮兵非常灵活

直到现在,这种根据精心伪装的射击位置不断灵活调整射击位置的战术仍然被当代俄罗斯炮兵部队使用。

▲当代俄罗斯炮兵演习,虽然迫击炮

但原理是一样的

苏军第一道防线的主要战线围绕一座桥设置。在普通的战争片中,攻守双方的剧情会和桥本身息息相关,但是这部电影中的德军并不死板。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桥上找路,但要多点突破。

德军先是用烟雾弹遮蔽了苏军的视野,然后出动步兵迅速架起浮桥,然后直接派步兵多点过河攻击苏军阵地。苏军误以为是毒气弹,引起恐慌。

▲要不是政委先站出来

德国战略成功

除了正面战场,苏德军队也没有闲着。他们派出了对方的精锐侦察兵和特工去骚扰和摧毁敌人的后方。

影片中两军对敌的渗透和各自的反渗透行动也是一大亮点,值得一提。苏军知道自己的实力无法在正面消耗战中战胜德军,所以他们使用了杀手锏。德军的后备军在行动前就被消灭了。

为了探测德军的部署,瞄准自己的远程火力,苏军小分队越过前线,深入德军后方寻找高价值目标,并为了摧毁苏军新武器制造混乱和苏军后方的恐惧,德军特战队也深入苏军后方,伪装成苏军官兵,不断打探苏军新型武器的动向。

在战争初期饱受德国特工之苦的苏军,在整部电影中总是捉襟见肘(德军在世界大战期间招募了大量持反苏立场的斯拉夫人)二战,训练后被编入特种部队参加对苏作战)。

为了确保“杀手”武器的安全,苏军喀秋莎火箭炮队毫不犹豫地检查了沿途遇到的所有友军,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他们的行踪始终保密。

p>

▲“喀秋莎”小队的领航车询问路过的苏军

最终,在渗透反渗透的战斗中,苏军占据了上风。苏军成功设伏击杀前来摧毁的德军特种部队,并成功使用火箭炮击中德军装甲部队集结区。

▲苏联喀秋莎火箭击中德国集结区

德军在正面进攻中屡屡受挫后,想出办法伪装苏军转身。一个德军装甲战斗群,伪装成苏军,通过被摧毁的苏军其他阵地,成功转移到苏军。落后,而且几乎是“背刺成功”(可能是因为绕路和仓促,德军的伪装刚刚为领先的坦克插上了一面红旗)。这个战斗细节是根据历史原型创建的。

▲平时记住敌人主战装备的细节有多重要

终于,经过多次激战,年轻学员完成了使命,退出了战斗。

在敌我悬殊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拖延德军进军莫斯科的任务,为苏军完成防御部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为纪念战后英勇学员而竖立的纪念碑

从战争片的角度来看,这部《最后的边疆》无疑是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最好的部分是参战的苏德两军都有“正常智商”,可见两支现代军队较量的过程(当然还有小“bug”,但缺点确实不掩饰优点)。

这是一部值得观看和花时间细细品味的作品。这部电影在中国已经有很多资源了。在常用搜索引擎中,输入“X雷+title”即可轻松找到。

结束: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细节。在搜索电影背景资料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段俄罗斯博主访问战地的视频。视频显示,虽然战斗已经过去了大约80年,但是在学生们战斗的地方,堡垒的废墟仍然保留着,而在学生们战斗的堡垒之上,仍然有鲜花和一面红旗。随风飘扬!

▲俄罗斯网友参观战场实拍

来自 youtube 帐户的照片:#СубботниеПутешестви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