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新闻

这两天的莫斯科,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产品与俄罗斯新机同台“吸睛”

莫斯科时间7月20日,第15届莫斯科航展正式开幕。引人眼球的,除了来自UAC的俄罗斯新机“将军(Checkmate)”正式揭幕之外,还有展会上的中国企业——尽管由于疫情关系,根据莫斯科航展官方网站参展商名单,本届航展只有一家中国企业参展,这家企业的拳头产品却透露了中俄在航空电子领域合作的广阔前景。

俄罗斯的第二款五代机:瞄准印度、越南和非洲市场

在本届莫斯科航展前已经造势许久的俄罗斯第二款隐身战斗机“将军”终于正式掀开了“面纱”。

从这架全尺寸样机的外观来看,这架飞机的布局要点与此前看航空发布的预估差异不大。

根据UAC正式发布的消息,这款全新的飞机正式名称为“将军轻型战斗机”(LTS Checkmate Fighter,LTS是俄罗斯轻型战术飞机的首字母缩写),“这款第五代轻型单发战斗机,融合了创新解决方案和和技术,能够为飞行员提供人工智能支持……在这一项目中广泛应用了超级计算机技术。”

发布现场视频中演示的“将军”战斗机驾驶舱

UAC表示,“将军”原型机将于2023年首飞,2026年开始交付,新机会包括单座型和双座型两个型号。

在新机揭幕仪式上,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Yuri Borisov)表示,希望这种新型战斗机能卖给印度、越南和非洲国家,并补充说,预计外国客户将订购至少300架这样的飞机。鲍里索夫指出,一位不透露姓名的外国客户已经对这款新飞机表达了强烈兴趣。

Rostec总裁谢尔盖·切梅佐夫(Sergei Chemezov)则表示,预计新机研发工作将耗资2500万至3000万美元,预计俄罗斯空天军也会采购这一型号。而在莫斯科航展开幕式结束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也专门前往机库视察了这架飞机。

一些航空专家分析,这款战机既然被命名为“将军”,很可能被宣传为美国F-35的竞争对手

中国航空航天电子产品持续进步中俄合作前景巨大

因为疫情的关系,我国只有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航天长城)如期参展。

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全资子公司,长城公司的主要业务范畴包括商业航天发射、卫星系统、空间技术,以及各种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高可靠性电子电气元器件。

2017年莫斯科航展,普京参观航天长城展位

航天长城过去多年来连续参加莫斯科航展,作为莫斯科航展的“老面孔”,其主推产品也反应了中俄在航空航天领域形成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目前中俄两国的产业结构和水平来看,航天长城所主打的高可靠电子电气元器件在俄罗斯具有庞大的应用市场。这其中包括各种微型处理器、片上系统、FPGA、存储器、模数/数模转换器、电源管理、宇航级二/三极管、继电器、电连接器、抗恶劣环境专用计算机,还有惯性导航设备等。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电子领域获得了非常惊人的进步速度,总体上已经明显领先于俄罗斯。当然,这其中涉及到了大量不可替代、也无法重现的环境因素和历史机遇——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后拥有了全世界最大规模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和电子制造业,这为航空航天等特殊领域的电子元器件研发提供了非常强力的基础支持。

有源相控阵雷达天线阵列由大量收发器组件构成

譬如战斗机上的雷达,虽然看似与手机、基站这样的民用产品根本毫无瓜葛;但从技术原理的角度来看,它们的核心功能都是以“无线电信号的接收/发射以及相关处理计算”作为核心的,因此在基础材料和元器件上,都不可避免有着极大的共通性。

一种Ku波段的收发器组件

比如在射频器件中,砷化镓就是一类能实现高效率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和接收的先进半导体材料。直到上世纪90年代,各国军用雷达在研发过程中实现的技术水平优劣、预算限制下能核准的采购数量,极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对砷化镓材料的研究和生产水平。

在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是高速无线通讯(比如3G、4G乃至于今天我国正在推广应用5G)时代以后,全球微波通讯的民用市场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这使得砷化镓的器件需求变得极其普遍:从手机到基站,全产业链的需求持续爆发。仅2014年度,全球手机的砷化镓器件需求就超过120亿颗。

这种需求极大的提高了砷化镓的生产规模,降低了它的价格,并将其性能潜力几乎挖掘殆尽。而它的传统用途——军用无线通讯、雷达等,也极大的受益于此。

智能手机完全改变了军用雷达核心材料的全球产业格局

而俄罗斯由于本国人口有限,又未能在全球的电子制造产业格局中占据“世界工厂”的定位。因此在砷化镓的生产和消费规模上,俄罗斯都远远小于中国。由于先进技术/工艺的实践应用、制造成本摊薄上的明显优势,在2010年之后,中国在砷化镓器件上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已经显著优于俄罗斯。

而定位与砷化镓相同、但性能潜力更为优越的氮化镓,则是上述案例的极佳进化:在相当长时期内,它一直是全球最先进军用雷达想用、但又始终用不起的高端核心材料——它的生产和加工的难度很大,价格非常高昂,以至于始终停留在实验室中。

氮化镓的小体积高功率特性,使它成为便携式快充头的不二之选。民众日常生活与最先进军用雷达,在体积/功率比上的需求并无二致,这使它们必然选择相同的核心材料

但随着手机、路由器、甚至是便携式充电器在民用市场上爆发出惊人的需求,在2010年之前普通人还仅能从科研文献中见到名字的氮化镓,在今天已经遍布于各种廉价的民用消费电子产品中——比如百元左右的手机快速充电插头。

正是这样的产业格局、庞大市场以及快速的发展趋势,才是氮化镓的生产应用得以发展成熟、并在军用雷达、通讯等各类设备中也能广泛使用的真正的基础。

与砷化镓类似的,在氮化镓产业的发展上,俄罗斯的脚步比中国更晚、更慢——

在2019年6月的俄罗斯《国防》杂志采访中,季霍米罗夫仪表制造科学研究所(NIIP) 总经理尤里·别雷接受了采访,他在采访中坦诚:“(俄罗斯)仍然没有为有源相控阵天线的收发器元器件研发氮化镓技术的项目,这个项目将需要打通从原材料到生产线的整条技术链。在这方面,美国和中国已经领先。”

至今,俄罗斯都在被先进电子电气元器件的卡脖子问题而困扰。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格洛纳斯导航卫星故障高发、寿命难以达到设计水平,就是受制于西方的封锁制约,无法获得优质元器件的直接结果。而在现在,苏-57的雷达等核心设备,依然大量依赖于韩国等国的氮化镓元器件,并多次遭受了断供的威胁。

苏-57

在目前的境况中,来自中国的先进电子元器件,对于俄罗斯而言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带有浓厚“雪中送炭”色彩的可选项了。

不过,在先进电子元器件之外,俄罗斯在另一些更为传统的航空制造细分领域中依然有着雄厚的基础研究积淀和工程经验积累,譬如热力学、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相关工艺、复杂机械结构设计等,而其中不少也是我国航空制造领域较为薄弱的环节。

总的来说,中俄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各有所长、互补性很强,合作空间依然非常广阔,也非常必要。